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为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反而更自律?

孩子不够自律,这个问题苦天下父母久矣!

不按时起床,不好好吃饭,不主动写作业,对学习生活没有规划……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主动一些,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少让父母操心。

孩子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磨蹭、敷衍了事。

期间,父母从耐心讲道理,循循善诱,到各种奖惩措施,威逼利诱。

但往往,作用非常有限。

哪怕孩子一次两次妥协配合了,很快又会恢复原形,继续拖延磨蹭,敷衍了事。

久而久之,父母耐心耗尽,甚至情绪失控、崩溃,孩子也跟着情绪失控、崩溃。

结果,孩子的自律问题没解决,还令亲子关系陷入紧绷的局面,矛盾一促即发。

这时问题来了,

孩子总是做事拖拉,不够自律,父母在一旁操心得非常辛苦,却无效,

怎么办?

为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反而更自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自律?

它是指:

在没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一个人凭借自我意志的驱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个定义,存在两个维度:

首先,无他人在场。

从空间上来讲,这很好理解。

当父母/老师在场的时候,孩子不玩不闹,乖乖学习写作业;

而当父母/老师不在场时,孩子立刻扔下手头功课,使劲玩。

这是一种明显的「他律」,而不是「自律」。

而从精神层面来讲,它就相对隐晦一些。

有的父母,经常提前安排孩子的行程,规定孩子什么时间应该去做什么事。

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写作业,几点练钢琴,几点看电视……

而孩子通过父母前期的教导和训练,也很听话,每天都照着这个模板去做。

但他从来不会反问自己是否认同父母,也不会觉察自己是否享受这些安排。

这看起来是自律的表现。

其实不然。

事实上,它是一种“机器人状态”下的「他律」。

是父母在按照自己的意志给孩子设定了程序,不是孩子真正的自律状态。

那什么是孩子真正的自律呢?

这就涉及到它的第二个维度:

自我意志驱动

即:孩子在自我意志的驱动下,自觉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把事情做好的习惯。

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不会只服从命令:“父母/老师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而是会在自我意识的主导下,主动去做这些事情——

它首先需要孩子的大脑自己发出声音“我想学习,我要学习,我现在应该去学习”,然后再将想法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也就是说,自律必须先有“自”,再有“律”。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父母的关注点是“孩子有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把事情做完/做好”的话,

其实最后导致的结果反而是限制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令孩子的自律能力无法得到发展。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被动,一旦脱离了父母的视野或掌控,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也因此,一个孩子自律的最终状态——

不是成为一个事事顺从权威的「配合者」,而是成为一个拥有自我意志的「主导者」。

为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反而更自律?

为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反而更自律?

理解了这一点,再谈“怎么办”,也就清晰了:

在孩子的个人事务上,父母得体离场,把主体性归还给孩子。

当然,离场并不是指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

而是指,父母放弃用自己的意志去控制、改造孩子,把自我管理的权利归还给孩子。

那么,一个真正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针对这个问题,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老师在《郝景芳育儿15讲》里,总结出很关键的两点:

① 对当下现状有自我认知;

简单来讲,就是对自己的事情心里有数。

它需要人保持一种“向内看”的习惯,就好像一盏内在探照灯,时不时照一照自己。

对孩子而言,点亮这盏灯的关键——

不是父母基于自己的主观意志,迫切地灌输经验和知识点;

而是父母通过带着好奇的对话,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状态。

例如:

“你现在想先放松,还是想先完成作业?”

“你一直在皱眉头,是因为作业很难吗?”

“这次考试退步了,你会感到有挫败吗?”

“明天就要考试了,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让孩子留意自己当下的感受,逐渐帮助他们形成对自我的认知。

久而久之,孩子便可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现状——

知道自己作业写了多少、还差多少没写完,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学会。

这个时候,孩子便可以对作业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做评估,并以此制定学习规划。

② 对未来成就有自我追求。

清晰的自我认知,是孩子发展自律的基础;

而对成就的追求,则是孩子形成自律的关键。

它有一个前提:

孩子对自身能力有自豪感,相信“我能行”

人格研究中曾发现,一个稳定高自尊的人,会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稳定性因素。

很多父母教孩子东西,期望瞬间看到效果,也就是“我一教,你就学会了”。

但这种瞬时效果很难让孩子有成就感。

孩子只有自己琢磨来琢磨去,把一个事情做成了,才会有强烈的自我满足。

这一点,郝景芳老师深有感触: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并没有教孩子写字、写数字。

某一天问她:“你会写3吗?”

