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虽然书读得少,但是照样三度拜相,走上了文臣巅峰
前言:华夏古代长期讲究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读得好,便可以获取知识,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为自己和家族的发展添砖加瓦,正所谓“学而优则仕”。书如果读不好,即使有幸进入官府工作,也只能做一些不入流的小吏,而且小吏的上升空间几乎是被锁死的状态,绝大多数小吏是“一日为吏,终身为吏”。也就是说,读书的成效直接关乎仕途的起点和终点。
且看历代王朝的那些宰相,几乎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出身,尤其是科举制大兴之后,这种现象更是明显。然而事情总有例外,五代时期有一个读书人在读书不多,没有获得科班出身的情况下,不仅成功由“吏”升为“官”,还一步步当上了宰相,死后更是荣获王爵之尊。这个读书人便是宋初名相赵普,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下他的历程,看看他是如何“学未优而仕”的。
一代名相—赵普
一、时势造英雄
1、首参开国之功
赵普出身于河北蓟县的一个官宦家庭,比一般人都更有条件读书,可他读了多年都没什么进益,好在他有自知之明,在功名无望的情况下毅然放弃科举,选择了一条“由吏入仕”的艰难之路。适逢五代乱世,王朝更迭异常频繁,他迫于生计,只得冒着风险周游于各个藩镇之间,给那些节度使们干点文职方面的杂活。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他无疑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乱世之下,人心不定,可他却不管给哪个老板打工,都“尽心任事”,收获了不少好评。等到显德三年,时任禁军大将的赵匡胤奉命攻打南唐的滁州,已经历练为职场能手的赵普恰好也在滁州,二人因此来了一场风云际会。都说聪明的人懂得把握机会,赵普就很聪明,当时赵匡胤的父亲卧病在床,他用心侍疾,表现得比亲儿子还亲,因而被赵父“待以宗亲”,正式成为赵匡胤的“自己人”。
赵匡胤奉命攻滁州
如果周世宗柴荣的身体足够硬朗,赵普恐怕是没有多少水涨船高的机会,偏偏柴荣因终日劳累而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十分美味的“桃子”供大家争抢。显德七年,赵匡胤奉命率军北征,赵普作为幕僚随行。等到大军开拔到陈桥驿时,赵普先是搞了点小动作,把赵匡胤给灌醉,接着为其“黄袍加身”,用最直接的行动坚定赵匡胤“摘桃子”的决心。
就在赵匡胤“惊恐未定”之时,赵普“挺身而出”,做了一系列布置,他一边派人通知驻守汴京城内的石守信等人做好接应准备,一边派人与朝中宰执大臣谈判,最终让赵匡胤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位,建立宋朝。这场行动原本应该属于居心叵测的篡位,却在赵普和赵匡胤的合力演绎下,变成了没有预谋的“天命所归”,赵普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赵匡胤黄袍加身
2、实负致君之略
对于大臣来说,没有多少功劳可以和拥立之功相提并论。赵普在“陈桥驿之变”中的参与度决定了他接下来的平步青云。赵匡胤甫一坐稳皇位,赵普就一跃成为枢密副使,正式进入中枢决策层,他帮助赵匡胤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便是兵权。都知道五代时期的天子是兵强马壮者为之,从朱温到柴荣,历任皇帝,无一不想着打破这个定律,又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可见此问题有多棘手。
赵普将此问题用“君弱臣强”四个字总结,给出的解决方案同样简单明了,一共十二个字,“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赵匡胤以此为指导方针,先是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削夺了手下大将们的兵权,接着将各镇节度使的财权收归朝廷所有,最后将藩镇中的精兵调入禁军,而禁军的指挥权则由文臣主导的枢密院掌握。无论是节度使,还是禁军大将,由此都失去了弄权的基础。
唐朝藩镇之祸的余毒
赵普帮赵匡胤解决的第二个大问题便是各级官员的职权,如果官员职权的独立性过强,势必会给皇权带来很多不稳定性。赵普帮赵匡胤设计了一套颇为复杂的职权分化体系,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员之间互相制约,由此增加官员对皇权的依附性。赵普帮赵匡胤以最快的速度巩固了皇权的统治力,赵匡胤则投桃报李,把原本留着安抚人心用的范质等3名宰相尽皆罢免,让赵普担任宰相。
内事已定,接下来就是外事了,当时赵宋王朝虽然国力强盛,先后灭了荆南、武平和后蜀,可南边还有南唐、南汉和吴越三大政权,北边也有一个易守难攻的北汉,其中北汉因为有契丹的强力支持,对赵宋的威胁是最大的,很多人建议赵匡胤集中力量先灭北汉。然而赵普却认为应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后面事情的发展自然是应证了赵普所提方略的正确性。
