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临终遗言给你印象最深?

楚汉相争可谓中国历史最经典最荡气回肠之双雄对决,而项羽和刘邦无疑是那个时代最顶尖英雄。刘项二人临终遗言形成强烈对比,一悲歌慷慨荡气回肠,自刎乌江悲壮凄凉;一料人如神精准布局,安定大汉百年天下。

一、项羽: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遗言最为慷慨悲歌荡气回肠。

项羽之死,最为英雄末路。与虞姬和乌骓马告别,吟唱《垓下歌》,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霸王却慷慨悲歌,柔肠百转,充满悲凉和无奈。而乌江自刎更是令人读之掩卷叹息,荡气回肠,“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顿挫抑扬,极唱叹之胜。

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临终遗言给你印象最深?

二、刘邦: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

於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

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史记.汉高祖本纪》

刘邦临终遗言,一是看淡生死,二是精准布局。

刘邦以知人善用著称天下。与项羽相争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用萧何,战伐攻取摧古拉朽用韩信,用奇谋使间计则用陈平,游说诸侯合纵连横则用郦食其,冲锋陷阵攻城掠地则用樊哙曹参。

平定天下临死之际,犹能够进行精准人事安排,用萧何、曹参和王陵延续休养生息之政策,用陈平和周勃制衡诸吕权势,最后历史发展皆如刘邦所料,一遗言而保大汉百年江山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