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文:激流文史

编辑:激流文史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初次听闻年羹尧这个名字还是在影视剧里,作为一个强有力且不可忽视的背景板。年羹尧面对世人的形象一直都是强大的,而了解到历史上他真正的面貌,又为其少年鲜衣怒马的时光而感慨,最后这样惨淡的结局不知道是对他人生多大的讽刺

可是今人所至今存疑的是,清朝那样律令严苛的朝代,他犯了足足92宗大罪,凭什么不诛九族,而是仅仅要他一人性命?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一朝学成得青眼,平步青云年家子

年氏家族原来是汉军镶白旗下,后因年羹尧的胞妹入宫并位居贵妃而被抬入汉军镶黄旗。当然年氏家族一家的人都是进取之辈。得益于众人在仕途上的顺利,家族地位顺势上升。

在今人认知里,年羹尧的军事才能出众,一直都有优秀的将领风范。但起初年羹尧其实对科举与官场仕途更感兴趣,伴随着兴趣使然,他的求学之路也算坦荡。

其在康熙三十八年顺天乡试中考中举人。康熙三十九年,则成进士。

彼时他尚弱冠之年便被康熙帝钦点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严格来说这已经是一种很难得的荣誉了,此时的他其实已经代表了前途无量。

少年意气,有如此成就的年羹尧,却因喜欢嫖妓,而得到了“儇佻恶少”之称,所幸良好的家境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并没有完全令他丧失自省的能力。

所以当有人发现他的陋习之处进行规劝时,他并非不听,他会有所收敛。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诚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年羹尧在学习上真的出色。

后来的他甚至在散馆考试中取得甲第,后来更是一步步加官进爵,很快便有了普通人无法比拟的地位。于是康熙四十八年时任正三品内阁学士的他被安排出使属国朝鲜,回来后便升职成为封疆大吏。

不得不说康熙是真的很看重年羹尧,为了回报康熙的知遇之恩,年羹尧更是带头表率淡泊名利,并踊跃提案给出了不少切实有效的计策,如此达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闭环,康熙更加地赏识他。

康熙五十七年开始,驱准保藏之役的到来,成为了年羹尧仕途上的又一大功绩。他在其中提供了恰当的决策和提案,可谓表现积极,保障了清军的后勤供给,为清军的最终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同时还镇压了所辖地四川的军政腐败,成为了四川总督。

经此一役,康熙帝对他推心置腹,年羹尧成功成为了康熙帝的心腹

那段时候大概是年羹尧的才华和能力展示的最痛快的时候,也是他在君臣之间最有度的时候,可谓是“极世人之遭逢,非梦想所能到”。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辅佐君王身前事,功绩可登巅峰时

而历史的转折点也随之而来,众所周知,康熙帝的晚年正是大名鼎鼎的九子夺嫡时期。恰巧彼时的年羹尧被分到胤禛麾下。

不久后,胤禛纳年羹尧胞妹为侧妃,年羹尧正式站位胤禛。

不过当时由于属地相处较远,年羹尧和胤禛并不算关系亲密,甚至偶有被责备的时候。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选择此前威望高涨的十四皇子而是传位四皇子胤禛,而这位便是雍正帝。

合理猜测,其中有年羹尧在外牵制十四皇子的原因,以确保雍正帝顺利登基。

作为站队正确的奖赏,不久雍正帝即晋封年羹尧为三等公。

此外,年羹尧的妹妹被册为贵妃, 赋闲多年的家人也开始陆续被起用 ,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年氏家族正式迎来了最显赫的时期。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方登基的雍正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基础,决心继续用兵西北,以此安定边疆。他选择了年羹尧挂帅。先是在雍正元年五月下令西征的“一切事务,俱降旨交年羹尧办理”。

不久,又任命年羹尧的家人掌管西军军队,意在将西安八旗驻防军的指挥权交给年羹尧。可谓是一切皆以年羹尧为重,雍正帝全然的信任其能力,可谓是用人不疑。

同年十月,雍正帝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率军与罗卜藏丹津作战。初始的战局其实对清军不利,年羹尧被困西宁,灵机一动,他率人坐于城楼上,神色自若,便是一出空城计。成功瞒骗对方,令其以为有诈,率军引退。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而年羹尧发动军队进攻时,罗卜藏丹津又认为其兵力不足,不足为惧,不设防备,导致死伤惨重。后续年羹尧的援军到来,彻底打破了罗卜藏丹津的进攻计划。

可以说罗卜藏丹津完全被年羹尧玩弄股掌之间,其在军事嗅觉和谋略方面远远逊色于年羹尧。

结局显而易见了,年羹尧奋威将军岳钟琪的辅佐下,于雍正二年大破罗卜藏丹津主力,平定青海。至此大捷,年羹尧晋升为一等公,亦深受雍正帝信任和器重。

那么这样一位拥有非凡战功,持续面对两位帝王皆展现自己不俗实力的元老,又是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向犯下92宗大罪的地步呢?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此后年羹尧继续镇守西北,而也是这一时期朝中的大部分事宜,雍正帝皆会私下与年羹尧商议,听取他的意见。

