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这是胶东日军最残暴、最野蛮的一仗。

此一战,胶东部队61人被残杀,其中包括15位女性,日本鬼子杀人手段令人发指。

这是发生在1939年12月10日的掖县河南村突围战。

1939年冬,日军出动3000余人分东西两路夹击,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实施冬季“扫荡”。

10月15日,攻陷掖县县城,12月3日,日军一部由即墨进攻莱阳、栖霞等县城。日军在攻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建立据点后,集中兵力合攻平招莱掖抗日根据地。

掖县的三元乡位于掖县、招远边界,这里是革命老区,建党时间早,群众基础好,1939年秋,胶东区委机关由莱阳县张格庄(今莱西)转移到这里。

区委附属机构区委党校和胶东《大众报》一起入驻三元乡。区委机关驻皂户村,党校驻上庄村,报社驻狍峱村。

这里是日军此次扫荡的重点。

12月9日上午,日军飞机飞到上庄村和下庄村,并往两个村扔了炸弹。区党委察觉到日军企图,派人紧急通知党校和报社转移。

两个单位共有200多人,大多是后方的文职工作人员,有很多女同志。为了便于行动统一指挥,党校和报社在狍峱山顶会合后,组成了一个临时行动大队。

报社警卫连连长龙飞任大队长,党校校长李辰之任政委。

说是一个警卫连,其实只有一二十支枪,而且多是旧枪、土枪。其余的是少量手榴弹和几把大刀。

想一想抗战初期我军的装备情况,这个非战斗机构的警卫连武装成这样,也许就不奇怪了。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阮志刚

天黑后,队伍在党校校长李辰之、报社社长阮志刚(袁时若)率领下,开始向招远灵山方向转移。

是夜,天阴得漆黑,又下起了小雪,山路崎岖难行,行军中,又迷了路,走了一宿,才走出10几里路。

天将拂晓,队伍走到了河南村,领导决定在这里略作休息,吃了早饭继续行动。

还没开饭,村口哨兵发现村北大批日军扑来,立即鸣枪报警。

狡猾的日军马队迅速绕过村西向南包围了村子,并占领了村外几处制高点。

李辰之、阮志刚一面与龙飞一起指挥战斗部队掩护队伍突围,一面烧毁文件。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龙飞后任青岛法院副院长

李辰之、阮志刚、龙飞率部分战士爬上屋顶阻击敌人,掩护大多数同志突围。

疯狂的日军攻进村里的企图难以得逞,竟向村里发射毒气弹,制高点上的日军用机枪、迫击炮向村里轰击。战斗人员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浓烟毒雾,率剩下的同志向村东南突围。

冲在前面的同志用仅有的几颗手榴弹爆炸作掩护,冲上了日军占领的村南高地,几个战士用大刀与日军拚杀,没有武器的同志搬起石头砸向敌人。

仅有的十几支枪在队尾掩护,不断遭到日军机枪扫射。

全体同志同仇敌忾,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李辰之和阮志刚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直到流完最后一滴血,龙飞被毒雾呛昏,胶东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负责人毕纯为抢救战友,前额中弹牺牲,林惠(女)受伤之后还咬断了敌人的手指头。

由于敌众我寡、实力悬殊,孙步堂、牟广义、杜慎如、战子坚、李振云、徐业昌、毕纯、林惠同志等英勇战死,20余人(大多是女性)不幸受伤被俘。

残暴的日军兽性大发,其兽行令人发指!兽兵将受伤和昏迷的同志用刺刀一一刺死,开膛扒心。

十余名受伤的女同志被俘后,全部被剥光衣服,极尽羞辱之后被鬼子用刺刀乱刀杀害。

更为无耻的是,日军将崔崧和曲钦两位貌美的姑娘反绑手脚拴在马后,鬼子骑上马扬鞭飞驰,两个不屈的姑娘不绝口地大骂敌人。

最后,血肉模糊的两个年轻姑娘被鬼子在费现村杀害。

令人泪目的是,崔崧烈士唯一的遗物是口袋里一块没有吃完的玉米饼子。

在这场灭绝人性的集体屠杀中,区委党校的隋淑英,于世英,王英,大众日报社邹善美,战子坚,赵春香等十几名女同志牺牲,只有衣洛夫和王勇两位女战士,身中数刀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部分牺牲烈士墓,由网友三结义提供,一并致谢。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胶东日军最残暴兽性的一仗

这一场残酷的战斗,致我牺牲61人,伤41人。

1940年4月,胶东区委在河南村追悼大会,立起“河南战役牺牲烈士纪念碑”,上面镌刻着61位烈士的英名(纪念碑后被迁往莱州市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