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座全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古驿站!
扼守京西咽喉,见证历史烟云。它是中国邮政史领域的“活化石”——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城。
生于紫禁城建成的岁月,距离北京约130公里。鸡鸣驿,始建于明代初期,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驿站。
鸡鸣驿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百个濒危文化遗址。
中国邮政史上的“活化石”
在连接宣化和居庸关的官道上,一匹马飞驰而过,虽已人困马乏,但骑手显然没有停下的意思,还在一直催马扬鞭。不远处,一座守备森严的城池上,军士看到骑手手执的令牌后,赶忙开城门迎入城,这个场景每天都要出现很多次,因为在这里是北方最重要的驿站——鸡鸣驿。
鸡鸣驿所处的驿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就以“上谷干道”闻名于世,汉代为“右北平西北干道”,辽代为“五京邮路”,从而形成了鸡鸣驿的原始雏形。元代设“站赤(驿站)”“急递铺”,此地是通往大同、新疆、库伦(乌兰巴托)等地的必经之路。
鸡鸣驿的驿路由南城墙外自东向西通过,驿城东西两门与驿路相通。据《怀来县志》记载,该县境内有三座驿站,城东有榆林堡驿,城西有土木堡驿、鸡鸣驿。每个驿站配备马80匹左右,马夫40多名,每年发给白银1300多两。这些驿站之地还设有军驿站。
鸡鸣驿始建于辽金,元代形成规模,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驿站,负责军政消息的传递。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后,将鸡鸣驿做为东镇京津之门户、西扼陆路之要道的驿站。
到了明代,鸡鸣驿是经宣化府进京途中最大的驿站,清代在此驻兵300多人。从鸡鸣驿东门内坡道登上城楼,可以远眺鸡鸣山,俯瞰全城。
“驿站”是中国古代的邮政机构,它的功能相当于今天的“邮局+快递”。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各条“省级公路”间,曾经有着无数的驿站。如果没有驿站,就没有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也没有李清照的“锦书谁寄相思语”了。
上到国家大事,下至个人书信,都要通过驿站来传递,尤其是边疆附近的驿站,对传递军情尤为重要。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邮驿的传承,仍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鸡鸣驿在明、清两代对我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通信等方面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世界第一邮局”的美誉,直到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驿站,开办邮政”,鸡鸣驿这个古驿站才退出历史舞台。
1996年8月,国家邮电部为纪念中国邮政创办100周年,发行了纪念邮票《古代驿站》一套两枚,其中一枚就是鸡鸣驿。
一座历经风雨的古城
在鸡鸣驿,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小驿站,而是一座实打实的城。
古老的城墙,任几百年风雨冲刷,追忆着曾经的繁荣,古老的驿道诉说着往事。
完完整整的城墙包裹着几百年来的“青砖半瓦,雕梁画栋”。阡陌交错中,官府、商家、民居、军营、寺观、戏楼都有迹可循。
驿站内是“三横两纵”5条贯通东西、南北的大街。东西走向的头道街区域主要是军政管理和商业服务区,南北走向的西街区域是驿站的核心设施,东北为驿仓区,正北为驿学区。
精心雕琢的青砖瓦房,古老的土砌房屋,仍坚强地经受着风沙的侵袭。古驿站内的格局清楚,设有驿丞署、驿仓、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佛、道教的寺庙和戏楼,不少仍保存完好。
《血战台儿庄》《血战长城》《大决战》《国士无双》《蓝色的花》《超级女谍》《大潮600天》等影片先后在古城拍摄。
山河动静无常,而鸡鸣驿,却保留下了一座安宁小城的模样。
如今,这座古城不仅拥有这些记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向来往的人们展示这里的历史和生活,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自驾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