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鉴于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的严重教训,毛主席曾就“接班人”问题讲过很多话,并亲自写下了这样的话:“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是在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在1964年前后,毛主席又发表了一系列的关于“教育革命”的讲话。其中心的意思就是,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是培养不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而只能培养出修正主义的苗子。毛主席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空前规模的群众运动,其主要的目的,除了要防止党内的一些“当权者”为了谋取其自身的利益而走向资本主义之外,再一个就是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在这场运动中得到锻炼,经受考验,培养成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新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主席把文化大革命看作是一场“反修防修”的重大战斗和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大学校。
在中央通过了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五一六通知”后,7月24日,经毛主席批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改革高考制度,全国所有的高校推迟半年招生。稍后又决定全国的大、中学校停课半年,让大、中学生投入到文化大革命的运动中锻炼成长。所以文化大革命首先是从“教育战线”开始的。
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通过的“十六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历来由各级党委领导下、由上而下进行的群众运动,改变为让群众由下而上来进行的一场“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群众运动。而各级党委都要在这场群众运动中接受群众的考验和检验。
在“十六条”发表以后,首先起来响应的也正是大、中学校的师生。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先锋和生力军,他们高举“造反有理”的旗帜,勇于批评学校党委领导的错误,从而打破了自1957年反右运动以后所形成的思想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