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地主真实生活照,跟电视上演的不一样啊,远比想象中要苦
清末民初,英格兰人Stanley O. Gregory-(格雷戈里)来到我国,当时特别是民国时期无论是从照相器材和照相技术来看已经非常的成熟,透过这些老照片的拍摄了,了解近100年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中的瞬间,那个时代的一景一物,曾经生活的模样!
船户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在镜头前还略有一丝疑惑
你也许很喜欢看的一部清宫剧是《步步惊心》,看了的友友是不是看了我的文章后,和你所幻想的清朝生活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的,果然美好的事物都是停留在电视剧里的。
首先,所谓的地主,大多数也是一点点的积攒的家当,起初也免不了省吃俭用,吃糠咽菜。绝不是一开始就靠巧取豪夺来发家的。最为重要的是,有较强的理财能力。省吃俭用,脑袋够用。能够发现商机。这是毋庸置疑的。时代产物而已
晚清一户地主家女眷们吃饭的场景:正中坐着的应是女主人,两边坐着的好像两房儿媳妇,而抱娃娃的是另一房儿媳妇,带孩子不便上桌,上桌的小女孩应是孙女。扒桌子的还有条小狗,典型的庄户人家。从院里状况看,不是大富人家,但从吃食上衣着上看,在那个时代应是小康之家。这还是地主家,一般百姓家更苦,能吃饱就不错,能有几个菜是八十年代的事了。
几位妇女站在一起拍摄照片,听老人讲老家旧社会有户中等人家,他们家年年晒柿饼腊月卖。那家儿媳妇很年轻贪吃,当时基本上没有任何零食,媳妇家偷吃柿饼。后来被发现了,婆婆家用缝衣针穿线扎过两个嘴角,两边各挂着柿饼游街。这是听老人说的,太虐心,一直记得不知道真假
这几位大户人家的妇女们,手里正做着针线活,一边唠家常;这样的场面在那个时候比较常见,女人很少出门,主要在家做饭洗衣做针线活,常年主要在家里劳作!裹小脚的,家里有长工,他们要给长工做饭送饭,也要干活的,和电视差远了,
地主家长工吃饭场景,听老人讲,村里大户顾用人,扛活的先吃,地主也是省吃俭用抠门攒下来的钱不断买地,不是逢年过节祭祖也很少吃肉。地主家有长工也有短工,粗茶淡饭也管饱饭,当然少数恶霸地主也有,绝大多数也是跟农民相处比较好
晚清时席地而坐吃饭的男子,那一大碗饭,现在的人一天也是吃不下。那2个人应该是地主家的长工,他们俩出去干农活,午饭是有地主家人,一般都是地主婆送到田头,小时候听做过长工的老人讲,农忙时长工(农活太多再请短工有长工带领)午饭是地主婆提着篮子杷最好的饭菜送到田头,以示关心他们,而长工们吃饱吃好了才能拼命干活,因为作物季节时间紧迫,你看他俩捧着满满一大碗饭。赤膊赤脚,菜食丰富,长工在地主家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毕竟田种得好不好都得靠他们,长工也用心,种地的人都是尽可能地作物弄好,丰收了他们心里就是有一个成就活,就似我们种花养草那样,对生长的作物也是有感情的。
地主家庭合影,这也许是他们第一次经历过拍照,所以有一些拘谨,男主人手中拿着烟斗;那时候地主有些人是完全靠收地租过活。但还是要省吃俭用。干农活的时候衣服都舍不得穿,长年如此。除了请客以外顿顿都是粗茶淡饭果腹而已。
老爷出门自然要坐轿子。一般来说,有个两人轿子就算不错了。二、四、六、八人轿子,如同今天的2468缸的发动机,动力不同,价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我爷爷过去年轻时做过厨师,专门给地主家做饭我爷说,那个年代也就地主家勉强能够把做饭需要的食材和调料配齐全点,普通老百姓日子紧巴巴,能吃饱就不错了没听我爷说过他打工的地主家有轿子,看来养轿夫真的不便宜,出门坐轿子也不是地主标配也有养不起轿夫的小地主
富太太出门的方式就是乘坐独轮车,衣着华贵,神情自若,地主的生活你想象不到的。
普通百姓人家吃饭的场景的照片,过去是男尊女卑的,女人能和男人一起吃饭这是很少见的。俺老家,六七十年代,走亲戚,女的还是不上桌,在厨房里吃饭,男的在堂屋吃,唱戏的,理头匠,村里派饭,也是在厨房吃,不进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