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老照片:140多年前的金城(兰州)、陇西要冲(皋兰县)旧影
一、兰州篇
▲1874-1875 年,甘肃兰州的清军兵营,兵营宿舍白墙草顶,顶上插着龙旗,院内是正在集合的清军士兵,图中可见清军当时的武器,已是新式的火枪,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拍摄。
▲1874-1875 年,兰州清军兵营,一辆带斗双轮车,即是一个小型弹药箱,托着一门小火炮,看起来就像一个四轮车,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拍摄。
▲1874-1875 年,兰州清军兵营,一门龙形火炮,放置在一辆双轮车上,更准确地说是辆三轮车,车辕处还有一个支架,底部也装有一个小轮子,移动或放置时方便省力,但不带转向功能,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拍摄。
▲1874-1875 年,兰州陕甘总督府,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端坐在椅子上看书,虽然只是侧脸,但气度仍不失威严,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拍摄。
▲1874-1875 年,陕甘总督府后花园,一方不起眼的碑刻大有来历,名叫《裴岑纪功碑》,又称“镇海碑”、“雍正碑”、“裴岑碑”、“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东汉裴岑纪功碑”、“东汉永和二年碑”等,记述了东汉敦煌太守裴岑带领三千郡兵击败匈奴呼衍王一事,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拍摄。
二、皋兰县境内
▲1910年 2月25日,皋兰县关楼,清代这里是兰州赴平番(今永登县)或前往新疆、青海的驿道,莫理循拍摄。
▲1910年 2月25日,皋兰县境内小涝池附近的烽墩,上面绘有人物、山川及龙纹画面,这里古时为丝路重镇,陇西要冲,莫理循拍摄。
▲1910年 2月25日,皋兰县境内的三个儿童,衣服破旧,其中一个还光着双腿,背着竹筐外出拾粪,物资匮乏的年代,农人精打细算,日常肥料皆从畜粪禽便而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种行为书面语叫作“拾粪”,更高雅的叫作“驮箢”,乡间叫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就叫“捡屎”,莫理循拍摄。
▲1910年 2月25日,皋兰县境内小涝池附近的一个水磨坊,这是一种传统工艺,以水为动力的立轮带卧轮再带动冲天柱进行磨面,水磨坊有专用对联,取自北宋文学家王禹称描写磨面人家的诗句:“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莫理循拍摄。
▲1910年 2月25日,皋兰县境内的一座小神祠,供奉水域之神或司水之神,这里地处黄河上游,水流很小且十分珍贵,莫理循拍摄。
▲1910年 2月25日,皋兰县境内,小涝池附近,这里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为黄土梁峁、沟谷和小川台地等类型,图中黄土峁上有座小寺庙,附近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莫理循拍摄。
▲1910年 2月25日,皋兰县关外,西行去往平番(今永登县)的路上,黄土漫道,西风烈烈,莫理循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