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前言:遍观华夏古代王朝,总是少不了情报机构的身影,比如汉朝的“绣衣使者”、曹魏的“校事”、唐朝的“不良人”和宋朝的“皇城司”等等。究其原因,不外乎皇帝对复杂而庞大的官僚系统不放心,害怕因为一些关键信息传递效率太低,或者直接被官僚系统隐瞒,导致一些重大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危及其统治地位。这里面要说哪个朝代的情报机构最有名气,无疑是明朝。

提起锦衣卫和东厂,可谓是人尽皆知,都知道这两个机构是明朝皇帝驾驭官僚体系的爪牙。在很多影视剧中,厂卫的名声称得上是臭名远扬,如果要在二者中分个高低的话,东厂的权势更大,所做的恶事也更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锦衣卫在很多时候都像是东厂的附属机构一般。然而明朝中期却有一个锦衣卫大佬力压东厂,权势滔天,关建是他虽然是官僚体系的对立方,可却饱受好评,他便是陆柄。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明朝锦衣卫

一、一介小小“舍人”的进阶之路

1、他是嘉靖皇帝的“小伙伴”

陆炳出身于一个普通的锦衣卫军户家庭,其祖父陆墀早年曾被明孝宗安排到兴王朱祐杬(明孝宗的异母弟)手下当差,职务是正七品的总旗。或许因为他们家是兴王府的“老人”,其母范氏被王府选任为世子朱厚璁的乳母,两家的关系由此更加“亲近”。史载陆炳幼时常跟着母亲出入王府,成为了朱厚璁的玩伴之一,这就像康熙和曹寅之间的关系一样。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出现的话,兴王府只会是一个“泯然众人”的寻常宗藩而已,作为兴王府附庸的陆家亦难有大作为。可是意外的好运突然就降临了,作为明孝宗独苗的明武宗意外去世,且无后,年仅14岁的第二代兴王朱厚璁被张太后和朝中重臣选立为新君,是为嘉靖皇帝。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陆家因此迎来了命运的转机。陆炳之父陆松“从龙之功”被提拔为从五品的锦衣卫副千户。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朱厚璁和明武宗朱厚照的关系

至于陆炳,因其年龄只有十来岁,只能以锦衣卫舍人的身份做些文字方面的工作,这未尝不是嘉靖皇帝对他的照顾,给他一个历练成才的机会。据说时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王佐出于对上意的揣摩,亲自教授小陆炳。如此下来,陆炳日渐成熟,有“以官舍知书,颇览文籍”之美誉,直接为后面的飞黄腾达夯实了基础。嘉靖十一年,学有所成的陆炳一举考中武进士,并被分到蓟镇实习。

期间碰到鞑鞑入侵,陆炳把心一横,拿着武器就上了战场,斩获了人生中的首个战功,直接被嘉靖皇帝破格提拔为副千户。再后来,陆炳更是以28岁的年龄升任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执掌南镇抚司。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指挥使在当时并非锦衣卫的一把手,只有在军职之外获得掌印的权力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官。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陆炳的前途不可限量。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明朝锦衣卫内部体系

2、他是嘉靖皇帝的“好帮手”

条件好的人不算完美,完美的是条件好的人还倍加努力。嘉靖十八年,嘉靖皇帝一时兴起,决定回安陆(今湖北钟祥)老家看看,不料御驾在行至卫辉(今河南卫辉)时突遇火灾,众人顿时乱作一团,慌忙逃命,却没想起来嘉靖皇帝还在熟睡之中。得亏陆炳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冲进寝宫,将嘉靖皇帝背至安全地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有此救驾大功,陆炳比以前更加受到嘉靖皇帝宠信。

然而这还不算完,嘉靖二十一年,一群平时不起眼的宫女竟然弑君,她们拿黄绫勒嘉靖皇帝的脖子,拿簪子和钗子等金属制品对着嘉靖皇帝身上乱刺。或许是因为过于紧张的缘故,宫女们迟迟不能得手,结果其中一名宫女直接心态崩溃,跑到皇后寝宫中主动认罪。当时正在宫中值守的陆炳得知消息后,飞奔救驾,再一次得获救驾大功。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陆炳伴御驾南巡

一般来说,常人一生中能获得一次救驾的机会就是人生大幸了,陆炳却在短短的四年里连续救驾两次。换作你是嘉靖皇帝,你会不优待这样的“小伙伴”吗?嘉靖皇帝是一个权欲很大的皇帝,而锦衣卫的存在价值又是巩固皇权,嘉靖皇帝更是没有道理不重用陆炳了。嘉靖二十四年,陆炳不仅升为从一品的都督同知,还正式成为锦衣卫“一哥”,此时的他才34岁。

陆炳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应该为皇帝做什么,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仗着皇帝信任,表现得十分傲慢,有“不见夏言,不知相尊”之说,嘉靖皇帝对此愈发难以容忍。陆炳适时和严嵩等人联手把夏言给斗垮了,这也是他执掌锦衣卫后办的第一件大案,他也因此被升为正一品的右都督,这可是一个年仅38岁的一品大员,别说在明朝了,就是在历代王朝都实属罕见。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严嵩的老乡—夏言

二、锦衣卫大佬的保身之道

1、他给自己“泼污水”

尽管锦衣卫“一哥”位高权重,但是高处不胜寒,就拿陆炳之前的历任“一哥”来说,除袁彬牟斌等寥寥数人外,结局基本都很惨,毕竟他们的作用主要是帮皇帝干一些“私活”“脏活”,偏偏这些活又不受文官集团待见,一旦皇帝在和文官集团的博弈中落入下风,“鸟兔死、走狗烹”的悲剧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另外,伴君如伴虎,谁知道他们哪天会因为一个不小心而得罪皇帝?

