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自清太祖努尔哈赤以来,清朝建立了八旗制度,奠定了整个清朝的立国之策,不论是满清还是蒙汉都被分为八旗。八旗制度之下,产生了高低贵贱,产生了八旗子弟和普通百姓的划分。

满清尤其注重对于八旗子弟的培养,也不允许八旗与外族通婚

在经过长久的发展之后,清朝的八旗制度,由最初的手持大权,走向了疏松闲散的历程。整个八旗的兴衰,仿佛也关联着清朝的历史。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清代八旗着装)

八旗划分严密,尤其看重出身,那么八旗制度究竟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一个旗的旗主他在满清政府中又担任什么官,能有多大的权利呢?

一、满清八旗制度由来,上三旗和下五旗区别大吗?

对清代历史稍作关注或是热爱清宫剧的朋友们,一定发现过一件事情。不论是官阶晋升还是挑选秀女,一定逃不过的就是他的出身,而清代看中的就是他的旗位。出身什么旗,上三旗的还是下五旗的,又或者是汉军旗的?

这些都成为了清朝内部十分重要的一个标准,那么我们提到的上三旗和下五旗,又分别是是指什么呢?顺治七年,多尔衮死后顺治成功亲政,随后便立刻对满清八旗的位置进行了集权和控制。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清代顺治帝)

于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三旗都成为了由皇帝亲自统领的队伍,他们的领主自然就是皇帝,而这三旗也正式跃为上三旗。上三旗得皇帝宠幸,与皇帝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例如康熙宠臣纳兰明珠、索尼等都是出自上三旗。

余下的五旗便是由亲王做旗主,亲王的地位和权力怎能与皇上比较,这也导致下五旗出身的人,在身份地位上差上三旗一大截。但八旗本身就紧密不可分,大多都是靠血缘、领地来拉近关系。

而且如果皇上器重你,可以直接抬旗,将你抬进上三旗,这也是宠臣的恩宠。比如乾隆的宠臣和珅,钮祜禄氏出身正红旗,后来便被抬进了正黄旗。从顺治之后再到雍正,对于八旗的集权更甚。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正黄旗图腾)

清朝如此看重八旗制度,那么八旗制度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便要从清太祖说起,努尔哈赤是女真族出身,女真族作为游牧民族尤其擅长射猎,射猎时为了区分队伍便会使用鲜明的旗帜来进行划分。

当时努尔哈赤率兵便以黑旗作为自己的旗帜,随着跟随努尔哈赤征战的人数增加,他又将一部分人分成了红旗,将他们交给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全权指挥。

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又将部队整合成以红、白、黄、蓝四面纯色旗帜来划分的队伍。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努尔哈赤形象)

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征战女真与蒙古两族,渐渐地有一揽北方全局之势。

随着两族的附庸下,努尔哈赤随即将原有的四旗,拆分成了更将精细的八旗,也由此奠定了清朝的八旗制度。八旗的旗主都为当时努尔哈赤的亲信,在清军入关之前,八旗的地位也并无高低之分。

随后,努尔哈赤又将在蒙古族和汉族征战中的俘虏,也编入满洲八旗当中。蒙古族的充当将士,汉族的充当家奴。直到后来皇太极登位,才将蒙古族和汉族的人正式变为蒙军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制度也正式完善,而这也是八旗制度的由来。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清八旗画像)

八旗旗主明争暗斗多年,例如在皇太极离世之后,由于他没有确认继承者,针对皇位各旗之间展开了搏斗。由多尔衮的正白旗和皇长子豪格都在争夺皇位,这背后都是各旗主在撑腰。流入豪格就是被两黄旗和正蓝旗拥护。

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竟然是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登上了皇位。而这个皇位却并不安稳,依然被八旗掌握着大权。直到后来清军入关顺治亲临朝政以来,便开始中央集权之路,此后的几代君主更是如此。

二、满清八旗,旗主官究竟有多大?

