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周恩来75岁最后一次视察:买不起魏碑拓片,再难赴牡丹之约

1973年下半年,经历了第一次治疗的周恩来病情稳定下来。10月10日,时任加拿大总理的特鲁多应邀到访中国。在繁忙紧凑的接待中,周恩来总理感觉身体状况良好,便决定亲自陪同特鲁多到洛阳访问,因为他早就听闻,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他很想去看看。

周恩来75岁最后一次视察:买不起魏碑拓片,再难赴牡丹之约

从10月13日晚间乘出发,到14日晚间飞回北京,周总理的最后一次外出视察只有短短一天时间,所到之处也不过是九朝古都洛阳与龙门石窟几地,而这次外出发生的往事中,却有着诸多心酸、诸多遗憾。

意外的喜悦:以牡丹命名地方菜,萝卜鸡蛋做成的菜肴连要两道

1973年10月14日上午11点30分,周总理与特鲁多一行乘坐的专列到达洛阳。根据接待惯例,洛阳市举行了简朴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欢迎午宴。

宴会中有一道地方菜,原名为“洛阳宴菜”,名字听起来高大上,菜品却是由萝卜和鸡蛋之类简单的食材烹饪而成。只是凭借厨师们的巧思技艺,菜品清香别致,看起来就像一朵洁白如玉的牡丹花漂浮在汤面之上,菜香花艳,颇富意境。

周恩来75岁最后一次视察:买不起魏碑拓片,再难赴牡丹之约

这道菜一摆上桌就获得了加拿大时任总理特鲁多的赞誉,看着朴实而精美的菜品,周总理笑称“菜里开牡丹了”,这道菜周总理破例连要了两道,只为让在场的宾客们吃得尽兴。

在听过关于菜品制作方法的详细介绍后,周恩来总理兴致勃勃地对上菜的服务员说,不如把菜的名字改一下,不要叫洛阳宴菜了,就用洛阳最著名的牡丹花命名,“我看改叫‘牡丹宴菜’吧”。后来,周总理所起的“牡丹宴菜”的菜名沿用至今,成为洛阳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渊源的著名菜肴。誉满海内外。

注定的遗憾:总理与同行人员凑不出500元,与魏碑拓片失之交臂

午宴过后,经过稍事休息,75岁的周恩来总理便陪同客人们驱车前往12公里外的龙门石窟参观。

在龙门石窟的禹王台,周恩来总理见到有人在卖魏碑书法代表作《龙门二十品》拓片,便爱不释手地反复察看。终于,他鼓起勇气问店家“多少钱一套”,销售人员也如实地告诉总理:500元。

每月工资不止500元,曾经连司机的女儿结婚都会慷慨送上300元贺金的周恩来总理,这下可犯了难。他悄悄问身边的秘书带了多少钱,后来又接连问了好几个熟悉的同事,结果大家身上所带的现金凑在一起都不足500元。

周恩来75岁最后一次视察:买不起魏碑拓片,再难赴牡丹之约

后来,秘书建议可以等回了北京,将钱汇过来,再请店家寄出拓片,周总理却连忙摆手不让秘书再说下去。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用汇钱的方式,店家看到是总理想买拓片,一定不会收的,买拓片必得是现金才行。

洛阳当地的同志中,有人大胆建议,干脆将拓片“送”给周总理留个纪念。周恩来听到后立马警觉起来,严肃地说:你这个同志,怎么这样讲!国家的财产怎么能送人!

周恩来75岁最后一次视察:买不起魏碑拓片,再难赴牡丹之约

“送”是周恩来一生中最不可触碰的底线,不论是国内的视察还是国外的出访,非但周恩来自己不收任何礼物,就连身边人收到的礼品也会做到不留一样、原物上交。

“清白又紧张”,是人们对周总理社交原则的评价,很多时候,周恩来的认真与紧张都来得敏锐而突然,甚至会让一些真心实意想要表达敬佩的人都有些“难堪”。因此可以说,周总理的这一趟古都之行,除了陪同参观与外交礼仪,周总理连同随行的工作人员们没有得到过一点“额外”的好处。

失信的约定: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在洛阳考察期间,周恩来总理曾在宾馆的长廊上看到花池里的一片枯黄。平生爱花、就连居所都以花命名“西花厅”的周恩来立刻向身边人询问,这里种的是什么花?当得知牡丹花秋季枯萎,四月底五月初开得最好时,周总理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我来的不是时候啊,明年五一我来看牡丹。”

周恩来75岁最后一次视察:买不起魏碑拓片,再难赴牡丹之约

也许是心愿所致,那一瞬间,周总理已然忘了自己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一位患有癌症的病人,也忘了国事繁重几乎压垮了他的身体,他只是用一贯的、坚强乐观的意志,期待着自己的“明年”,期待着那个牡丹竞相绽放的初夏。

1974年5月1日,是周总理曾经约定的“明年五一”,但那时由于癌症所致,周总理出血不断且量多,有时有血块堵塞,甚至整整10分钟都排不出尿。一个月后,周总理就住进了305医院,走向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站点,从此以后“到洛阳看牡丹盛开”成为他一生未竟的心愿。

周恩来75岁最后一次视察:买不起魏碑拓片,再难赴牡丹之约

@文史哲研读间 了解到,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许下“我貌虽瘦,天下必肥”的誓言,从1958年到1976年,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的工资加在一起共有16万元之多,但两人所有的积蓄加起来也不过5100元。在家庭中,周恩来曾立下规矩,只要积蓄一达到5000元,只要没有紧急的用途,就拿去交党费。

因此,向来公私分明、极少接受馈赠的周总理一生中遇到过很多“捉襟见肘”的尴尬时刻,买拓片时如此,装修房子时亦是如此。

周总理最后一次外出视察的洛阳之行,几乎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段舒心快乐的时光,却同时也埋下了很多未竟的遗憾。那一套买不起的魏碑拓片,那再也赴不了的牡丹之约,成为了人们怀念周总理的一个个片段,让伟人的形象更加丰满,让伟人的光辉留在人们心间。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那位不敢将眼皮合上,生怕看不到10亿人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醋,扛起了民族复兴,走遍了祖国山河的“人民的总理”,一生唯独忘了自己啊!

周恩来75岁最后一次视察:买不起魏碑拓片,再难赴牡丹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