她开始自己回忆3的样子,最后自己试了半天,在纸上画出歪扭的1,2,3。

当时她喜出望外,在房间里大声喊:“我会写1,2,3啦!我会写1,2,3啦!”

那种喜悦,蔓延整个房间!

这是一个孩子凭借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基于这份喜悦,父母接下来要做的是:功劳隐退,让孩子体验自我成就。

“哇,你能写1,2,3了,真是太厉害了!快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

让孩子不仅感到自己在成长进步,同时引导孩子将进步归因于自身努力的结果。

如此一来,孩子会逐渐理解努力的意义,并在一次次成功体验中形成自我肯定:

“我能行,我努力了会更棒。”

这个时候,父母在不在场,给不给孩子指导,替不替孩子做安排,已经不重要。

因为呀,当一个孩子,既能对当下现状有清晰的认知,也能对未来成就有执着的追求时,

他会形成一股内在驱动力,督促着他不断去探索、去突破,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才是一个孩子自律的终极状态。

为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反而更自律?

为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反而更自律?

它听起来并不复杂,但要真正做到,却是相当难的。

因为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时候,容易进入以下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执着于立竿见影。

我说了你就要去做;

我教了你就应该会;

我要求你自觉就不要磨蹭……

我们太期待孩子能快速成为一个自律的孩子,能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

但却无形中忽略了一点:这份期待对孩子而言,不是激励,而是压力。

压力状态下,往往会很容易激发一个孩子的抵抗情绪和应激反应。

要么选择对抗——

你让他写作业,他偏偏跑去看电视,被催促多了还会冲你发脾气。

要么选择逃跑——

一到上学就肚子疼,一学不会就怪老师,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当孩子的大部分心思和精力都用来对抗压力的时候,他会变得非常疲惫,根本没办法进行一些有困难的、需要动脑思考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让孩子学会自律,连他律都会变得非常困难。

而真正的自律——

是要在一个身心平静、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通过自我意志的驱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进入到一个全神贯注的学习/做事状态。

第二个误区,执着于面面俱到。

起床吃饭要自律;

上学放学要自律;

看书写作业也要自律……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全方位自律的人,在各种场合都能严于律己,全面发展。

但却无形中忽略了一点:自律其实是一件需要消耗能量的事情。

它需要孩子不断对抗身体的惰性和外在的诱惑,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个带着困难和挑战的任务。

但每个孩子的能量是有限的,当结束一天的课程放学回到家时,他可能已经精神非常疲惫了。

在这个状态下,他几乎是没办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写作业的效率也非常低。

他需要休息放松,需要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放空,啥也不想,啥也不做,

让呼吸、节奏和身体能量都恢复到饱满状态,才有可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所以真正的自律——

不是要求孩子时刻约束自己言行,而是张弛有度,达到放松和休息的平衡。

为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反而更自律?

写在最后

总结一下:

孩子发展自律的前提是:自我意志驱动。

在孩子的个人事务上,父母要学会得体离场,把主体性归还给孩子——

一方面需要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在精神上不要刻意控制孩子。

孩子形成自律需要具备两个品质:① 对现状有自我认知;② 对成就有自我追求。

父母需要做的,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一点点帮助孩子确认自己当下的状态与感受,形成自我认知。

同时在孩子取得成长和进步时,同频镜映孩子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孩子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

不要施压或过度介入,强迫孩子成长;

也不要要求孩子面面俱到,十项全能;

更不要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要求自己的孩子。

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空间,一点点成长,一点点进步,一步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此同时,父母也无需那么疲惫,可以以一种放松的心情,欣赏一个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