这是莫大的殊荣啊,在被名利和帝王的器重之下,这个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的人,开始心思浮动。

在平叛期间,年羹尧利用自己的军功给了自己人很多方便,以此令他人加官晋爵。当时针对此事,甚至由于人员过多,专门开设了一项分类,谓之“年选”。

可惜年羹尧尚且对于人情世故不太上道,他的一番作为直接损伤了当时掌握人事权的吏部尚书隆科多和掌握财政权的怡亲王允祥。

三人的矛盾自此开始。雍正帝似乎也察觉到了其中的波涛汹涌,都是自己器重的大臣,于是想方设法想令三人的关系得到缓和。但年羹尧对此不以为意。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悲死狂徒原为臣,不作分内愚权术

年羹尧在面临雍正监视允禟的命令中,更是体现了其败笔于重情分上。因为其实年羹尧在康熙朝的允禟颇有交情,于是根本没有认真监视他,更遑论去完成陷害允禟的罪名,这在另一方面可以说是打了雍正帝的脸。

加之其自视过高,爱慕虚名,目光短浅地无所谓受贿,竟然到了受太监贿,荐举太滥的地步。这实在是太荒谬,于是雍正帝对其的不满又加重。

尽管雍正帝在礼数方面给足了年羹尧面子,但这也不代表他就可以不对君主保持谦卑尊重的态度。

年羹尧在外已久,无人加之管束,使得其举动傲慢,更是在同雍正帝会面时御前“箕坐无人臣礼”。

年羹尧让人失望的还不仅仅如此,他自回京后大肆在京中招权揽势,四处插手各项政务,连他的家仆倚仗主势,作威作福。

雍正帝出于对年羹尧仍抱有的一份看重之心与他谈到“为君难、为臣不易”,暗中敲打年羹尧。但年羹尧此时却仍未察觉其言外之意,丝毫没有歉意,行为依旧放肆。

于是年羹尧不知道的是,也是由此开始,雍正帝产生了此子不可用,需要除掉他的心思。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虽然在年羹尧离开京城时,雍正仍然给予了不少恩赐。但是另一方面,雍正帝却开始和自己器重的其他大臣示意自己对年羹尧的不满,众所周知,在这段时间里年羹尧是以自己的势力而树了不少敌人。从雍正三年初开始,雍正帝开始渐渐处理起年羹尧。

年羹尧曾在突现异景时的贺表上出现了差错,错把“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为此雍正给他冠上了故意之名,以此批评年羹尧居功自傲。这就是出名的朝乾夕惕事件。

与此同时,雍正帝还不断挖年羹尧的墙角,断其主力。于是雍正开始一步步地给年羹尧降级。

在这期间,了解年羹尧怕是要出事了的大臣们十分镇定,其中不乏和年羹尧并不相与的大臣。于是关于年羹尧的弹劾奏章一时之间如同雨后春笋。

时机成熟后,雍正帝于十月初五日正式批准将年羹尧锁拿进京,交三法司问罪。十二月十一日,理出年羹尧92宗大罪,清律严苛罪至九族,但念及年羹尧平定青海之功,不伤及家人,独要其性命。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哪有帝王不知事,远观利弊做取舍

至于雍正为何独独给了年羹尧特例,犯此大罪独取他一人性命。其实很好理解了,因为年羹尧对他的上位,对他的平定政局乃至对当时的朝政都有很大的功绩,这可是自康熙时期就名声显赫的年大将军。而前期年羹尧所做的贡献更是足以被雍正称一声“恩人”。

更何况,虽有年羹尧举荐的缘由,但是其家人对于朝政同样也作出了贡献,各司其职并无大错。若是诛九族,不免太不近人情,遑论是针对这样的大将,免不了世人议论纷纷。

而年家其余人其实皆不足为惧,雍正帝只是对于年羹尧忌惮罢了。何必赶尽杀绝,不如留一线,还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宽容大量。

古往今来没有帝王不冷漠薄情,须知这是一个从残酷的九子夺嫡中取胜登临帝位的人。而帝王本质的冷漠是历史上很普遍的现象

出于其在执政时需要考虑到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自然能理解了。

年羹尧被判92宗大罪,当诛九族,雍正为何只要他一人性命?

思来平生化悲泪,不怨众人皆冷对

我们领略过历史中形形色色的人,或许面临兔子狗烹的场景仍会心生悲悯和愤怒。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惨死在此词中,可是我们唯独不会为咎由自取的结局做过多的悲哀。

年羹尧就属于后者,他的所行所为只能说是被权势喂得胃口太大了,直接被迷了眼。更遑论雍正帝曾经给过他机会,可他视而不见,实在是过于愚昧。

不知道在牢狱之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年羹尧会不会落下不甘的泪水,本该成就一番功名,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将军的人,最后自食其果得到的只有众人的冷眼。可悲,可悲!

参考文献: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