嘉靖皇帝之前的明朝皇帝多惯以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故而锦衣卫逐渐沦为宦官集团的“打手”。既然宦官集团如此强大,以宗室旁支入继大统的嘉靖皇帝自然也不敢对他们太过推心置腹。陆炳意识到只有让锦衣卫恢复明初的“荣光”,他才能不负君恩,为嘉靖皇帝提供最大的支持。史载锦衣卫在陆炳时代不断扩编,仅有品阶的大小军官就“殆增八倍”,让嘉靖皇帝可以安心炼丹。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嘉靖皇帝画像

虽说扩编后的锦衣卫在庚戌之变”仇鸾谋反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文官集团依然很不满意,概因军费开支居高不下。不过只要嘉靖皇帝满意就行了,那些弹劾陆炳的奏折最终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嘉靖皇帝的半点回应,而且陆炳的上升之势依然后劲十足。嘉靖三十一年,42岁的陆炳受封为“三孤”之一的少保。

当时嘉靖皇帝本人在言官中的口碑一向不大好,陆炳因此没有搞什么洁身自好,收受财物之类的事情没少干,像驸马都尉崔元要在京中增收盐税等不大地道的事情,他也没少参与,言官们因此纷纷弹劾他图谋不轨。然而不管再大的风波,嘉靖皇帝都“留中不发”。且看嘉靖皇帝所宠信的诸多大臣,哪个能在言官嘴中收获好评?没点污点的大臣,在嘉靖皇帝看来,那都是“沽名钓誉”之辈,不是他的“自己人”。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嘉靖时期的庚戌之变

2、他十分有“正义感”

作为一名重臣,如果动辄有人针锋相对,做起事来总少不了磕磕绊绊。为了减少工作中的阻力,也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陆炳和很多勋贵重臣缔结了姻亲关系,当然,他每次都会事先请示嘉靖皇帝,得到批准后,他才干。像成国公家、广宁伯刘家、大宦官黄锦家、安定伯张家、首辅严嵩家、阁老徐阶家和吏部尚书吴鹏家等等都皆为他家的姻亲。有了这张关系网的帮助,他的安全系数也提升了不少。

话说严嵩在升任首辅后,结党擅权,打压异己,权势不可谓不大,但是无论是老谋深算的严嵩,还是嚣张跋扈的严世藩,都不敢轻易得罪陆炳,因为他们父子二人深知陆炳在嘉靖皇帝心中的分量有多大。不过不管严嵩父子对他多么友善,他都不为所动,他知道他的主子只有一个,那便是嘉靖皇帝,其他人不管和他关系多好,都不能影响嘉靖皇帝的利益。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严嵩画像

嘉靖皇帝没有表示要除掉严党时,陆炳能做的就是当好皇帝的眼睛,密切关注严党的一举一动,确保皇帝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至于被严党打压的那些大臣,陆炳的正义感会适时激发出来,只要是不突破皇帝的底线和原则,他都是能救则救,像抗倭名将俞大猷和兵部尚书聂豹等人都曾被他出面保全过。即使是触碰到皇帝底线的沈炼,他也给予了不少帮助。对待同僚,他是够意思的,对于皇帝,他也很够意思。

鉴于嘉靖皇帝中后期的财政压力不断加大,他花了极大代价来治理锦衣卫中的“三冗”问题,裁汰了很多老弱,并且主动下调薪酬,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按理来说,下属越多,下属的待遇越好,他这个“一哥”当得也就越滋润,可他能够狠心对自己下手,嘉靖皇帝又怎么能不喜欢他?嘉靖三十六年,47岁的他被升为太保兼少傅,成为明朝276年历史中唯一一个以公兼孤的大臣。

此人虽说是势倾天下的锦衣卫大佬,但是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

明朝的三公三孤

结语

嘉靖三十九年,当了十六年锦衣卫“一哥”的陆炳不幸去世,有人说他是被嘉靖皇帝授意毒害的,也有人说他是因饮酒过度而亡,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从嘉靖皇帝的表现来看,断无加害他的可能,史载嘉靖皇帝对陆炳的离世表现得十分悲痛,常对着陆炳的画像流泪,而且还追封陆炳为“忠诚伯”。综合来看,陆炳大概率是得到善终了的。尽管陆炳在嘉靖朝如日中天,但是到了隆庆朝依然没有逃脱被清算。

当时高拱为了打倒徐阶,把陆炳定义成无恶不作的大奸臣,建议隆庆皇帝剥夺陆炳的一切死后尊荣,并开棺戮尸。据说以徐学谟等人为代表的一众大臣纷纷为陆炳这个前任锦衣卫大佬求情,这应该是大明王朝唯一一次文官集团为一个锦衣卫大佬大力求情了。可惜隆庆皇帝没有听进去忠言,好在万历皇帝继位后,曾经受过陆炳恩惠的张居正主政,陆炳的一切荣誉均被恢复,这也算是善有善报的真实体现了。

参考文献:

《明史》

《国榷》

《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