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清朝关中农民日常生活状况如何
引言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主要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即便是到了清朝,依旧是以农业为主。尤其是关中地区聚集的农民群体还是相当多的。
毕竟不管是从自然环境来看还是人文环境来看,关中地区都是一个很宜居的地方。
整个关中地区的自耕农数量还是相当多的,男耕女织也成了这一地区,最为普遍的日常生活情景。
当然,也不乏有一部分民众没有土地,这些人就只能依靠租种其他人的土地来谋生,或者说是直接做佃工。
因为关中地区常年以农耕经济为主,农民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社会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种情况下也形成了独属于这一区域的日常观念。
对于整个清朝的发展来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环境适宜——自然和人文环境都相当宜居
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八百里秦川”的美称,渭河从中间穿过,加上岩块下裂,不少泥沙被河流冲过来全部都淤积在关中地区。
因此这一区域的地势相当的平坦,土壤也是极为肥沃,这样的地理环境是最适合农业耕种的。
农耕经济不比其他,生产力高低全依赖天气,这种情况下稳定的天气情况是相当重要的。关中地区虽说地势比较平坦,但气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干旱的。
因为身处内陆,因此年降水量并不高,不过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也不高,基本上几年才会发生一次干旱,像其他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状况基本上不会有。
对于民间百姓来说,除了适合农业种植的自然条件以外,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
清朝时期建立了大一统政权,关中地区的社会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整个王朝,也就边疆地区会发生阶段性的动乱。但是基本上不等波及到关中地区,就已经被镇压下去了。
农民祭祀
《清实录》之中明确记载着:
“西,同,凤乾各属,旧三辅地,百余年来,休养生息,鸡犬相闻”。
可见关中地区的社会环境的确是比较安稳舒适的。
并且追溯历史的话,也能够知晓,关中地区原先在西周和先秦时期是属于政治中心的,历史底蕴也是相当的丰厚,这种情况下发展趋势自然是比较好的
农民在这种安稳自在的环境之中,从事着农耕经济。可以说,代表了相当典型的封建王朝农民生活。虽说不是多么的富裕,但也是自给自足,生活的自在恣意。
二、农耕为主——男耕女织为主要的谋生手段
对于关中地区的农民来说,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自然农业种植就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了。
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因为关中地区具备着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因此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相对于其它地方也是比较齐全的。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小麦也是分不同的品种去种植,有无芒的是和尚麦,色白的是白麦,紫色的就是紫麦,除了小麦之少,其他的五谷在关中地区也多多少少有种植。
渭河流经关中地区,所以当地的农民会在河流的沿岸种植水稻,毕竟河流沿岸的水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虽说种植面积不如小麦,但在当时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收成。
清朝时期,国内还引入了不少新的作物品种,甘薯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因为不清楚这一作物的食用口感,种植产量如何,只能先找一个地区去试种一下。
这个时候,自然也是非关中地区莫属了。《劝民领种甘薯谕》之中记载:
“分散各该县,以为广行试种”。
可以看出,甘薯最早就是在关中一带种植的。
一般来说,关中地区的农民家庭就是男耕女织为普遍的现象,尤其因为清朝时期政府极力的推崇蚕桑叶的种植。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关中地区的百姓也开始自发的种植棉花,于是女子就以纺织为业了。
女子不仅仅纺织自家所需的衣物,同时还可以将多余的布匹拿到市场上售卖,以此来补贴家用。
女子织布,男子自然就负责农业耕种了,因为每家的劳动力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去考虑如何更加高效率的去进行农业种植,这个时候主要追求的就是精耕细作。
为了增加土地的生产力,农民会定期给土地施肥,除了最基本的动物粪便,还有草粪,人粪等各种都用来施肥。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天气,并不掌握科技的农民也自己总结出了一套天象经验,后来有人将这些经验整合起来,编撰成了《农言著实》,这些都体现了关中农民的智慧。
清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民还对生产工具进行了改革,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犁,一般就是牛仔前面拉犁,人在后面牵引。
除此之外,碾压麦子和豆子等作物还专门发明了石碾。锄头也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漏锄”,这种漏锄相较于从前传统的锄头不仅效率高,而且还不伤害庄稼。
关中地区的农民深刻的清楚着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于是就在自己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想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提高效率。
因此在关中地区农民的生活中农业色彩是相当浓厚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这一地区也形成了专门的思想观念。
三、封建意味浓厚——在农业环境下形成的理念
因为关中地区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所以长时间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的百姓也形成了相应的生活理念,并且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像在关中地区,如果说男女要成婚的话,必须要经过定亲,迎娶等多个流程,这一点和前朝的传统是一样的,男方还需要给女方准备布匹,关中地区在婚礼之中的聘礼就直接采用当地的特产布匹。
因为关中地区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经济也能够自给自足,各个家庭虽说不是多富裕,但也绝不欠缺,因此在关中地区的葬礼之中,一般都讲求要隆重,奢华。
像普通农民家如果有人去世的话,一般都要请师傅做法事,同时还要搭戏台,专门请戏班来演戏,整个葬礼的场面相当的宏大。
再就是,关中地区的农民对待鬼神的观念也是比较独特的。因为封建社会的科技水平还不够,所以说农民对于许多事情根本都无法解释,这种情况下就会信奉鬼神,认为神灵是存在的。
尤其是当时在各地还会频繁的爆发各种自然灾害,这些也被关中的百姓认为是鬼神在显灵,于是不管在面对着亲人患病,还是天气灾害,农民都会纷纷向神灵祈祷,这当时在关中地区也是相当常见的。
《怪华馆文集》中记载,当时的关中地区几乎“村村有庙,户户焚香”。这样做就是为了能够经常性的祭拜管生产的神灵,祈求他们能够让关中一地风调雨顺。
每当关中地区到达旱季的时候,百姓开坛祭祀,请求雨神降下甘霖,在这在清朝的关中一带也是相当普遍的。
水稻种植
另外对待男女关系上,不光是关中地区,整个清王朝都认为是男尊女卑,女子必须要遵从三从四德。
加上关中地区是依靠农业经济,思想上更加的保守落后,更加认定女性在家庭中地位低下,平时在家里被丈夫吆来喝去。
甚至清朝的记载中有提到过,关中地区在旱灾之年,不少丈夫会将自己的妻子给卖出去,用卖妻的钱去供养父母。
更让人感觉到诧异的是,这一举动在当时竟然被认为是合理的,甚至朝廷都会认为这是孝子才会做出的行为。
从这些例子当中都能够看出关中地区女性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而且婚后女子还被要求要遵循贞洁观,平时不允许在外抛头露面,即便是从事纺织,也只能闷在家中。
即便是丈夫去世之后,女子也不允许再嫁,就是因为当地的人们普遍认为再嫁是有辱贞节的事情,
结语
综上所述,清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民日常生活还是比较固定的,无非就是农耕,维持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也是最典型的清朝农民形象。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种固定模式下,关中地区的农民也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
隆重葬礼
虽说从本质上看,这些观念是落后的封建社会思想,是极其可悲的,但是在清朝依旧产生了不少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是相当不友好的,这些经验也给了后世借鉴,只有经济上夺得领先,思想上才能够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清实录》《劝民领种甘薯谕》《怪华馆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