北宋初期形势图
二、实践出真知
1、献策定正统
赵匡胤从赵普身上学到的“分权”二字回过头来用在了赵普身上,他扶持自己的弟弟赵匡义和赵普打擂台。不过让赵匡胤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弟弟会在“烛影斧声”之谜中继承了自己的皇位,而赵普当时恰好出镇河阳。据说赵匡义对此感到很庆幸,他对左右近臣说如果赵普在相位上,他恐怕就坐不上皇位了。有因必有果,赵普和赵匡义不对付,那么赵匡义上位后必然对赵普是防范有加。
赵匡义先是把赵普召入朝中,然后把他高高地挂起来,纵容以宰相卢多逊为首的大臣们肆意攻讦他。卢多逊和赵普不同,这个人很喜欢读书,是正经的进士出身,一向瞧不上赵普的文化功底,没事就在皇帝面前揭赵普的短,搞得赵普在赵匡义上位的头几年里十分难过,每天都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什么不测。一般来说,一个大臣如果和皇帝、宰相都有矛盾,结局不会好到哪里去。
赵匡胤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死因会成谜团
赵普却硬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了一出绝地反击,他向天下公布了所谓的“金匮之盟”,意思是早在赵宋建立的第二年,杜太后就为了避免重蹈后周的覆辙,让先帝定下了“兄终弟及”的继位规则。赵匡义当时正为自己继承皇位的正统性而感到焦虑,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支持先帝诸子从自己手中夺走皇位。
赵普作为先帝宠臣,主动出来申明皇帝继位的合法性,这对赵匡义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作为回馈,赵匡义恢复了赵普的相位。或许是尝到甜头的缘故,赵普为了继续巩固自己在赵匡义心中的地位,他亲手弄出了一个“赵廷美案”,将秦王赵廷美发配偏远的房州,为赵匡义消除了最大的威胁,因为按“金匮之盟”来说,赵廷美如果没什么问题,会是赵匡义的第一继承人,而这显然和赵匡义的利益相冲突。
金匮之盟约定的传位顺序
2、君臣善始终
别看赵普书读得少,他可是相当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他先后侍奉两代君主,两度出任宰相,外人只看到他的光鲜,他却知道自己所收获的一切都是来源于他的“有用”。他能够急皇帝之所急,帮皇帝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这才是他的立身之道。遍观历代王朝,像他这样的实干型人才,大多数在站队方面比常人要少些原则,比如唐朝的魏征和狄仁杰等。
正是靠着“实干”,赵普成功从赵匡义的对头转变为宠臣。据说赵匡义为了保全和赵普的君臣之义,让赵普到地方上颐养天年,临行前还特地作诗相送,而赵普却浑然不记得过去的尴尬,情真意切地表示自己百年之后将带着这首御诗一道入土,把赵匡义感动得眼泪直流。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一个实干型的大臣拍起马屁来更是令人受用。
影响赵宋国运的雍熙北伐
适逢雍熙北伐失败,宋军损失惨重,而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赵匡义急于求成,“将从中御”。赵普率先上疏给帮赵匡义甩锅,他一再强调“兵久则生变”的道理,和赵匡义二人硬是一唱一和地把败军之责归咎到了前线各军主将身上。眼见赵普如此给力,赵匡义对其不吝赞美之词,诸如“社稷元臣”、“圣朝之良臣”等。
按宋制,朝廷如果因决策失误而导致出现一些影响较大的事件,宰相一般都会被罢夺相位。像雍熙北伐这样的事情,光几个主将担责肯定是不够的,时任宰相的李昉由此被贬,而空出的相位正好被赵普所充任,这也是赵普第三次出任宰相。要说赵匡义对赵普确实还算不错,把他照顾得明明白白的,各种恩遇羡煞百官。
宋太宗赵匡义
结语
淳化三年,赵普在家寿终正寝,享年71岁。赵匡义为之缀朝五日,特追封他为真定王,并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让他享受了文臣死后的最高哀荣。据说他的家人在给他整理遗物时,从他的书箱中仅获取一部《论语》,这更加佐证了他曾“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异人之处。想当初赵匡胤总劝他多读书,赵匡义又笑他只读《论语》。
他却从不因此而自惭,反之,他常常是关起门来苦读,最终做到了“硕学老儒,宛有不及”的地步。相比前文中的卢多逊,他虽然年轻的时候确实不是很爱读书,可他却把自己所读的书都给读透了,他用自己所汲取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处世哲学,进而在拨云诡谲的朝局中做到了善始善终。他用自己的一生阐述了“读书在精不在多”的大道理。
参考文献:
《宋史》
《五代史》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