还原花荣射杀晁盖过程:有一位重要目击者,他为何不向林冲报告?
在宋江之前,梁山泊的头领是一位名叫晁盖的好汉,他在一次作战过程被人用箭射杀。
在晁盖过世后,因为宋江是晁盖的故交,且在梁山积累了不错的人缘,所以大家就一致推举他继任了晁盖的位置。
杀掉晁盖的那支箭上刻着一个人名——史文恭,所以人们都认为他就是始作俑者。
宋江继任后带头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活捉史文恭给晁盖报仇。
但是随着品读《水浒》的人越来越多,读者们发现这件事并非这么简单,射杀晁盖的可能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小李广”之称的花荣,且花荣极有可能受宋江指示。
据后人推测,在晁盖被花荣射杀之时,有一个人应该看到了全过程,可是他又为何在整部书中都只字未提,谁都没说呢?
一支冷箭:晁盖被杀的全过程
梁山泊最开始并不是一家独大,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武装起义集团还是有那么几个的。
比如宋江上梁山之后立下威名的第一仗——三打祝家庄。
这里的祝家庄就是梁山好汉极难对付的团伙之一,不然也不至于“三打”才成功。
成功挫败祝家庄后,梁山泊的一把手晁盖隐约感受到宋江的声望水涨船高,担心他在众人心中的地位超过自己。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梁山的老大,他迫切地想要做出一些成绩。
适逢隶属曾头市的史文恭打伤了梁山好汉刘唐,还抢了狮子马,因此晁盖就把目光对准了曾头市,也是要为兄弟出口气。
曾头市的首领曹弄之前是金国的生意人,靠做生意积累下大量财富。
他既有大量钱财武装,又不是本国人,所以他的地盘当地政府官员也不敢管辖,他便占村为王,自立“曾头市”。
晁盖亲自出征时,戴宗探得史文恭手下带着六七千的人马,可晁盖震怒之余,却只点了五千多兵马和二十多个头领,就打算出征了。
“智多星”吴用估计已经觉察出不好,便劝晁盖要不暂时忍下这口气。
这时宋江也劝道,说晁盖为梁山之首不宜轻易出战,这种事不然还是自己去做吧。
可晁盖决意不听,当即就领兵下山了。
这下众人没了办法,只能依例为他送行。
大家互相嘱托之时,突然一阵大风吹断了旗杆,这可以说是非常不祥的征兆了,但晁盖不以为意,略整兵马就领兵出发了。
第一次交战,曾弄的儿子曾魁与林冲对战,交手几个回合下来,曾魁发现自己不是对手,便当机立断撤回了曾头市,与自家人商量对策去了。
为了激怒晁盖,曾头市人故意推着囚车出来,说这是要关押梁山众人用的,晁盖血气上涌,直接带着人马杀将过去。
结果,对面且战且退,故意缩回了村里,留下晁盖林冲等人在一片山林泥地中,是进也难走,退又不甘。
曾头市那边就这样龟缩了两三天,突然溜出来两个人找到晁盖说自己前来投降,愿带领大家前去偷袭。
林冲担心有诈,晁盖却破敌心切,不疑有他。
这路越走越深,在晁盖以为自己能够奇袭敌人大杀四方之时,万万没想到自己已然落入彀中了。
那两个带路的人忽然消失,不等梁山的人禀告晁盖,四下便发出了杀伐之声。
形势不明,兵马再多也只能慌不择路地撤退。
这时不知从哪射出一支利箭,不偏不倚正中晁盖。
待呼延灼等人将他救下时,才发现这竟然是一支毒箭!
