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陆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大管家,新唯独不接受此人的投降
1944年11月此人被调任为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14年来,他集国民党军作战、后勤之力于一身。他就是蒋介石的大管家何应钦。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两次赴日本留学。他的军事才能出类拔萃。那么,新中国成立时,为何不接受他的投降呢?
1890年4月2日,何应钦出生于贵州兴义。由于家里比较富裕,在父母的支持下,他一路学习,非常顺利。1907年,贵阳陆军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学生。17岁的他意气风发,凭借着好的体能考入军校。
在校一年的时间里,他刻苦学习,每一科都成绩优异。不过,贵州毕竟是大西南的一角,他心中有着更大的理想。次年,何应钦考入武昌陆军中学。何应钦性格内向,不太喜欢与人交往。这也让他有了大把的时间读书。
就在这期间,清廷变得摇摇欲坠,为了重振清廷。1909年,何应钦被派往日本留学。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日本振武学校。在当时的日本老师看来,这是非常难得的。振武学校是一所老牌学校,这里有很多中国学生。蒋介石也曾在这里读书,只比何应钦高一个年级。因此,两人的友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时,日本聚集了一大群有志之士。这些学生之所以来到日本留学,主要是学习日本的军事技术,来拯救自己的国家。后来这些有志之士建立了同盟会,何应钦也加入其中。
按理说,当年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人都被人高看,很多人都被人聘请为高官。但是何应钦回国以后却一直停滞不前。因为他早已经卷入到了军阀斗争之中。一直到了黄埔军校建立之初,蒋介石才想到了他的这位老朋友。
黄埔军校开办之初,学校缺少人才。靠着和老蒋同学的关系,何应钦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教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何应钦的仕途变得一马平川。当然了,这一切都是依赖着蒋介石这个靠山。
1925年初的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中,陈炯明召集了两万多名精锐围困住了蒋介石。好在何应钦动用了3000人,不仅解救了蒋介石,还打败了陈炯明。这件事之后,何应钦名声大振,而蒋介石对他更加的信任。
然而,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何应钦两次走到蒋介石对面,甚至差点置蒋介石于死地。
第一次,蒋介石定都南京,国民政府很快成立。蒋介石为了报答何应钦,提拔他为中央委员。在军事方面,他保留了统帅的身份。1930年中原战争爆发,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转向了汪精卫。
关键时刻,老蒋连忙去找何应钦商量对策。没想到,何应钦暗中勾结其他军阀,不仅没有帮助蒋介石,还在背后插了他一刀。这件事让蒋介石十分不高兴。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开始疏远。然而,此时的何应钦翅膀已经硬了,他通过黄埔特殊身份,身边拉了一群人。所以蒋介石一直不能动,也不敢动他。
后来,何应钦再次在背后捅了蒋介石一刀。西安事变期间。对于如何解决这件事,当时国民党内部有两种态度,一是宋美龄主张和平谈判,二是何应钦主张武力解决。要知道,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当然希望平安无事地营救丈夫。
而何应钦的武力解决,很明显就是想别人鱼死网破,自己取而代之。也是从这件事以后,蒋介石完全放弃了何应钦。后来,蒋介石一直想削弱何应钦的势力。抗战结束以后,蒋介石就曾多次想收回何应钦的权力。
当然了,为了让何应钦乖乖交出手中的权力,蒋介石也不敢逼得过紧。还是给了他一个中军总司令的职位,从中过渡一下。当然了,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何应钦根本就没有实权,下面的人都是老将的人。
1944年,看着何应钦已经被架空,就命令陈诚取代了何应钦的位置。只不过此时何应钦也不是完全一文不值。为了让他和他的团队能够继续帮助他,这时的老将还没有完全和他翻脸。
后来,解放战争中,已经知道自己被蒋介石抛弃的何应钦,曾经表达想要投诚的想法。但是我军拒绝了他。而我军之所以拒绝还是从多方面考虑的。首先,在红军时期,何应钦就多次围剿红军,许多的红军战士都死于其手。
其次,抗战时期,何应钦更是一个“逃跑将军”。还有一点,何应钦是一个两面三刀、墙头草的人,这也是我军最忌讳的人。如果把这样的人放在身边,就如同一个炸弹一样,不知道何时会爆炸。所以经过组织多次商议拒绝了入党的申请。
后来何应钦的结局可想而知。其实,一个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人,永远都逃不过的一个结局。可能当时,他们凭借着这样的性格会获得一些好处。但是时间一长,当所有人都知道此人的人品以后,都会选择远离。他们最终只会落了个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