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镇也过年?年年都有盛大庆祝 延续近百年
在德国有一个小镇叫迪特福特,自1928年以来,每年这个小镇的居民都会自发举办隆重、热闹的中国狂欢节来庆祝中国新年。
为什么这里的居民要举办中国狂欢节呢?他们为什么又称自己是中国人?
盛大的庆祝活动
在巴伐利亚州新市场区的阿尔特米尔河河畔,坐落着一个小镇——迪特福特。这里有绵延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森林、秀丽的田园风光,因而成为了著名的风景胜地。但是这里更出名的原因却是因为小镇每年举办的中国狂欢节,该活动一般会在每年的2月份举办,小城人员全体出动,把自己扮成中国人,并举行盛大的游行。
市民们精心装扮的舞龙舞狮队、宫女队、武士队、马车队、乐队等
游行的日期每年不固定,但与肥胖星期四有关,今年举办的日期是2023年2月16日星期四。肥胖星期四是天主教的传统节日,是圣灰星期三和大斋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大斋节的整个节期,天主教徒不能娱乐和吃肉,以斋戒、克己等方式补赎自己的罪过,并准备庆祝耶稣复活的奇迹。因此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复活节前的大斋期,人们会在肥胖星期四这一天大吃狂欢。小镇的中国狂欢节也是借着这个日子举行,游行之后,人们大块朵颐,以示庆祝,可谓一举两得!
活动中的有趣内容
在中国狂欢节的这一天,整个城镇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凌晨2点开始,孩子们就穿上颜色鲜艳的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走上街,“当当当”地敲着中式铜锣,大声地喊着:“今天我们都是中国人了!”小镇就此热闹了、沸腾了!
孩子们穿上有五颜六色图案的服装,去唤醒小镇上的居民
大游行开始的时间你能想象到是几点吗?竟然是13:61?
这是几点?真得动动脑子算一算。原来,这是下午的14:01。谁说德国人只有严肃、认真?这个游行,便是先从幽默开始的噢!
在这一天,小镇上满眼看到的都是中国装饰,到处都充满了中国新年的节日气氛。大门上贴着春联,窗户上贴着窗花,“福”、“喜”等字随处可见,窗户和墙上也挂起了中式灯笼,带有中国龙和其它汉字的彩旗随风飘动,发出的“呼呼”声像是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在狂欢节中,一位市民被加冕为“高皇帝”。同时,市长被降职为皇帝的大官吏,听从皇帝的差遣。
德国小镇举办中国狂欢节,图为身披龙袍的“高皇帝”
游行中,身披龙袍的“高皇帝”坐在八抬大轿上。轿子大概有三层楼那么高,由中国龙牵引。众“太监”们簇拥在皇帝周围,“御林军”在前方开道,开启了皇帝巡视全城的行程,由此拉开“中国狂欢节”的序幕。
“御林军”在前方开道,皇帝巡视全城,由此揭开“中国狂欢节”的序幕
民众们也同样是游行中的主角,他们极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见到皇帝,会敬重地高喊“高皇帝”!“皇帝”也不断地向街道两边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
在围观的市民和游客中,有人穿着中国特色的唐装汉服;有人脸上画着京剧脸谱,戴着戏曲头饰;有人戴上黑色的假发、齐刘海,装扮成可爱的中国人;还有的人粘上了白胡子,戴上白色的假发,颇有道骨仙风的范儿......所有人都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融入中国元素。
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穿过小城。整个队伍大约由50个团体组成,有舞龙舞狮队、武士队、乐队、宫女队、马车队等,更显皇帝威武。
德国小镇举办中国狂欢节,老外穿上中式服装
狂欢节活动还有“国歌”,这是结尾的节目。现场乐队会演奏一首“巴伐利亚中国国歌”,将中国音乐和德国音乐融合在了一起。雄壮、激昂的音乐响起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在游行结束后,皇帝会在他的“金銮殿上”宣读《告臣民书》,祈福来年风调雨顺、镇泰民安。真是学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皇帝成为这个活动的主角
1954年,迪特富特小镇上一家医院的职工“高勒”先生成为了“皇帝”的扮演者,被称为“高皇帝”。 从那以后,“高皇帝”就是当地的公众人物了,他的大小活动都会被登上报纸,仿佛真的成了小镇的“中国皇帝”。
至今为止,该镇已经产生了10位皇帝。这些皇帝不是民选的,是通过砸金蛋砸出来的,指天意。皇帝终身制,但不世袭。每个皇帝都有一个特定的名字,与他们真实生活中的名字或职业有关。
在2019年,皇位出现了空缺,有一对夫妇,Karl和Regina Donauer,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申请了皇室夫妇的职位,经过严格的审核后,他们的申请被批准。2021年起,他们正式任职,两人的皇室名字分别是DaKaRe和DiMucki。由于准备时间太仓促,没来得及举办登基仪式。
德国小镇举办中国嘉年华,一对夫妻申请后成为了皇帝和皇后
小镇人自称是中国人的原因
这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相传在中世纪时期,天主教在欧洲盛行,主教的权力很大,掌握教会财政,主持受洗、婚礼,解决纠纷等事宜。该领地的主教认为,迪特福特小镇纳税较少,便派艾希施泰特的财政长官去了解情况,并征收税款。居民们得知情况后,立刻关上城门,使其无法进城。该长官告知主教,称迪特福特市民为了逃税,像中国人一样躲避在他们的“长城”下。长城一挡,你奈我何?此消息传开后,迪特富特的居民便有了“中国人”的绰号。
还有另一个版本。相传几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开始与中国人做生意,用当地的钱财、手工艺品等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交往多了,迪特福特人渐渐地喜欢上了中国以及中国新年等传统文化,并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始举办了“中国狂欢节”。
1860年,在德国的一张挂历上,迪特福特的市民被称为“中国人”。1869年,在艾希施泰特牧务公报上,刊登了一段文章,称迪特福特为“中国城”。1928年,迪特福特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狂欢节,吹奏班的乐手们首次穿上中国传统服装公开演奏。
1928年,迪特富特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狂欢节
二战期间,中国狂欢节停止举办,直到五十年代,才恢复了举办中国狂欢节的传统。这个独特的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德国巴伐利亚最著名的狂欢节之一,每年吸引两万余名游客前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