从顺治阴差阳错登上帝位,我们可以看出,八旗旗主对于政权的掌控是非常大的。

早期的清朝在未入关前,他们遵循着努尔哈赤提出的“入八分”。其特点在于,八个旗分而自立,自统管辖,由每旗旗主掌管。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清代影视剧 图文无关)

除此之外,八旗旗主他们能够与皇帝共商国家大事,代表着各自的意见,他们的地位也仅仅在皇帝之下。但碰上势弱的帝王,其实近乎由八旗旗主把控朝政。

除了君主以外,其他的几个旗主多也由亲王担任,一个旗更像是一个小皇廷,所有的事情都要向自己的旗主报告,甚至甚者结婚都要征得旗主的同意。在满清前期,皇帝根基不稳,这时八旗的旗主权利是很大的,例如多尔衮、将军阿敏这些都曾是旗主。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多尔衮画像)

彼时的皇帝根本无法一人决断,这时候皇廷的权利被旗主共同瓜分,尽管皇帝掌握两旗,却依然不是最强大的。而如何判断一个旗是否强大,那便要说到八旗建立制度下的牛录制。

牛录制也是隶属与努尔哈赤出身的女真族,在女真的文字中,牛录代表着箭,将三百人看做是一牛录,从三百人里面选出一个领头的,称作牛录额真。五牛录一面选一个将领,被称作甲喇额真,五甲喇又被看做一固山,老大就是固山额真。

而固山额真其实就是一旗的旗主,每个旗之间牛录人数自然不同,所以哪个旗主旗下的牛录越多,则代表他的权势越大。而早期的皇太极手中并非是三旗,这也导致他的权利会被其他旗主瓜分,也间接促成了旗主的强大。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满语与汉语对比)

按照满清制度,八旗手下的军队也都归领主管辖,不论是在京城巡防还是省地驻扎,八旗下的官兵被分派到各地。然而这些军队的实权都掌握在每旗的都统,也就是旗主的副手掌管。他们直接听命于旗主,而非皇帝。

可以说八旗旗主一是皇亲国戚,二则掌握着兵权、政权等多项大权,如果仅仅认为旗主只是一个官职,那就太天真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昔日的多尔衮对于顺治皇帝的掌控,多尔衮干涉内政,甚至有了自己称帝的打算。

也正是在多尔衮死后,顺治才开始握紧手中的权利,也将多尔衮的正白旗纳入了自己的囊中,顺利的拥有了三旗

随后到康熙雍正时期,我们发现君主对于八旗的权利握得更紧了。不再放任他们为所欲为,譬如旗主对调,而雍正随后直接更是削弱了亲王对于各旗的掌控。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影视剧雍正形象)

甚至后来将下五旗的旗主都换成了皇子,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控制。这时候的各旗已经早没了满清时期的威风,八旗子弟也失去了最初的风采。有记载称,当时乾隆南巡阅兵,检阅时将士骑射均不佳。

从八旗子弟身上,也能看到属于八旗的辉煌正在渐渐过去,尽管后来的皇帝也曾多次强调八旗制度是满清的基本制度,必须大力发扬。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八旗早已从手掌权利成为了仅仅强调出身的一个工具。

可以说时代的更迭让八旗逃脱不了这场命运,随着皇帝的集权,各旗旗主也无法如最初“入八分”一般,去瓜分皇帝的权利,左右皇帝的选择。毕竟君主身侧岂容他人酣睡,八旗旗主也逐渐成为皇帝的心腹。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清代末期八旗子弟)

三、满清八旗旗主和领主有何区别?

在满清初期会除去八旗旗主以外,还有宗室领主,有人提出疑问,旗主和领主有什么关系,或者说又和区别呢?

其实领主,也正是我们前面提到牛录制中的甲喇额真,意同“佐领”。这些大多是在征战中立下功劳,或者身份位高权重,随后被赏赐属人的人。

属人也就是降兵与俘虏,这些俘虏成为他们手下的牛录,被赏赐的人便会被看做是领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一种分封制,不过和先秦时期的分封还是有极大的不同的,空有个分封的名号,却不存在任何属地。

领主统领着手下的将士们,那么领主和旗主的从具体来看,两人则是从属关系,旗主自然是八旗的老大,而领主则在旗主之下,直接听命于旗主。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清代官场画像 图文无关)

而在最初一个旗内有许多个领主,在领主中挑选一个作为旗主。简而言之,领主既是旗主的仆,又是他的手下属人的主。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旗主和领主两人更像是上下级,自然也是不同的。

这就是领主和旗主的具体关系,也让我们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了满清八旗制度。其实翻阅清朝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清朝对于八旗的重视,以至于八旗子弟的学业、武课、骑射都会受到君主的亲自考核。

只是时过境迁,满清八旗制度到了后来,随着国力渐衰,也逐渐沦为了被温水煮的那只青蛙,渐渐崩坏。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制度不过是空有其表,一场属于满清的美梦也终于落下帷幕,随着清王朝的毁灭八旗制度也随之消散。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清代末期八旗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