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书生娶地主女儿,却被地主用丫头调包,多年后丫头成一品夫人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儿女的婚事,大多由父母做主,尤其讲究门当户对相互匹配。当然,也不缺乏一些父母,看中未来女婿,提前定下婚事,作为“投资”的事情发生。
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投资”,可能就要算是高皇后吕雉的父亲,吕公所作的“投资”了。当时的刘邦还只是一个小亭长,吕公便敢将自己的女儿下嫁,可见他对刘邦的未来,有多么地看好。
当然,这样的“投资”绝非轻而易举,除了要有识人之术外,还要有远见与胆识,缺一不可。
在清朝就有一位地主,做过这样的“投资”,他原本要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穷书生,可最后却用丫头调了包。多年后丫头成了一品夫人,而他女儿的命运,却有些凄惨。
01 老地主看中了穷书生
在清朝乾隆时期,有一个姓黄的地主。他家中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是也从不缺衣少食,甚至与其他人家相比,还较为富裕。本来这样的生活也极其安稳、惬意,但是黄地主却并不满足。
因为乾隆时期虽然商人较为富有,但是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商人的社会极低,就算十分富有,也会被许多人瞧不起,更别提像他这样的地主了。
因此黄地主就十分希望,能够与一些达官贵胄攀上亲戚,这样的话他的地位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了。
于是黄地主就将主意打到了自己女儿的身上,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步入仕途的官员。可是以他家的条件,想与官员家联姻,还不够级别。
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找一个,有望走入仕途的人,提前让女儿嫁过去,等到那人以后成功通过科举,他的目的自然而然地也就达到了。
终于,通过黄地主多方打听,以及重重筛选之后,他将目标放在了一个穷书生身上,这个穷书生,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清朝名臣,陶澍。
陶澍少时家境贫寒,虽然祖上都是读书人,但却算不得书香门第,祖上最为有身份的,也不过仅仅是一个举人而已。
然而陶澍的祖辈,却并没有放弃通过科举走入仕途的打算,陶澍的父亲也是一位读书人,曾多次参加科举,但屡次不中,最后被逼无奈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先生,养家糊口。
不过纵使陶澍的父亲被生活所迫,放弃了参与科考的愿望,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陶澍身上,希望他有一天能够高中科举,光宗耀祖,完成祖辈们的梦想。
因此陶澍父亲对于陶澍的教育十分严苛,不允许他有一丝懈怠。
而黄地主正是看中了陶澍读书如此努力,才觉得他日后必能高中科举、大有作为,因此打算趁着陶澍尚未金榜题名,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让两家成为亲家。
02 “偷梁换柱”
对于陶澍的父亲而言,能够有人将自己家的千金,嫁给陶澍这么一个穷书生,无疑是喜从天降,是天大的好事。陶澍的父亲当然欣然同意了。
如果陶澍能够顺利通过科举走上仕途,那么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可是陶澍在考科举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也让这门亲事,出现了变化。
在与黄地主的女儿定亲后,陶澍便开始了自己科考之路,但是结果却并不理想,接连几次都名落孙山,这让黄地主不得不怀疑起自己的眼光,经常思考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人。
正当黄地主陷入自我怀疑之时,他的生意伙伴钱姓富商找到了他,言辞之间表达了,想要让黄地主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两家结成亲家相互照应的想法。
作为商人,黄地主当然也希望如此,可是他早已与陶澍的父亲定下了女儿的亲事,如果此时反悔,他必然会被扣上一个嫌贫爱富、不守信用的帽子,这对他日后的口碑来说,可是极为不利的。
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得到“幸福”,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声誉,黄地主找来了一名与自家女儿年龄相仿的丫鬟,将其认作了干女儿,并赐名黄德芬。让她与陶澍完婚,自己的亲生女儿则嫁给了钱富商家的儿子。
黄德芬本是黄地主家的丫鬟,如果不出意外她将一直在黄家侍奉,直到到了年纪之后,才会重获自由,到时也不过是随便找个平常人嫁了。
而如果此时能够嫁给陶澍,对她来说则是提前许久就获得了自由,也是一件好事,因此她也并未反对。
03 丫鬟成了一品大员的夫人
嫁给陶澍后,黄德芬任劳任怨,将所有家务都打理得井井得井井有条,同时对于陶澍的父亲也极为孝顺,家中大事小情都无需陶澍担心。
自从有了黄德芬这个贤内助后,陶澍读起书来更加刻苦,没过几年便金榜题名,成功地走上了仕途。
并且陶澍的仕途之路也极为顺畅,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便位列一品大员,成为炙手可热的朝中重臣。
作为陶澍的“糟糠之妻”,黄德芬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成为一品大员的夫人,并且夫妻二人的感情也极好。
而反观黄地主的亲女儿,不仅错过了陶澍这位人中龙凤,更是在与钱公子成婚不久后,就成了寡妇,家中购物也尽数被夺走,家道中落后,便回到了娘家生活。
如若当时黄地主坚持的话,她的女儿早已成为了一品夫人,并且也能够完成改变家族命运、地位的愿望。
可是由于陶澍的几次不中,让他对陶澍的能力,以及自己的眼光都产生了怀疑,最终收丫鬟为义女,成全了黄德芬与陶澍这一撞美满的因缘。
从“投资”的角度而言,黄地主无疑是失败了,可是面对女儿的终生幸福、面对家族未来的命运,又有几人能够坚定不移地,进行这一场豪赌呢?只能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