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岳飞(1103年-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今河南省汤阴县),南宋初期主战派官员,抗金名将。
岳飞自幼好读兵书,且颇有抱负。宣和四年(1122年),应征入伍,曾在相州击败金兵。南宋建立后,因力主宋高宗收复中原失地,以越职罪被逐出军中。后跟随张所、杜充等人抗金,因抗金有功再次得到宋高宗重用,并累有升迁。岳飞力主抗金,反对与金人和议,先后率领所建岳家军四次北伐,接连收复襄阳六郡,郑州、洛阳、郾阳等中原失地。但因宋高宗执意和议,岳飞在绍兴十年(1140年)准备收复开封时,被宋高宗连下十二道令牌班师回朝。此后岳飞多次受到朝中主和派秦桧等人的排挤,先被收回兵权,又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被秦桧构陷入狱,死于狱中,年仅三十九岁。
秦桧死后,朝廷欲意为岳飞平反,但直至宋孝宗才恢复岳飞官职,追谥“武穆”,并予以改葬于临安栖霞岭(今杭州栖霞岭),在鄂州建“忠烈庙”。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岳飞为鄂王。
岳飞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抗金将领,在其去世后,以他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层出不穷,几乎都对岳飞冠以“精忠”二字,清末时期的革命党人将岳飞认为是民族英雄,其抗击侵略的精神也被人称为“岳飞精神”流传后世。宋史评价岳飞:性格忠诚慷慨激烈,议论公正持平,不屈服于人,最终因此而被害。
人物典故
《宋史》记载岳飞被诬入狱时,曾示人背上“尽忠报国”一事,后人以此为基础在后世的故事中增加了刺字的情节。《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是第一部出现岳飞刺字的文学作品,书中这里交代了刺背的原因,是由于当时有人劝岳飞“入山为寇”,岳飞为了表示自己“示不从邪”之心,而命人在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四字,但刺字之人并非岳母。
至清代,岳飞故事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出现岳母刺字的情节,清初四部戏剧中有两部都有该情节,且所刺变成了“精忠报国”,但关于刺字的原因各有说法。直至《说岳全传》问世,岳母刺字的故事得以成熟和定型。情节主要是“杨么使王佐怀柔岳飞,岳母担心岳飞“一时失志”,故而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
人物影响
军事影响岳飞历经抗辽、抗金,亲自指挥或参与了一百二十余战,虽未留下专门的军事著作,但其军事思想仍对后世留下了较大的影响。
岳飞注重军事力量的建设,在收复襄阳六郡之后,提出了组编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故土”的战略主张。此外,他还主张以鄂州为大本营,设官分兵、发展生产、大兴营田,最终将襄阳六郡建设成了反攻中原的战略重地。
而岳飞“以德为先”“以智取胜”“治军以严”“临阵以勇”“用人以信”的治军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在抗金战场上,岳飞始终以“收复两河之地、燕云十六州”“报仇复国”为义,鼓励军中将士为收复故土而战,因此岳家军的军纪和战斗力整体高于友邻诸军。岳飞以智取胜,在南宋诸大将中“非他人能比”,在讨伐游寇曹成时,岳飞利用了部下所抓住的间谍,给间谍制造粮草用尽的假象,又故意放走间谍,利用敌人获取的假消息将毫无戒备的敌人打败。岳飞持军以严在当时颇有名气,带出了“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的岳家军。在生活上,岳飞关爱将士,抚育阵亡将士的遗骨,或让儿子娶阵亡将士的女儿为妻,对于朝廷所给的封赏,岳飞也大都分给部下,不私拿一分一毫。
岳飞的军事思想在指导岳家军抗击金军时,使其以少胜多,以谋伐胜令时人给予他诸多的评价。抗金将领宗泽曾评价岳飞“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明朝时戚继光所编戚家军则是吸取了岳飞对岳家军的治军精髓。
文学影响岳飞早期行军时,喜欢在途中即兴写一些题壁、题记或是诗赋,因岳飞被害,因而其作品少有流传后世。后经其子孙岳霖、岳珂两代人的整理编成家集刊入了《鄂国金佗稡编》,含诗二首、词一首、题记四篇。其中《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是最早的一篇作品,全篇共计八十一字,是岳飞在江南成立岳家军后所作的一篇题记,抒发了岳飞抗金报复和再振宋朝的爱国热忱。
岳飞能文且善墨,在词风和书法上都受到了豪放派苏轼的影响,热烈奔放、浑然一体。如《题翠岩诗》《赠吴将军南行》等都系“壮怀激烈”的一贯风格。
民族英雄从宋元到明清时期,人们常以“岳将军”“岳大将军”“岳少保”“岳元帅”等称呼岳飞,彼时没有“民族”的概念,直至近代清末反清的革命党人广泛宣传岳飞的抗金事迹,以此来鼓舞革命党人的士气。1903年,《湖北学生界》的刊物发表了一名日本留学生所撰写的《中国民族英雄第一人——岳飞传》,首次对岳飞冠以“民族英雄”的称号。当时他们对于岳飞爱国的宣传还带有一种“华夷”色彩。
进入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发动了一场“反迷信”运动,对当时全国各地的的庙宇神祠进行整顿,岳飞作为“精忠报国,富于民族英雄”的形象被保留了下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抗日救国的民族主义情感的激发下,岳飞的民族英雄形象进一步发扬光大。此后,岳飞“民族英雄”的形象得以定型。
人物评价
中国的民族英雄,在国史上都应时而生,不乏其人,但还活在我们全民族的心中,受着我们的敬爱和景仰,只有岳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