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禁欲”与“享乐”观念
文|阿明
编辑|地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古印度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古代世界文化的集大成者。
古印度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都在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古印度文明所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对西方现代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由于受印度本土传统和印度特定的历史背景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古印度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都有其自身独特而鲜明的特点。
“禁欲”与“享乐”观念是古印度宗教、哲学和文学等思想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对古印度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和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宗教
古印度宗教,是由一种名为“吠陀”的古老语言来命名的。吠陀是梵文音译,意为“知识”或“知识之学”,是印度教的最高经典。
它包含了人类早期所创造的全部文化遗产,包括关于世界起源、人类起源、生命本质、灵魂轮回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吠陀是由婆罗门祭司们所创作。婆罗门祭司们主要负责收集并传播吠陀知识,同时,他们还负责神化吠陀。在当时的印度社会中,他们是掌握社会统治权的人,是统治阶层。
婆罗门教是在婆罗门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婆罗门教主要由两大派别组成,即“吠陀”派和“不立文字”派。
“吠陀”派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梵天所创造,梵天具有万物之父的地位。“不立文字”派则认为,梵天只是由一些梵语语词所组成的概念和符号系统。
在吠陀派中,婆罗门教认为生命由轮回转生而来。死后将进入下一个轮回世界,只有通过苦行、苦行才能使自己脱离苦海。此外,通过祭祀可以使死者复生。
不立文字派认为,梵天的创造只是宇宙万物的偶然组合,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逻辑联系。因此,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永恒存在的事物,也没有什么不变的东西。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可变的、变动不居的东西;人类历史只不过是灵魂转世投胎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已。世界上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短暂易逝、变化无常的东西。
此外,由于吠陀宗教所阐述和倡导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苦行”、“禁欲”、“苦修”等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吠陀宗教也被称为“苦行宗教”、“禁欲宗教”或“苦行精神”。
这种宗教所倡导的禁欲与享乐观念也在印度社会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印度民族所信奉的佛教和印度教等宗教思想体系。
吠陀宗教
吠陀宗教是古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是印度教的基础。
吠陀宗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世界起源和生命本质的理论知识;第二,关于灵魂转世投胎和轮回的理论知识;第三,关于生命本质的理论知识。
在印度古代历史上,吠陀宗教是印度各民族和各部族都普遍信仰的一种宗教。因此,吠陀宗教也被称为“印度民族的圣经”或“民族宗教”。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吠陀宗教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社会影响力。
在古印度历史上,由于婆罗门教和不立文字派这两种不同派别之间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吠陀宗教也就逐渐演变成了婆罗门教和不立文字派这两种不同派别所信奉的一种特殊宗教。
吠陀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演变与变革。早期的吠陀宗教主要包括前吠陀派、吠陀派。
公元前三世纪,随着婆罗门教在印度社会中地位的逐渐下降,吠陀教也随之消失了。
吠陀文化
吠陀文化是古印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梵我合一”。
梵文中“梵”一词原意为“天空”或“宇宙”,后引申为一切事物的本源。梵文中的“我”一词有多种含义,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具体形象,与希腊语的“我”意思相同。
梵文中的“我”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众神之王,也是诸神之首,意为“众神之王”。
《梨俱吠陀》是古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共8卷,现存7卷。它由前6卷组成,分别为《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沙利耶吠陀》《帕提吠陀》和《夜柔吠陀》。
这些诗歌在内容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前6卷中所收集的古印度神话传说故事;另一部分则是后6卷中所收录的古印度神话故事。
《梨俱吠陀》中记载了古印度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许多神话传说。它不仅对当时印度人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还被许多外来民族吸收和借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梨俱吠陀》包括了古印度先民的各种生活、劳动、生产以及日常起居、节日、婚嫁、丧葬等方面的知识,是古印度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梨俱吠陀》所记录的古印度神话传说故事内容丰富,涉及到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方面,反映了古印度先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所形成的朴素世界观。
吠陀文化包括了早期印度人所处时代社会生活和宗教思想中许多最基本的方面,同时反映了他们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梨俱吠陀》不仅是一部诗歌集,更是一部具有强烈人文主义色彩和丰富哲学内涵的经典著作。因此,《梨俱吠陀》也被称为“印度古代历史和社会生活之百科全书”。
在这三大部分中,前两大部分分别由前6卷所记载而构成,第三部分则由后6卷所收录而构成。
这三大部分中共收录了约1200个神话传说故事,涉及到古印度社会生活和宗教思想等多个方面。
此外,在这三大部分中还包含了大量关于自然、植物、动物、天文、地理和生活用品等方面的知识,这使《阿达婆吠陀》成为一部包罗万象,内容极为丰富和完整,集古代知识于一体,极具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阿达婆吠陀》作为古印度一部重要文献集,不仅保存了大量古印度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及有关天文、地理、自然、生命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保存了许多有关社会生活、宗教思想等方面知识和技能。
在《阿达婆吠陀》中就有不少有关太阳运行规律以及如何观察和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等方面内容。
此外,在《阿达婆吠陀》中还有许多与生产劳动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在《阿达婆吠陀》中有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
佛教
佛教是在古印度产生的一种宗教,它发源于古印度地区。古印度佛教最早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那时的佛教是一种多神教,具有许多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印度是一个多神教国家,各个宗教在古印度都有其一席之地。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地区,它是对婆罗门教的一种修正与改造,但却能保持婆罗门教的基本思想内容。
古印度佛教在对婆罗门教的改造过程中,吸收了古印度本土宗教中的许多成分,如湿婆神和毗湿奴神等。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成为了一种多神教,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佛教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中,“轮回”成为其基本思想之一。
“轮回”是指人类社会从出现到消亡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种现象。“轮回”在古印度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把它作为人生意义和终极目的之一来追求和探索。
“轮回”这种观念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就是一个轮回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生期”,这是生命存在的最初时期;第二阶段是“成熟期”,这是生命存在的成熟时期;第三阶段是“灭期”,这是生命消亡的最后时期。
佛教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到三种因素的制约:时间、空间和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因果报应”是一个人所做的善恶之事而引起的。
在佛教中,人死后有三种去向:第一种是到下一世成为新的生命;第二种是到下一世成为动物;第三种是到下一世成为植物或植物性物质。
在佛教看来,人类之所以有上述三种去向,主要是由于他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由于人性本恶,所以要通过修行才能成佛。每个人都要经历六道轮回,死后要到六个世界中去生活和修行。
佛教还认为,人们之所以要经历六个轮回才能达到成佛之目的,主要在于“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
而人们之所以要经历这样多的恶业,在于人们自身存在着诸多欲望,这些欲望使得人们在修行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错误和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