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粮食腐败中的影子公司、影子股东?
近日,中纪委发布文章称,将坚决惩治粮食购销领域“影子公司”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对于很多粮食行业外的人士而言,可能不太了解什么是粮食购销领域中的“影子公司”,实际上如果我们将关注点从“粮食”两个字上挪开就会发现,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在日常案件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
简单说,就是企业一把手私下成立一个第三方公司,或者担任第三方公司的股东,然后和自己所在的这个公司做业务,其中合法的就是合作共赢,不合法的就属于违规输送利益。而粮食购销腐败中的影子公司、影子股东,就是类似的案件。
以中纪委通报的粮食购销领域中的影子公司、影子股东腐败案件,多数是国有企业的实际业务负责人成立粮食购销公司,或担任第三方公司的股东,然后和所在的国有粮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从而赚取非法利润。
比如某地国有粮企一把手,成立一家粮食贸易公司,每年都和当地的国有粮企签订粮食购销合同,但实际上业务中,该企业的收购资金来自该国有企业,收购工作也是当地国有企业出人出力,两个公司仅仅是账面上进行一下资金的流转,国家的粮食收购费,以及粮食品级价差就进入了个人腰包。
因此,虽说是新型,但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只是这些年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单个粮食腐败案件所涉及的金额也变动越来越大,才引起各方关注。另外就是随着各方监管力度的加大,原来传统的弄虚作假腐败的方式越来越行不通了,使得虚假交易性的腐败案件开始增多。
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些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类的粮食腐败,相对而言粮库里还都有实实在在的粮食,再以前甚至发生过将收购的粮食先在粮库过磅,在称重之后,再直接开出去卖掉,再开回来称量空车皮重后结算粮款。
再比如,某粮库收购低品质的小麦却报成优质小麦,以此获取品级价差收入,同时,提前将优质粮食埋伏在固定扦样点,引导上级部门检查人员到指定位置抽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企业注册方面持续大幅缩减流程,在方便个人注册公司开展经济活动的同时,却也造成大量低成本影子公司的存在,而这些影子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年几乎无交易,在职人员仅有一两个,社保人员大部分是零,而一旦有交易,都是和公司高管掌控下的公司开展关联交易,有些企业更是刚一成立,就能从主管部门拿到某一领域的特定业务及相关国家财政补贴。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类大量影子公司的存在,也进一步导致我国工商监管工作人力资源紧张,无法做到对企业的实际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