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传说:为什么夺冠登科称为“蟾宫折桂”?
画笔小仙
吸入你的气息
被桂香惊艳的时节,满城沁润在甜蜜香氛里,每一秒都是开心的,能跟喜欢的人一起出去逛逛就更好了。因为桂花的花语——“吸入你的气息”,永伴佳人。
桂树可是香满天下,誉满天下的室树,是崇高美好的,“吉祥”的象征。因“桂”谐意“贵”所以桂花又有荣华富贵的實意,有些地方的习俗新娘子要带桂茲,则是寓意“早生贵子”。
在“桂花酒”的传说里,善良的仙酒娘子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花酒传向人间。所以桂花又有了“收获”的寓意。
据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另外,有关桂花的神话也是广为流传。相传,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
当然,有关桂花的诗句就更多了。在李清照《咏鸽天●桂花》中就描写到: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可以说,花语是人类赋予鲜花的情感。这些吟咏桂花的诗句和传说正是人类赋予桂花的美好情感。
所以,桂花的花语也就与此相关。桂花的花语和寓意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贞之士” 和“芳直不屈”、“仙友”、“仙客”, 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
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杜甫《一月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噸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朱淑真《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范云《咏桂》: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朝。
桂花糕的由来和传说
桂花糕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滋润松软、厚薄均匀、色泽分明。在传统工艺中,桂花糕只有熟糯米粉、新鲜桂花、碎冰糖粒这三种原料,不添加任何香料。如今为满足人们对味道的各种需求,桂花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桂花糕拥有一个美丽的历史传说,给桂花糕增添了历史价值。相传,桂湖的桂花是杨升庵从月宫里采摘下来的。一天,杨升庵在书房睡着,魁星进入他的梦中,问他想不想去月宫折桂,杨升庵说想。于是,魁星命龙王载杨升庵到月宫。杨升庵看见一株高大的桂花树,他爬上去摘下桂枝,便回到了书房。后来,杨升庵赶考中了状元。
到明朝末年,有一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他从杨升庵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桂花收集挤去苦水,再用糖蜜浸渍,和蒸熟的米粉、糯米粉、提糖、热油搅拌而成,装盒出售,并取名为桂花糕。桂花糕一经出售,便引来人们争先购买,深受顾客赞赏,销量日增,从此一举成名。后来,当地的糖果坊将桂花糕的制作传承下来,并且不断提高质量,使桂花糕成了远近闻名的咸宁特产。
为什么夺冠登科称为“蟾宫折桂”?
当某人考试或参加比赛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时,其他人在祝贺夸赞时总会说“蟾宫折桂”或是“摘取桂冠”。我国古代也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
那么为什么用桂花来比喻夺冠登科,而不用别的花呢?
因为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关于桂花树,还有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桂树有500多丈高,下面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原本是凡间一位樵夫,但是她不喜欢当樵夫,于是他就请白发神仙,教他仙术,可是他学了很久都没有学成。
后来他又请白发神仙教他神游到月亮上,因为她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白发神仙很生气,就把他留在月宫,并说:“如果你心平气和地砍倒桂树,你就可以获得仙术。”
可是吴刚每次砍完一段时间,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他不断地砍下桂树,桂树不断的愈合。
大诗人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据历史记载,我国以前科举时代俗称考试及第者为月宫折桂。
月桂属樟科常绿乔木,春季开花,原产地中海地区,与中国桂相近,但不同科。
中国也有桂冠之说,是以带桂枝带编制的,取其清香高洁。
三国时,魏国繁钦的《弥愁赋》中有“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之句,意思是编织桂冠来打扮自己,铺排像锦绣一样华美文字,因为桂清香高洁,人们早就用它来形容、评价人物。
汉武帝曾问东方朔,孔子和颜渊谁的道德最高尚?东方朔说:“颜渊的道德是高尚的,但他只像一山桂花,独自芳香,孔子的道德像风一样浩荡,天下万物都受其化育熏陶。”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 郤詵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他说我就像月宫里一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
后人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
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