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暴食障碍被定义为反复出现的暴食行为,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个体的进食量远超于常人。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并且会呈现出对食物的失控感,病程标准每周一次以上且持续三个月。

与暴食障碍不同,暴食行为单纯是指个体存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的不健康进食行为,是暴食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是其形成的先决条件。

鉴于其普遍性及负面影响,加强对暴食行为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重要。

已有研究发现,个体的某些人格特质在暴食障碍及暴食行为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独特的作用。

冲动性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简单定义为“不加思索就过早行动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多种精神类障碍的常见风险因素。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冲动性又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测量冲动性有多种方法,可通过自我报告或行为学任务等来评估。

已有研究提示,冲动性是暴食行为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暴食障碍患者的冲动性普遍较强。

与正常体重的暴食个体相比,肥胖者自我报告的的冲动性更高,然而也有研究并未发现差异或者只在亚群体中发现差异,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反应抑制任务研究显示存在暴食行为的肥胖儿童比正常对照组表现出了更长的停止信号反应时,其抑制控制能力较低,提示暴食障碍患者可能存在反应抑制缺陷

神经影像学研究进一步发现暴食障碍患者还表现出对食物刺激的反应增强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其内侧眶额叶皮质功能激活增加,且与冲动性、强迫性密切相关的脑区神经活动和功能发生改变。

在冲动决策领域,研究显示暴食障碍患者对于各类奖赏刺激的敏感性较高。

尤其是与食物相关的冲动性水平更高,有暴食行为的个体在赌博任务中倾向于选择即时的高收益奖励,他们的决策能力较弱且容易冲动。

由于冲动性并非单一结构、其心理成份较为复杂,冲动性中仅特定方面与暴食存在相关,目前研究对于冲动性特质与暴食行为的具体关系尚不够明确。

因此,研究旨在从人格特质、认知行为、神经电生理等不同层面进一步考察冲动性特征与大学生暴食行为的关系。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暴食组与非暴食组冲动性人格特质结果分析

研究显示女生存在暴食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且暴食组的体重指数也高于非暴食组。

其原因主要在于具有暴食行为的个体往往会摄取大量高热量食物,长时间紊乱的饮食行为就会导致个体体重的增长。

在研究样本中,大学生的暴食行为发生率约为6.7%,比西方国家的类似调查结果要低。

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研究时间和样本的差异、研究工具在不同文化群体中的适应性问题等。

此外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可能是导致暴食行为发生率不同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饮食结构不断西化,青少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逐渐显现,由此带来的健康风险也不容忽视。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尽管以往研究提示,人格特质可能在暴食行为及暴食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针对冲动性与暴食行为的关系研究不多。

尤其是,大多数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超重或肥胖的女性或是具有进食障碍的患者,而较少关注一般普通人群。

研究对一般青年大学生的暴食行为与不同冲动性特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在人格层面上,暴食组大学生的注意冲动性、消极紧迫感等维度均有升高趋势,与对贪食症患者的研究结果类似。

同时,研究的偏相关分析也显示,这些冲动性因子仍然与暴食得分呈中等相关,表明暴食行为与冲动性特质的关系较为密切。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回归分析模型进一步发现,注意冲动性、消极紧迫感这两个因子对暴食行为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

一般认为,注意冲动性与认知控制及反应抑制功能下降有关,暴食者对食物表现出注意吸引而出现强烈进食冲动,易引发不可控的暴食行为。

研究显示,个体在需要作出抑制反应时,负责行为监督与控制的右侧前额叶被激活,提示注意冲动性与高级神经认知控制有关。

消极紧迫感是一种由负性情绪驱动的冲动性,暴食障碍的情绪调节模型认为,在缺乏适应性策略的情况下,易感个体常通过异常行为来调节强烈的情绪变化。

具有较高的消极紧迫感特质的个体,更易倾向于通过暴食行为来缓解负性情绪。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在研究中,我们还同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概率折扣任务在行为选择层面探索了暴食行为与冲动性特征的关系。

