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有三种钱不贪,一不贪科举钱,二不贪赈灾款,第三种很罕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之中,那个和纪晓岚处处作对的和珅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他也是跨越了乾隆、嘉庆两代的一位巨贪。
在清朝严格的贪官处理机制之下,和珅的存在不亚于是一个颠覆了这个机制的导火索。
从嘉庆年间和珅被抄家之后,清朝的官场就开始走向腐败了。
但回顾历史,和珅能在贪污了十几亿两白银巨额赃款的情况下,还能屹立数十年不倒,跟他的一条原则密切相关。
那就是和珅有三种钱从来不碰。
坎坷的人生之路
在成为巨贪之前,和珅的官绅之路并不顺利。
和珅原名善保,出生于一个有官职继承的旗人家庭。
按理说,他的人生起点要比绝大多数人要高很多。
然而在九岁那年,他差点就跟弟弟俩一块被扫地出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弟弟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因难产去世了。
后来,和珅的父亲在他九岁那年也因病早逝了。
父母双亡对于两个孩子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家族里就有人打算将他们兄弟扫地出门。
最终,还是在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门偏房保护下,兄弟俩才不至于被赶出家门。
之后,和珅便进入了咸安宫学习。
咸安宫是清朝为三旗子弟所设置的学宫。
和珅能进来不仅仅旗人子弟的身份,跟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密不可分。
在咸安宫学习期间,和珅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
并且熟读了四书五经,对汉人的文化非常熟悉,也深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的重视。
只可惜天不随人愿,十年寒窗苦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对于和珅来说这个打击是毁灭性的。
但条条大路通罗马,和珅的姻亲关系,为他步入仕途开了一扇窗。
曲折的官场之路
和珅年少时与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相知相识,长大之后便顺理成章的成了婚。
凭借着自己旗人的身份以及岳父的安排,和珅不但顺利地承袭了父亲的职位,还进入了粘杆处侍卫之列。
然而在众多的侍卫中,和珅一直都不太受重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直到一次与乾隆的对话,让和珅得到了重用的机会。
当时乾隆在大殿上突然说了一句:“虎兕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
由于是突然发问,一时之间朝臣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然而在一旁的和珅却坦然的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和珅的表现另乾隆眼前一亮,对他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之后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乾隆也有意无意的询问和珅的意见。
此时,和珅总能够找到另乾隆欣赏的办法,之后他的仕途之路开始迎来曙光。
仅仅几年,和珅就从侍卫一路升至户部左侍郎。
然而他注定不会一路坦途。
起初,和珅或许也要做一个一心为民的清官。
当时,有一位名叫安明的小吏向他送礼。
虽然他对安明的行为嗤之以鼻,然而还是答应了安明会帮助他。
事后,安明顺利升职,为了报答和珅,他便派人向和珅送了一块玉。
虽然被和珅婉拒了,但五日之后,安明的父亲突然去世。
按理说,他必须得回家奔丧。
可他又担心在自己升迁的当口回家守三年丧,会影响以后的仕途,于是就瞒了下来。
结果被当时的尚书丰升额察觉,于是就联合其他官员一起弹劾和珅。
和珅得到消息之后紧急写了两份奏章,一份送去了军机处,一份则是留在自己的手里。
第二天,乾隆已经提前收到了和珅的奏章,并且判定和珅是被安明蒙蔽才犯错的。
但和珅还是因为此事被连降两级,安明则是被凌迟处死、全家籍没。
这件事对和珅的仕途只是暂时性的蒙了一层阴影。
从乾隆对和珅的态度就能看出,和珅并不会失意太久。
很快,和珅升职的机会来了。
李侍尧被人揭发贪污受贿,乾隆便指派和珅与其他两名官员赶赴云南调查。
和珅通过对管家赵一恒严刑逼供,顺利得到了犯罪证据。
而受牵连的官员,一看都瞒不住了,为了保命都跑来主动坦白。
最终,李侍尧不得不认罪。
李侍尧
和珅也因为办案有功升至御前大臣。
但此时的和珅已经并不满足,在办理李侍尧一案中,他看上了李侍尧手中的金钱和权力。
并将这些占为己有,再加上乾隆的宠爱,和珅的贪腐之路正是打开了。
在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成为十公主额附之后。
乾隆更加重用和珅,百官也纷纷巴结。
渐渐的,和珅在朝中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影视剧中的丰绅殷德
因此前的“安明案”中文官的抨击,让和珅朝中文官多有不满。
于是通过“文字狱”清理了反对自己的官员。
甚至还对于朝中官员的任免进行了核查,造成了天下学子“几出和门”的景象。
在乾隆大寿时,和珅还发明“贡银制度”,来满足乾隆举办宴会时的所需大量金银财宝,以达到敛财的目的。
同时他还发明了“议罪银”制度,各地官员可用银子来赎买自己的罪责,这也是他敛财的手段之一。
虽然和珅敛财无度,但有三种钱他是绝对不会碰的。
最后的“清廉”底线
第一种就是科举考试的钱。
每年科举考试都需要国家专门给地方拨款。
如若将科举考试的钱贪污了,影响最大的就是天下学子。
其实和珅本人也是寒窗苦读而来的,所以他非常了解科举考试对学子的意义是什么。
同时国家的运行也是需要靠这些学子,阻挡了学子的仕途也就是动摇了自己的基础,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第二种是赈灾的钱不贪。
对于老百姓而言,赈灾的钱就是救命钱。
古往今来,有多少次民变就是因为赈灾钱被各级官员贪污,搞得民不聊生才不得不起义反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这个国家的基础,而和珅他只需要讨好乾隆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没必要对国家的动摇基础。
若乾隆的统治不安定,他和珅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这笔钱他也不愿意碰。
虽然如此,但是和珅并没有约束底下官员是否贪污。
毕竟官场的规则就是这样,他不可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就打乱官场规则,所以他一人不贪但并不代表其他人也不贪。
第三种就是对于他办不成的事儿,这种受贿给他的钱不收。
有些官员是先收钱后办事,事情不管成与不成,钱都照收。
这样一来,很容易得罪人,也更容易被举报革职。
然而和珅不是,他只收办成了的事的钱.
也正是因为这样,和珅几乎不怎么得罪人。
或许这才是是他能够在官场之中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也可能是乾隆为何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吧。
结语
和珅作为清朝第一大贪官,不管和珅贪污有何原则,归根结底,他还是触犯了律法,最终的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贪污的财产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清朝的统治,这也算是和珅最后为清朝所做的“贡献”。
参考文献
《乾隆起居注》
《清史列传》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