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上烧给死人的纸扎用品,在法国博物馆爆红,上百万人感叹
丧葬文化,是中华文明中对于血脉、亲情、家族关系的重视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标志。中国人认为,人生于现世,则不分灵、肉,当一个人死去,他的肉体腐烂,但灵魂却有着最终的归引,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阴间”或称为阴曹地府。
或许最初是为了安慰亲人离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希望亲人离世后能在另一个世界享福享乐,中国人在丧葬这一环节说法众多,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丧葬习俗,但最为普遍的则是守灵、烧纸等等方式。
尤其是“烧纸”,以前人们会叠一些金元宝、纸钱烧给亲人当做路费,而人们却忽略了还有其他各类纸糊的丧葬用品,这些东西传承了几千年,可以说是一种文物也不过分。
这些东西在法国博物馆就引起过轩然大波,在各国人的围观之下,几百万人纷纷对这神奇的中国文物发出赞叹的声音。
多种样的丧葬纸品
虽然现在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与发展,传统习俗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烧纸是一项传统陋习,直呼要求国家禁止此项行为。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烧纸更像是一种寄托哀思的举动,人们不仅会烧一些元宝、纸钱,还会烧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纸做的房子、衣服、车子等等实用品,现在更是有商家为了追赶时代,特意做了纸制的智能手机、游戏机等等娱乐用品。
可见烧纸这项活动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了许多变化,但无论怎么变,有一项重要的东西还是保留了下来——那就是制作纸品的传统手艺。
或许有人会认为,制作纸品不过是照葫芦画瓢,随随便便做的与现实东西相似就可以。但他们不知道,制作纸品也是有自己独特的手艺在的。
而这手艺也分为两种,一个是折纸手艺,一个是糊纸手艺。
折纸手艺顾名思义,是将一张纸用折叠的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样子,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纸质元宝,那就是一张正方形的金纸折叠而成。一些传统手艺人为了赶时间,还会用折叠的方式制作纸牛纸马。
做出来的东西虽然无法作做到完全相似,但手艺人会将动物的神韵特点体现在其中,可称得上是惟妙惟肖。
糊纸手艺则要麻烦很多,一般的方法是先用竹条构建出物品的骨架雏形,然后将纸用浆糊或者水一点点糊在骨架上,填补出物品的本来样貌,等纸干了之后,再去上色。
虽然这种方法更加费时,但后者的方式一般做出来的东西都更加精致,除了房子车子会用这种方法做,人们还会用这种方法做纸人,一眼望上去与真人无异。
也正是后者的技艺,后来在法国博物馆得到了专场展览,获得了世界各国上百万游客的称赞感叹。
法国博物馆里的中国奇迹
2019年,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迎来了“极乐天堂”主题展览。望文生义,极乐天堂正是与死亡有关,也就是说这个展览是关于全世界丧葬文化艺术品的一次专题展示。
原来,在这个博物馆创立之初,就是想要为全世界展示各国一些逐渐被人们忽视遗忘的传统文化,丧葬文化自然也在其列。
而代表中国的展览区块,正是丧葬纸品展览,为了能够更全面体现中国丧葬纸品的神秘与震撼,博物馆不仅请来了中国许多传统手艺人,还为丧葬纸品划分了一块很大的展览场地。
事实证明,博物馆方是正确的。展览开启当天,人流量就达到了数万计。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神秘的东方文化一直都为西方人无比好奇,而这次的展览更是不负所托,给予了游客们一次难忘的参观体验。
为了增加展馆布置的神秘感,在中国专家的提议下,场地入口首先摆放了一对纸质的童男童女,他们虽然是纸糊的,但是穿着红绿色寿衣,面容描绘的与真人无异,尤其是脸颊两边的红晕。
照中国专家的说法,在古代很多人家都用童子镇墓,用童子的至阴至阳来保护坟墓不被鬼怪侵扰,设置在场馆入口,正是模拟了墓室陪葬品的摆放方式。
还没等游客来得及感叹,当他们走进场地内部,看到色彩斑斓的一个个纸制品时,由衷发出了许多赞叹。
除了与真人形态无异的纸人外,更吸引游客注意力的是那些精巧的纸质房屋、车辆,为了顺应时代,博物馆还展出了现代纸品的一些创新之作,纸质的iPhone、电脑,名牌包等等,让游客不禁感叹道:“这太神奇了!”
尤其是当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些纸制品最后都会被人们烧掉给逝去亲人时,有的游客觉得十分不可思议,认为这样精致的东西怎么能烧掉,应该买回家当成收藏品来对待。
丧葬文化虽然是基于封建迷信,但这也是寄托人们哀思的一种方式。那些纸品做得再逼真,也不过是为了那边的亲人能够过的更舒心更自在。相信在未来某一天,我们这些传统手艺能够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浪漫与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