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
文|阿明
编辑|地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佛教医学在治疗疾病时,尤其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时,往往会遇到病因的问题。
虽然病因在佛教经典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但在佛教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经典文献的分析,梳理了佛教医学中关于病因的理论,包括疾病发生发展的三因说、疾病发生发展的五因说等。
最后得出结论:佛教医学对病因有着明确的认识,虽然从理论上来讲,它仍然是一种唯心的学说。
在治疗方面,佛教医学中所采用的病因观主要有:气、血、痰、瘀等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病因观对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气
《唯识论》中所说的“气”,实际上就是“能”或“能所”。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活动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当人的意识被打开时,人就有了生命。
意识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而是由“能”(精神)和“所”(物质)两个方面构成的。
精神是指人的意念、思想等主观意识,而物质是指人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也就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因此,在佛教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气”是和“能”、“能所”联系在一起的。
《瑜伽师地论》中说:“能生起一切变化者,谓之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佛教经典中,对于气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从佛教医学的角度来说,气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即能量);二是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而这种能量和物质条件就是“能生起一切变化者”。
在人体之中所有物质都是由气组成,但这种气又是相对于人身体内部而言。因此,在佛教医学中还会对“气”进行分类。
但佛教医学中所说的“气”并不是指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独立于人自身之外而又与人体密切相关的物质条件。
能
在佛教经典中,“能”是与“气”一起出现的。
在《瑜伽师地论》中提到了“气”的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异类生起”的气能,即人的肉身以外存在的能;二是“异类生起”的气能,即人自身之外存在的能。
所谓“异类生起”就是指人体以外的能。这种“异类生起”是在人身体之外存在的能,它与人自身的气和所一起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源(即能量)。
当人体内存在着独立于人自身之外而又与人体密切相关的能时,会引起身体内部组织器官(即人自身)发生病变。
佛教经典中说:“凡有三种,如人所见:一、色,二、空,三、能。”所谓“色能”就是指人的视觉器官,而“空能”则是指人的听觉器官。
在佛教医学中,人的视觉器官主要是指眼睛,而听觉器官则主要是指耳朵。但对于这种视觉和听觉器官之外的物质也称之为“能”,则并不是佛教医学中所说的“气”。
佛教医学中所说的“气”与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之外的物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与人自身之外的“能”之间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血
在《佛说净诸业报经》中,佛陀说:“诸众生病者,是诸众生心有染污,为众生血所染污。”而《大般涅盘经》也有“诸众生病者,是诸众生心有染污”的记载。
在佛教经典中,“血”是指人体血液和体液等。在医学理论中,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人体内血液的正常流动和运转,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由于人体内血液具有流动性、无源性、易被吸收、易于排泄等特点,因而被称为“万病之源”。
根据经典所说:“血为百病主药”。这也说明了人体内血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佛教经典中还有许多关于“血”与其他疾病之间关系的论述,例如《瑜伽师地论》中就有“诸病由血而生”的论述。
“血”与“五脏”
“血”在《大般若经》中被称为“血根”,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它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在《大乘阿毗达磨俱舍论》中,佛陀说:“诸血为病,以心为根,血根在心,心有六根,受诸烦恼。”
在佛教经典中,“血”不仅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之一,而且还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从医学理论上讲,“血”还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血液循环、营养机体组织、防御疾病和延缓衰老等作用。佛教经典中还把“血”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
在《大般涅盘经》中说:“血是人的心脏之液,故病由血生”;在《般若经》中也说:“血为人之血液,故病由血生”。
“血”与脏腑功能
“血”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表现在它与脏腑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是人体的“君主”,而血液是五脏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没有血液的流通,五脏也就失去了“统治”之权。
因此,在人体内部,血液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血液对于五脏具有保护作用。在《瑜伽师地论》中有“血有护脏之功”的记载。“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若缺少血液或血液不足,人体会处于一种病态之中。
同时,《瑜伽师地论》还认为:“血乃能生五脏之精气”,说明血液对五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血”对于脾脏具有濡养作用,也就是说“血为脾所资”说明了“血”对于脾脏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血”不足或“血”有污染、有流失等情况,那么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病症。
痰
在《俱舍论》中,有“痰”的概念,但是并没有对“痰”的概念进行界定。
在《瑜伽师地论》中,对“痰”有这样的描述:“谓若水之液,是为痰……若有水者,水有痰也;若无水者,则无痰也。若无气者,气有痰也;若无血者,血有痰也。……若此之痰,非彼之痰也……若此之痰,非彼之痰尔。”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医学对“痰”的认识,基于人体所具有的水分。
在《俱舍论》中也提到了“水”的概念:“此水并非彼水……若无水者,不是此之水也……此之水非彼之水也……如无气者,不是彼之气也”。
由此可见,在佛教医学看来:“水”和“气”都是身体所具有的属性;但只有“气”才是身体的本源。
在《瑜伽师地论》中还提到了“气”和“血”之间的关系。在《俱舍论》中提到:“二物互相为其所用……一物为火则为风;一物为水则为湿……此二物相杂而相生,相损而相成……火与风互相为其所用……此二物相杂而相持而相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气”和“血”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关系。
在《俱舍论》中还提到了“水火不容”的说法:“火与火相离则为水;火与火相离则为火;水火相等则为水;水火相离则为水;水火相等则为火。若不相离,则乃有火矣;若不相等,即非水矣。故谓二物互相为其所用而成者谓之二气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水火不容”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在佛教医学看来:“火与火互相为其所用而成者谓之二气也。……二气是因一物所成者谓之二气也。此二物相者是谓二气相杂而相持者,故曰水火不容。”
由此可见,佛教医学虽然对“气”和“血”有着明确的认识,但是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却不是将其对立起来看的,而是将它们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的。
瘀
关于“瘀”,《中论》中这样描述:“血凝,气成,气不动,人死亡。
血凝者,谓血停不动;气成者,谓气停不动。凝则无血,气则无气。凝之所致者,曰瘀;气凝则无血。是故血凝或气凝者,死;或瘀滞,病。以瘀滞者为病,故云瘀。”
“瘀”指的是血液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一系列病变。这一概念在《中论》中有如下论述:
“瘀血者,谓之瘀;瘀者,谓之毒。血瘀而毒为病也。是故诸有血者,皆为瘀血;诸有瘀滞者,皆为毒矣。”
“瘀血”与“毒”是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两者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个过程。
在《中论》中也讲到了一个从无血到有血的过程:“故有血者必有瘀血;有瘀血者必有毒邪;有毒邪之人必成疮痈;以毒邪之人必成血疾;以血疾之人必成大病;以大病之人必成毒疮。”
此外,《中论》中还讲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瘀血疾病:“诸有瘀血者……若不除瘀,则无死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