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元代与各国外交往来密切,商旅、使节、传教士络绎不绝,规模空前统一的局面使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得到大力推进,元青花也发展繁荣。那元青花发展的环境是什么?有什么的文化内涵?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元青花人物绘画发展的政治环境

尽管如此,元朝的政治制度是处处压制汉人的,例如汉人无法担任各级地方的行政长官,同时将良田改为牧场,重商抑农,这些都强制干扰了汉族民众的正常生活。文人儒士更是容易受到精神与肉体的折磨。

相较于唐宋时期的人物画,元朝的人物画发展趋势衰弱已成为共识。

朝代的更替,战乱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元蒙人近百年的统治下并未有将前朝汉人留存的璀璨文化抹杀之心,但是统治者的不重视与落后的文化政策,不利于抚慰文人的内心。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割裂的文人集团使许多中原文脉的文人失去了地位,留于社会底层。这与宋代的“高端”地位相比落差极大,故留下了极端排斥甚至仇视的心理。正因为这样,多数汉文人不愿绘作蒙人题材的绘画。

与传统人物画局面不同的是,忽必烈王朝在景德镇建立的“浮梁磁局”确保了元代青花瓷的稳定发展元朝的统治者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青花瓷的发展也许在情感层面很大程度上是游牧民族对颜色上的偏爱。

磁局的“官窑”烧造是严格受元朝皇室的管制。与明清特别设立的御窑瓷厂不同,“浮梁磁局”选用了基础扎实的优秀民窑为指定窑厂。在早期,元廷指派的烧造主要为作优质的祭祀瓷器,大部分藏在高宫之中。所以青花瓷非常珍贵,很少在民间见到。

随着一些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一部分元青花瓷随着瓷器的升值传遍了世界各地。元朝建立后,在东欧、西亚和中亚分别出现了四个蒙古汗国,即钦察、伊犁、察河台和奥库台,横跨欧亚大陆。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青花瓷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与文化性质,在与汗国交流往来作为尊贵的礼物,彰显了元朝帝王的威严,也体现了可汗的重要性。另外,元帝国在西亚和欧洲都采取相对宽松政治制度。

除了被“强制”接受与元朝朝贡关系的邻国之外,元代朝廷也都会向各国赠送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以彰显元朝的强盛与皇权。二、元青花人物绘画发展的文化背景

元朝是欧亚大陆草原帝国的中心,中国元朝是蒙古游牧贵族统治的政权,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个非汉族主导的王朝,构成了前所未有的跨语境文化格局。游牧生活使蒙古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具有恢弘、粗犷、高贵、和谐的特点。

青花瓷器色泽沉稳,浓淡适度,正是符合了蒙古元代统治者的审美特征。蒙古族游牧文化不仅将自身的文化习惯带入中原,也保留了汉文化优秀的部分,还融合了中亚西亚伊斯兰等多民族的文化特点,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元朝的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学与艺术两大方面,文学方面以戏曲小说叙事文学为主,虽诗词成就无法与唐宋比肩,但文学门槛的降低使得大众百姓亦能够理解欣赏。

散曲、杂剧统称元曲,描绘历史人物与事件,阐述社会现实与环境为主要创作题材,小说即是平话话本编纂成书。元朝统治时期,中国的民族关系尖锐复杂,社会阶级矛盾激烈。

元代杂剧似乎已成为汉人,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支柱。大量文人投身戏曲小说的创作,使戏曲文化空前繁荣,现与汉赋、唐诗、宋词一同纳入中国优秀文化遗产。

元代的青花人物画集中体现在人物故事纹器皿之上,典型代表有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青花“尉迟恭单鞭救唐王图”罐,单从记载名称便可得知这批以人物为中心的青花作品题材来源与元代当时盛行的戏曲杂剧密不可分。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在众多题材的元代青花瓷器中,这批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最为体现绘者精湛的画功。“腾汲思水”指蓝色的额尔古纳湖,这是元蒙人祖先的起源,亦暗示了他们对蓝白两色的崇拜与喜爱,也是他们对家园蓝天白云的视觉印象,这些因素对白地青花的瓷器的发展得到保障。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代,成熟于元代中后期。它在众多的元代瓷器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繁复的装饰与清丽的色彩,深受蒙古贵族的喜爱。其中,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元代青花瓷最为罕见,尤其集中在元代晚期。青花瓷人物画多表现元杂剧的故事场景,这与当时的社会形态相关。元朝是杂剧盛行的时代,工匠们将故事搬到瓷器上,代代相传。

