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曰: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
唐朝之际,士人群体对掌管着二十六司的郎官十分看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则是因为士人群体对于“郎官”的看重。
由于对郎官一职的认同,士人群体将郎官当成了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将以唐代士人群体为主,对郎官意识进行探讨。
01 郎官群体
郎官是古代官员的一种名称,其中包括了中郎、侍郎、郎中等多种官员的统称。士人群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了政治的维护者、文化的传承者。
由于士人身上独特的作用性,士人群体也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并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推崇。
隋朝,科举制度确立,士人群体有了用武之地。唐朝,科举制度被延展下来,并在其统治者的带领着下更加的完善。当科举制度被推至顶峰的时候,入仕成了贫民改变人生的途径之一,士人群体再次迎来了扩大。
不过,此推行同样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士人群体太过依赖科举。
其实,科举只是他们迈入仕途的第一步。当士人群体在通过科举考试后,必须要过了尚书吏部的铨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被授官。
这也就是说,士人仅靠学习是没有用的,他们品行、才能二合一,才能获得官职。在士人群体任官后,士人群体的学习之旅才能告一段落。
不过,仕途上很多诱惑,因而“清官”成了一种愿景,士人群体中一小部分人演变成了“郎官群体”。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载:“唐六部以郎中、员外郎为司官……以后历代均沿其制,惟具体名目不同。”
郎官意识是郎官职位与士大夫结合后造成的演变结果,其主要作用就是颁令节制、承上启下。
也就是说郎官的主要职责其实就是替上级讲话。郎官能成为当权者面前的大红人,其实力与地位不可小觑,更何况他们还会出任地方,行使监察职责。
后来,安史之乱的发生,更是把郎官的地位再次提高:郎官成了地方监察系统中的一员。郎官的作用性已然不可小觑,不过,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又是怎样的呢?
02 郎官意识
1、才具意识
作为一名合格郎官,才具意识可不能少。郎官在没有成为官员前,他们是士人群体,且是才华横溢的士人群体。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郎官,就是才能突出,让考官看到了他们的才华与才具之美。在这种情况下,唐代郎官都必须有才具意识,否则就打乱了当时的一种平衡。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载:“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唐代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才子为郎。这种说法的形成是因为郎官在唐代百信心中达到了一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形象,潜意识里,他们认为只要是郎官,就必须能诗能词,文字功夫让人望而生畏。
对于这一点,从唐代可考郎官人物也能知晓,毕竟已知可考的3000余人中,大部分人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稳定作用,例如说王维、刘禹锡、白居易等等。
由于唐朝郎官身上的才具之美,唐朝百姓对于郎官的称谓也很多,再加上其自己思想的影响与周遭人们的比对,才具意识自然成为郎官重要意识之一。
除了郎官自身的才具意识之外,身为郎官还需要有清要意识。
2、清要意识
上文说过,郎官具有颁令节制,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这种作用,郎官必须要对自己本身进行严格要求,毕竟如果自身不正,他们所做的事情也会随之偏差。
此外,再加上郎官本身具有监察作用,如果其自身不具备清要意识,那么很容易断送前程。
对于郎官,大多数人也会形成一种误区,认为他们起主要作用就是监察。
可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是有误的,因为郎官对于国家决策也能说得上话,尽管郎官的职位不高,但他们却能直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到发布的全部过程。
03、郎官特质
1、皇帝近臣
对于郎官是皇帝近臣这一个说法并非空口无凭,《赋得郎官上应列宿》曾载:“北极伫文昌,南宫晓拜郎。……自然符列象,千古耀岩廊”。
通过记载,可以得知郎官与皇帝亲近至极,日日围绕在皇帝、高官身边。其实除了郎官的工作职能特殊之外,在成为郎官后就与皇帝展开了缘分之旅。
郎官的任命过程是先由尚书省拟名,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条件后,最终,交给皇上制授。
2、过渡性质
尽管郎官与天子之间的关系很近,且能接触到很多重臣,但郎官并不是一个长久的官职,因为郎官具有过渡性质。
无论是再有才华的士人,在他的官旅之中都不可能一下子直登顶峰,若想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这种情况下,郎官成了他们必要的跳板之一,因为只有做过郎官才能升为高级文官。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做郎官,直接往高级进军,但这样造成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止步不前,达到中层后没有发展空间。
总结
郎官作为唐代重要的文官之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毕竟郎官可是才德、受宠的象征。
此外,一个合格的郎官会经历三省六部的历练,在此之后才能也会有不断提升,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说不做郎官无法,无法跳脱底层阶级的缘故。
郎官的存在及追求影响了唐代文学上面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士人群体下的郎官在文学上大多推行儒家施教,这皆是因为其身上的文人属性,当然这也是郎官制度的一种延伸。
据现代可考资料证明,郎官制度一直对唐朝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且对唐朝文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性,并为后人研究唐朝官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资料
《史记》
《唐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