此时,晁盖已经不能说话了,不过箭上却清晰可见地刻着“史文恭”的大名。
林冲整顿人手,先派人送晁盖回梁山,然后便等待二把手——宋江的命令,再做后算。
真凶是谁:晁盖之死的诸多疑点
回到梁山之后,晁盖自知回天乏术,临终前当着众人的面对宋江说道:“贤弟保重,如果有谁捉到射我的那个人,就让他做山寨之主。”
语毕,晁盖便一命归西了。
山寨里的人自然把这笔债算在了史文恭的头上。
可是,如果按照书中描写的细节推敲,就会发现这件事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首先,晁盖想要出征曾头市,除了有两家私下的恩怨,还有一个原因是晁盖需要巩固自己在梁山的地位,不想宋江“功高震主”。
在吴用拦晁盖让他不要过于冲动时,凭着两人故交的情谊,晁盖还是有可能思考一下的。
可宋江直接没给晁盖思考的时间,他紧接着吴用就说什么晁盖的身份地位不方便,还是由他代劳这种话。
本来晁盖就是担心自己的“身份地位”不保才做的这个决定,而且宋江此时刚取得三打祝家庄的胜利,晁盖本就忌惮。
听到宋江又有意出征,为了抹杀宋江带兵得胜的可能性,晁盖肯定是要拒绝他。
可以说是宋江的话不仅没有起到劝谏的作用,反而是句句都戳着晁盖痛处讲的,更坚定了晁盖亲去的决心。
其次,为什么宋江必须要引得晁盖亲自前往呢。
这就要说到那支突如其来的冷箭了。
就像前文讲过曾魁和林冲交战一样,两方对战是会自报家门的。
但晁盖中箭的环境是一场混战,这就提供了凶手身份不可知的前提条件。
因为箭上刻着史文恭的名字,人们顺理成章地认定凶手就是史文恭。
可史文恭最擅长的兵器并非弓箭,而是一把方天画戟。
就算对自己的武力自信得意,他也应该在自己最常用的方天画戟上刻名字,而非刻在一支不知道从来的弓箭上。
弓箭不同于其他兵器,箭矢是数量繁多且消耗率极高。
除非史文恭有非要把每支箭都刻上名字的爱好,否则这点是说不通的。
真要这么想让人尽皆知,那史文恭不如在射中的时候便大喊一声:“史文恭在此!”反正当时的场面他很安全。
所以,虽然弓箭上有名字,但真凶是谁,尚不可定论。
最后,在晁盖留遗言时,按理说宋江确有才能,这时的晁盖已经命不久矣,没什么好和宋江争斗得了。
但,晁盖依旧没有直接将头把交椅的位置让给宋江,而是坚称谁给他报仇,谁才是老大。
这是否说明,晁盖在生命将尽之时,回想起这段鬼使神差令他丧命的战斗,已经心有推测怀疑上了宋江,只是来不及说了呢?
讳莫如深:保命才是第一位
不怪晁盖直到最后一刻都在猜忌宋江,因为梁山上是有着和宋江交好的“神射手”的。
那就是有着“神臂将军”之称的小李广花荣。
在宋江表面上劝阻晁盖的时候,花荣也是附和了几句的。
在晁盖匆匆下山之后,宋江以担心他为由,命令戴宗跟随其后。
之所以打探消息之类的都会派戴宗前去,是因为他有着“神行太保”的称号,可日行千里。
这里面还有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点,那就是无论是晁盖叫阵无用的时候,还是不幸中计的时候,都没得到宋江的一丝支援。
宋江既然以担心晁盖的名义让戴宗去盯着消息,又为何一点举动都没有呢?
因此,许多《水浒》爱好者推测,宋江当时极有可能是让戴宗带着花荣前去战场偷袭晁盖了。
说到这里又有人存疑:都说水泊梁山,下山是要走水路的。
负责管理水路出行的人叫做朱贵,此人是梁山元老,因为在林冲上山前救助过他,亦是林冲的至交好友。
戴宗花荣一同出行,朱贵肯定是认得的,为何他连自己的好友林冲都没提过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推理。
朱贵在梁山的作用不像大多数头领那样,是武力的贡献。
朱贵日常是伪装成客商,为梁山打探朝廷民间各自信息的。
因此,他如果贸然揭发,是没有自保的底气的。
这件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就算告诉了林冲,也没有第二个人证。
至于物证,那更没有了,说了也是白说,大概率是引起一阵骚乱后便不了了之。
说不定朱贵和林冲还会因此受到猜忌打压,自己和好兄弟徒增烦恼。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晁盖刚死,吴用就推举宋江领兵。
虽然宋江推脱说自己还没有给晁盖报仇,但吴用以此时不能群龙无首的理由驳回了他,而宋江也没坚持不肯。
二人说话时,其他人并无阻拦。
由此可见,宋江继任是大势所趋。
而朱贵之所以能在梁山占据一席之地,还是因为他是最早一批跟着晁盖的人,也就是梁山的元老。
晁盖死后,没有硬实力的朱贵人微言轻,远不能和宋江相抗衡。
即使告诉林冲,多个帮手一起揭发,依宋江的人脉和手段,在事情尚未定性之前,谋害二人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既然宋江总归是要带领梁山继续发展的,梁山发展得越好,梁山上的所有人才能过得越好。
想到这些,朱贵又何必带着林冲白白送命呢!
与人相交是一门技术,“为人处世”四个字看着简单,实际上无论对自身能力和品质都是一种考验。
人性是个大漩涡,好的坏的都纠结其中。
而做人,首先要记住的一点,就是一定保护好自己,切勿鲁莽,也不要轻信于人。
所以,朱贵的选择是合乎情理的,在当时那个背景下,只有自保才是出路。
参考文献:
《水浒传》
《从“屏晁盖”看宋江的阴谋权术》
《评晁盖与宋江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