艺术方面不仅有前面所提到的青花瓷艺术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的发展,绘画方面,残酷的社会现实也促就了重自我内心抒发的文人画的发展。山水画在元代最为兴盛,元初的风格强调以书入画。

山西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重要的杰作,主旨揭示教义与感召人心,是元朝时期的道教宣传画。不仅承袭了唐宋的优秀技法,又有元画不同的面貌。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元青花人物画与传统水墨人物画绘画材质的异同

元青花釉色的形成和应用,举世瞩目。事实上,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五代、两宋的白釉具有很高的透明度,能清晰地显示青花的颜色。元初的白釉呈色乳白。

而其釉色翠绿透明,巨润,是前两者之间的一种白略青的半透明釉。两者结合的优点,不仅透明度好,而且控制釉面的流线,使釉面下青花发色清晰。为青花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元青花绘画的材质对应到传统水墨画无非三个方面:“笔”、“墨”、“纸”。

景德镇元青花的绘制是陶瓷绘画史中第一个使用中国画的“毛笔”为工具的。

与水墨画墨色的直观显现不同,青料本身并非瓷器上清亮幽蓝的宝石色,而是水泥般的青灰色,这种材料由土矿磨制,所以浓则浑浊闷厚,淡则不利发色熟练掌握青料的性质才能对烧成后的效果有所判断。

陶瓷素坯即为“纸”,瓷器给人的映像总是光滑硬朗,而元青花的釉下彩的绘制过程,是与烧成后釉上彩的质感截然不同的。瓷胎在烧制前,具有颗粒感的矿物着色剂与瓷胎的附着不紧密,因此不能在同一处重复绘画过多。

相对于国画材料,元青花绘画之易是可以进行适当修改,用利硬之器轻刮表层使青料脱落而尽量不伤其胎体。难点在于材料的控制,慢了画不动,快了笔触又容易显得油滑,使画面经不住推敲而产生“行”气。

元青花人物绘画与水墨人物画艺术特点异同及成因

元代人物画在某种意义上看,乃是宋代人物画的延续形态。元代人物画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元青花人物绘画不仅很直观地体现其与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血缘关系,甚至与元代水墨人物画一齐,承袭了宋人画风。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从时间上看,元代晚期成熟的青花瓷受元代人物画的影响是十分合理的。元代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严重。那时候许多文人士大夫都选择隐居,其中也有一些文人画家。

在当时景德镇也有一些文人被迫住在这里。他们的绘画修养和水平都高于普通民间工匠。元青花的绘制清楚地反映了人物画的审美倾向和文化品格的追求,从而呈现出的人物题材作品,都采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除此之外,元青花人物绘画的艺术特点呈现一方面与繁荣的元曲小说艺术有关,层次丰富、布局严谨,人物形象的塑造意从故事中来,而题材的选择亦是。

关于元青花人物画的题材来源有一种说法是以平话插图为粉本,另一种说法是所受宗教影响,因为有伊斯兰图案满密的特征与藏传佛教的杂宝纹。不管是哪种说法都体现出了元青花人物题材作品是一个文化融合的产物。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元代青花人物绘画的历史价值

元青花人物绘画的艺术表现在普通器皿上的表现可以说与宋代磁州窑系有一定的承袭关系。极大可能与“靖康之变”后,磁州窑工南迁江西有关。

但同作为釉下彩绘,磁州窑呈现的无论从绘画的工艺性还是体现的艺术性上都与元青花所展示的人物绘画相去甚远。但是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元青花人物绘画从技法成熟到艺术价值的高峰几乎是同时的。在艺术价值上并无经典作品能与元青花人物故事题材中的佳作比肩,这是令人难过的。

元代强盛,为元青花的发展塑造了怎样的环境?

但无论如何,元青花人物画亦为后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吸收传统水墨画的笔墨技巧,还有所调整融合。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料,完全达到了国画的水墨淋漓的艺术效果。

因此,越具有民族性的元青花才越具有国际性,那末元青花之民族性的形成,得益于元朝为其提供的良好环境,更因为其文化内涵倍受设世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