一般认为,延迟折扣任务主要反映个体对即刻奖赏和延迟满足之间的偏好,高冲动性个体常常偏好即刻的奖赏而忽略长远的获益。

研究发现,暴食组大学生的概率折扣率低于非暴食组,且概率折扣率对预测暴食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这表明,具有暴食行为的个体在行为决策上功能不足,其奖赏-风险评估系统异常,对奖赏敏感性较高而对风险的感知较差。

因而在面对充满诱惑的食物时,常常会不顾暴食行为带来的损害而短时间大量进食。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暴食组与非暴食组冲动性认知特征结果分析

以往多数研究中,仅使用自我报告方式,只有少数研究采用了更为客观的生理或行为范式。

研究则采用中性刺激的停止信号任务、经典Go/NoGo任务及变式的食物刺激Go/NoGo任务,从不同层面对暴食个体的冲动性认知特征进行分析。

已有研究发现,患有进食相关障碍的个体其执行功能存在一定缺陷,抑制控制指抑制已激活的行为准备状态的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暴食组大学生在停止信号任务中的SSRT与非暴食组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SRT是评估衡量个体反应抑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研究中暴食组的SSRT显著长于正常大学生,表明暴食组大学生的反应抑制能力可能较差。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肥胖、神经性贪食症及暴食障碍等相关进食障碍均与抑制控制不良有关。

神经影像学研究同样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女性暴食障碍患者在执行停止信号任务时,其内侧前额叶区域的激活水平较低。

然而部分学者的研究在中性刺激条件的停止信号任务中,并未发现暴食个体存在反应抑制缺陷。

但在使用食物刺激的情况下,暴食障碍患者显现出明显的反应抑制能力减弱,依据刺激线索的不同,食物偏倚对存在暴食个体的抑制控制有一定影响。

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暴食组的GoRT低于非暴食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暴食个体会优先考虑速度而不是准确性。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但其结果差异未具有统计学意义,GoRT多与SSRT结合使用,是评价认知控制功能的补充性指标。

以上结果综合提示,暴食行为者在冲动控制能力上仅存在对食物刺激的特异性缺陷,而一般的认知控制与正常大学生无差异并未受损。

停止信号任务和Go/NoGo任务都是需要个体对停止信号进行抑制反应,相关研究表明两种范式涉及的抑制控制层面有所不同,停止信号任务是抑制已启动的行为。

与停止信号任务结果有所不同,经典Go/NoGo任务结果显示暴食组与非暴食在Go、RareGo、NoGo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均无差异。

这与以往的实验结果有所不同,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反应抑制能力受混杂因素影响较大,不同的抑制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相关研究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对反应抑制能力有一定影响,行为学任务结果存在状态依赖性,其次任务设计及难度也会对被试的表现产生影响。

此外,双过程模型假设,低程度的抑制控制并伴随对食物强烈的偏好倾向会导致暴饮暴食,可能是暴食行为产生的重要根源

研究融入食物线索,采用改编后的Go/NoGo任务。

结果显示,在暴食组与非暴食组的组间比较中,Go、RareGo的反应时及NoGo正确率在本实验中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似乎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悖,也可能是由于食物与生存性的高度相关,导致正常组个体面对食物暗示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趋向。

考察冲动性特征与个体暴食行为的关系,为后续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但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暴食组在两种范式的NoGo正确率上存在差异,相比于中性刺激,暴食行为者面对食物线索时正确率更低且反应时较短。

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以往研究结果,提示暴食患者在食物刺激下,抑制控制缺陷更为明显,存在食物特异性的反应抑制损伤。

其面对食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呈现出自发的趋近倾向,对暴食个体来说,食物似乎具有较高的动机属性。

神经影像学研究同样表明,高热量食物的出现会引起右侧额下回活动增强,并且这些区域多与抑制及冲动控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