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为什么南宋能保住半壁江山,明朝却一败涂地?

明末的情况,和南宋有几分相似。最大的相似点,在于他们都面对来自东北白山黑水的对手:女真人。

面对金,赵构选择了“屈辱”的议和,换来的是宋祚在南方半壁江山100多年的延续。明朝当时也面临这个问题,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一开始,明朝的谈判筹码其实是要比南宋要多的。毕竟,北宋刚刚被灭,两个皇帝被掳走,而金人占领了整个中国北方。崇祯早期的后金,连东北都没能完全占领。

为什么南宋能保住半壁江山,明朝却一败涂地?

为什么南宋能保住半壁江山,明朝却一败涂地?

明朝尽管有农民军起义的心腹大患,但如果能把在东北和满清对峙的精锐西调,那还是有很大的把握能战而胜之的。其实,当时明朝最好的策略,是打时间差,用议和拖住后金,先用部分精锐搞定农民军,再回头对付后金。

对于后金来说,他们一开始也根本不敢想能够入主中原,多尔衮的原话是这样的:“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而后金和金人一样,一开始对南方的土地兴趣也不大,最大的兴趣就是劫掠和互市,并不想永久占领。

甚至皇太极大举入关,其目标也是以打促和。

即便在松锦之战大获全胜后,皇太极的第一反应也是和明朝议和。1641年12月,皇太极派蒙古人出使宁远,向明军辽东宁前道副使石凤台表达了议和的愿望。

所以,尽管能屡次击败明军,但皇太极开出的价码也还算合理:

明方每年给清方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后金每年给明方人参千斤、貂皮千张;领土上,明方以宁远和双树堡中间的土岭为界,后金方以塔山为界,双方边界之间的连山一带作为双方开展互市的场所。

此外,后金并没有像金那样要求明朝称臣,而是模糊处理,认为“尊卑之别何必较哉”,双方互通使节,保持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即可。

在松锦之战前的1638年左右,皇太极也曾递出橄榄枝,声称“如有确议,则撤兵东归。”为了让明廷坐到谈判桌前,皇太极还出言恐吓,“仍言讲款,若不许,夏秋必有行动。”

崇祯也颇为心动,但消息传开后,遭到了“风骨”文臣们的强烈抵制,他们都觉得议和是“耻辱”,是和赵构秦桧一样的卖国行为。如果不说,谁知道这些自诩风骨的文臣,之前还在认魏忠贤做干爹爷爷呢!他们在朝廷上被脱裤子打屁屁的时候这些人怎么不觉得耻辱?说白了,这些人中,有几个是真正有骨气的?还不是借着拒绝议和这种暂时不会带来损失的行为给自己树立“风骨”的形象?

崇祯本人也被这种舆论裹挟,他再次发挥擅长甩锅的技能,将议和的责任推给暗搓搓赞成的官员,杀了有心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

于是,崇祯和文官们的面子都保住了,只是明朝的江山,快保不住了。

为什么南宋能保住半壁江山,明朝却一败涂地?

小结

同样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对自己的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不奢望能占领人口众多的中国。但明朝却严重缺乏自知之明,一次又一次的骚操作,让后金得寸进尺,进而看到了扫荡天下的希望,白捡的总不能不要吧。反观明朝,既严重缺乏能力,文官还特别有“风骨”,因南宋所背负的“骂名”而固执的拒绝议和,最终连南宋的半壁江山都没能保住。

这就是毫无能力却死命嘴硬之人应有的下场。

为什么南宋能保住半壁江山,明朝却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