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两头牛打架,曹丕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当即写下妙作
曹丕、曹植兄弟俩,即便是对于并不熟悉历史的人而言,也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曹植的一首《七步诗》在将才华展露无疑的同时,也将“兄弟囿于墙”的龌龊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事实上,对于兄弟相争的事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甚至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而曹丕、曹植兄弟的龌龊原点,与身为父亲的曹操是密不可分的。
与我们在《三国演义》中所见的一味“贬曹”叱其狡诈、阴险不同,历史上的曹操却显然更加全能,也更称得上是一代枭雄。
当然,在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乌桓、鲜卑等族,统一北方,尤擅诗歌之外;他也有着“好人妻”等缺点。可这也恰符合唯物主义史观,没有一个英雄会是完美的。
但我们却不得不说是曹操的“好人妻”这个缺点,为曹魏王朝的短命而夭是埋下了伏笔的。据《魏志·后妃传》及《武文世王公传》所载,曹操的正妻以及侧室可考者便有15位之多。
而在侧室中,便有环夫人、杜夫人等多人曾为他人之妻。
不过,按道理即便如此也顶多是私德有亏,而且这在两汉三国时期也并不鲜见。但是,这种好人妻却在各地割据不断,亟需稳定统治集团的背景中先是害死了自己的长子曹昂。
曹昂,是曹操庶妻刘氏所生,但跟随正室丁氏长大。性情上聪明,刚胆谦和,曹操也很是喜欢。倘若按照传统的宗法制与嫡长子继承制,曹昂的继承优先级肯定是诸子之中最高的。
但在建安二年,曹操征张绣时,曹昂跟随。可喜好人妻的曹操,在见到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后色从心起,遂而纳之。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自然让张绣不满,而预谋杀死张绣的曹操却事有不密,被张绣偷袭。也就有有了长子曹昂的让马之举,有宛城之战的典韦、曹昂、曹安民之死。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曹操更喜欢曹冲、曹植,这样的说法当然有章可循,但在身为政治家的曹操眼中如何平稳过度政权其实更为重要。
不论谁能继承,曹昂之死无疑都是曹魏政权的极大损失。而在另外的儿子之中,曹操确实极爱环夫人所生的七子曹冲,曹冲称象也是人尽皆知。但曹冲十三岁时便意外而亡,这也断了曹操的念想。
至于曹丕、曹植兄弟,曹操则明显偏爱曹植,甚至还曾在建安十五年时,因为赵温举荐曹丕而免去赵温的官职。
可是,曹操在立嗣上的摇摆不定、狐疑不决,不仅导致下属的群党化,还直接导致了曹丕上位对曹植的打压。而在曹丕、曹植兄弟之中,曹丕才华横溢,但曹植显然更胜一筹。不同的是,曹丕更加心狠手辣,最终凭借司马懿、吴质等人帮助,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成为了魏王世子。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病逝后,曹丕也在改元后登基为帝,尊曹操为魏武帝。此时,曾经与他争夺世子之位,又才华远胜自己的曹植,没有了父亲庇护处境可想而知。
于是,也就有了《七步诗》。
“吾兄传我有何贵干?”
“疑有人造反,是否为公?”
“兄疑我意图发农安,谋图皇位,此等大罪我可不敢当。”
一番对话后,就有了曹丕的七步为诗的要求。幸好曹植不亏为建安七子之一,才华横绝。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也与他的《洛神赋》一般成为了后人口中人人皆知的佳作。不过,在《太平广记》中还记载了一首诗与之情景类似。
乃是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其中一头牛体力不支,最终被逼迫至丼中而死。曹丕见后遂逼曹植以牛作诗,但却要求不能有牛、相斗等字。
众所周知,如若做不出等待曹植的自然就是“欺君之罪”,就是被诛杀的结果。但曹植却并不做停止,随口吟唱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欻(xū)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这首诗可以说比之《七步诗》不遑多让,无论是构景还是描写上都是非常不错的佳作。
当然,无论是对于《七步诗》还是这首《斗牛诗》,都存在着否定的声音,认为这些不过是一家之言,更多可能是后世伪作。但是,无论真伪,单以才华而论曹植确实当得建安七子之名,其作品也算得上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