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明确,4月、5月电动车迎来“2+5”约束,车主:容易忽视
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已经成功进入汽车时代,即便是三四小小城市的道路上,都可能出现了堵车问题,尤其是在周末或节假日,城市道路总是堵得水泄不通,在堵车过程中,车主们往往会羡慕非机动车道上的人,与私家车不同,电动车的体积比较小,也就意味着出行更加灵活轻便,即便是降低了行驶时速,也没有影响出行效率,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汽车,转而选择电动车出行!
很少有车主知道,电动车在国内的保有量早已超过私家车,毕竟电动车的售价相对便宜,但是发展前期缺少管理,出现了一系列乱象,因此,相关部门推出了新国标,经过四年多的管理和约束,电动车实现了从生产、销售到使用、售后的全产业链闭环管理,各地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非标电动车过渡期和电动车管理办法,有效加快新旧国标电动车的过渡,约束驾驶人的行为,已经明确,在即将到来的4月份和5月份,多地对电动车展开管理,总结为2种电动车不能上路和5种违章严查。
涉及到的地区和措施有很多,比如:4月1号,陕西推出电动自行车的登记管理规定、4月15日,云南结束超标电动车过渡期;4月16日,安徽黄山严查无牌非标电动三、四轮车;5月1号,黑龙江推出电动车管理条例、吉利推出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福建惠安整治无牌电动车等等。
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地区,将对电动车的违章行为展开常态化管理,可以总结为2种车辆无法上路。
2种车辆无法上路
1、不满足3C认证的电动车
其实,新国标已经为电动车厂家制定了统一的生产标准,只有获得3C认证的电动车才能流入销售市场,但依旧有车主购买没有3C认证的低价车,这类车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售价低,有可能是超标电动车翻新而来,这类电动车不仅不具备路权,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2、改变车身结构的电动车
新国标明确了电动车的车身结构不允许改变,也就意味着不能出现改装、拼装甚至加装行为,涉及到拼装行为的电动车,上路就意味着强制报废,涉及到加装和改装行为的电动车,可以在恢复原样后继续上路!
当然,管理电动车是一个过程,不能只限制电动车的类型,还要提高驾驶人的交规意识,减少违章次数,总结5种严查的违章行为:
1、涉及车牌的违章行为
电动车对车牌的管理,全面像机动车看齐,比如:未悬挂车牌、故意遮挡车牌、污损车牌、套用他人车牌、变造车牌等行为,车牌是电动车的“身份证明”,通过车牌可以与驾驶人和车辆进行信息绑定,是管理电动车、规范驾驶行为的第一步。
2、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
“一盔一带”实施已久,大部分城市实现了常态化管理,要求驾驶和乘坐电动车的人都需要佩戴安全头盔,并且对安全头盔做出要求,并非所有头盔都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即将到来的安全头盔国标,也为该行业树立新标准!
3、违规载人
当然,这里说的并非是超载,毕竟电动车只有一个后座,违规载人说的是不符合年龄限制,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只能载一名12周以下的儿童,好在部分城市将这一限制提高到了16周岁,具体要看当地的标准!
4、违规停放和充电
几乎每年都有电动自行车自燃情况发生,不少地区为此制定了明确的限制,不允许在公共区域或室内停放和充电,飞线充电的行为更是不可取,部分地区甚至为此制定了力度较大的处罚方式!
5、分心驾驶
不要以为只有开车的人才会玩手机,很多电动车驾驶人也会骑车玩手机,这便是分心驾驶的代表行为,还包括:手持拨打电话、牵引宠物、并排行驶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