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对错”的源头,和“是非”无关

参加过考试的人都知道,卷子上打钩的就是对的,可以得分;打×的就是错的,只能扣分。在我们的一般认识中,特别是理工科,考卷上的对错是有绝对标准的,1+1=3是错的,1+1=2就是对的,这种严格的客观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科学真理相挂钩。

“对错”的源头,和“是非”无关

但对错,其实并不天然和“是非”以及逻辑判断的“真假”相挂钩,只需回溯一下“对错”的源头就非常清晰了。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流行严格的近体诗,也就是律诗。但鲜为人知的是,当时的科举考试,也以写诗为主要考试内容。在唐代的科举中,对写诗的格律、对仗和篇幅有着严格的规范,在符合这些规范的基础上,考官再评价出不同诗歌的好坏。

其中,格律的要求十分严苛,相应的对仗也提高了标准。“对仗”作为一种文学审美范式,起源于魏晋南北朝的华丽的骈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四对”的说法,也就是四种对仗方式,分别是言对、事对、正对和反对。到了唐朝,对仗的方式变得更为精巧复杂,几乎成了文人炫技的手段。为了应付科举,更为了能够在别人面前显摆,唐朝但凡读得起书的文化人,都挖空心思在对仗上功夫。

“对错”的源头,和“是非”无关

格律出错,对仗不工整,都会成为被人嘲笑的口实,甚至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于是,对仗对的好,对的正确,就是“对上了”,也就是“对的”。对仗对的不好,对的不正确,就是上下文“错开了”,也就是“错的”。

如此一来,“对错”和逻辑判断无关,和价值判断无关、和事实判断无关,和客观规律无关,只和应试要求、社会风气、考官喜好有关。把鹿说成是马,也可以是“对”的,只有当权者认可就行。这其中的问题显而易见:在这种环境下,还有谁会去追求探究真正的“是非”和“曲直”?有谁会真正在乎什么才是“真的”什么才是“假的”?不判断“是非”,只在乎“对错”;不在乎价值,只在乎逢迎;不需要“真假”,只需要“立场”。凡是符合自己三观和喜好的,都是“对的”,凡是不符合自己三观的,就是“错的”。于是在某些“人”看来,俄罗斯侵略他国也可以是“对的”,乌克兰抵抗反倒是“错的”。

这种深层次的逻辑、事实和价值判断能力的缺乏,直接导致极为愚蠢且反智的现象层出不穷,并延续至今,且还在不断的“发扬光大”。

“对错”的源头,和“是非”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