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将姮娥改叫嫦娥?把元宵汤圆混为一谈?详解古代避讳制度
众所周知,南京明孝陵保护碑以及陵墓石砌墙体上都有写错的“明”字,都写作“眀”;曲阜孔府对联更是有两个令人拍案叫绝的错字——“富”和 “章”(“富”字少一点,“章”字竖到头);另外同治后的清朝文献中的“淳”字几乎全是错别字(“淳”字中的“子”字去掉代之一个“曰”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么古人为何写了错字还好意思挂门上给人看呢?是真的不小心写错了而无察觉,还是另有含义,有意为之?
其实,这与中国古代行文说话需要“避讳”有关。
避讳,是中国古代史上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古代需要避讳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年龄避讳,古人的岁数忌言七十三、八十四,因为“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生肖忌讳,忌属蛇,所以属蛇之人言属小龙;入殓忌讳,忌雨打棺,因为俗语云:“雨打棺材盖,子孙没有被褥盖。”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人名忌讳,又称“避名讳”。
避讳的种类
避名讳当然是指避帝王与尊者之名讳,普通百姓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它的主要对象有帝王、圣贤、长官以及长辈,因此避讳的种类就包括国讳、圣讳、官讳和家讳四种。
国讳又称“君讳”、“公讳”,是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主要避讳对象是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字,后来范围逐渐扩大,讳及皇后、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以及皇帝生肖等等。
如汉高祖名为刘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国家叫“邦家”,汉代讳“邦”改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
又如清代雍正皇帝胤禛即位后,他的二十几个兄弟,都将“胤”字改成“允”字;而地名中的真定县、仪真县,也因避讳而改为正定县和仪征县。
另外,避讳不仅避同字,也避同音字,比如汉文帝名为刘恒,宋真宗名赵恒,故“恒”为国讳,“恒山”被改为“常山”,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在《淮南子·览冥训》中作“姮娥”,但在汉人和宋人口中就成了“嫦娥”,因为姮与恒同音,需要避讳。
圣讳是避圣人贤者的名讳,主要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周公等。
比如宋朝时,为避孔子讳,宋廷下令,凡是读书时读到“丘”字时,都不准念成“丘”,一律念成“某”字,甚至还要拿红笔把“丘”字圈起来,以示对先贤的尊敬。
另外,清朝还规定:凡天下姓“丘”的,都要加个耳字旁,改为“邱”。而且,还不允许“邱”发音为“丘”,要念成“七”字。
官讳指下属要避上司、长官的名讳。
例如五代时,宰相冯道的门客在给他讲《道德经》时,为了避讳,硬是把“道”字改成了“不敢说”,于是“道可道,非常道”就被读成了“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一时传为笑谈。
又如北宋时,常州太守田登,为人跋扈专横,不许州内百姓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典故。
家讳又称私讳,指的是要避家族内长辈的名讳。
例如司马迁父亲名为司马谈,因此《史记》中张孟谈被改为“张孟同”、赵谈被改为“赵同”。
诗圣杜甫一生写诗无数,诗中却无一个“闲”字,因为其父名为杜闲;他也从未写过咏海棠的诗,因为其母名为海棠。苏轼因此感叹道:“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再如宋代的刘温叟,因父名“岳”,他便终生不游嵩岳和岱岳,也不听音乐。
最倒霉的是大诗人李贺,他的老爸叫李晋肃,因“晋肃”和“进士”谐音,犯了家讳。就因为这,李贺一辈子不能参加科考。
避讳的历史
避讳习俗源于西周。《左传》记载鲁桓公为子取名时,问名于申繻,申繻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说明周人已经开始有意识的避讳。
《礼记·曲礼上》说,亲人死后要哭丧,“卒哭乃讳”,哭丧之后,死者就不能再称呼他的名字了。还说:“二名不避讳”,即官名和人名中都有需要避讳的字,只避讳一字即可。可见西周、东周避讳制度尚不完备。
陈垣的《史讳举例·序》中也说,避讳此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
秦汉时期,避讳制度才趋于完备。据春秋时代《春王政月》中记载,周朝时期一般在正月处理国家大事,所以正月又叫政月。秦始皇出生于正月,取名嬴政,为了避他的名讳,秦代强行把正月改为“端月”或“征月”。西汉淮南王刘安因其父名中有“长”字,所以在《淮南子》一书中,“长”字全部用“修”字代替。
秦始皇还允许有“同音”字,然而到了唐宋,避讳之禁就更严了,不仅同字不允许了,“同音”、“谐音”也要避讳,甚至对七世以内的已死君主也要求避讳。唐人因避李渊祖父李虎之讳,把成语“画虎成反类狗”改为了“画龙不成反类狗”,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改为“不入兽穴,焉得兽子”,简直不知所谓。
最有意思的是李世民,为避讳,菩萨都改了名,观世音菩萨改叫观音菩萨,心真够大,也可以看出唐代对避讳之令的严格。
到了清代,尤其是雍乾之世,禁之严,更是登峰造极,触犯禁讳成为清代文字狱中的重要部分。顺治皇帝本名爱新觉罗·福临,乾隆为了避曾祖父名讳,于乾隆十三年,偶见一户民居门楣上书写“五福临门”四字,心中愤然,第二天便颁诏问责,并诏示全国,规定以后门额不许再题“富”字,违者治罪,若为官者革职。
这也是后来大才子纪晓岚为孔府题联错字连篇的原因。
辛亥革命后,宗法制度崩溃,延续二千多年的避讳制度也随之宣告结束。对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名字的避讳,在唐绍仪时代一度改“仪”为“怡”之后,就再也没人避讳了。
不过1915年12月,在袁世凯称帝的八十三天中,为彰显帝制复辟,又重拾“避讳”制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改“元宵”为“汤圆”了。
其实在古代“汤圆”和“元宵”完全是两种东西,无论是口味、馅料还是制作工艺都有明显的区别,然而到了袁世凯称帝时,因为“元宵”谐音“袁消”,他特别忌讳,怕冲了他的皇帝宝座,于是下令各地禁称元宵,一律改称汤圆。几天之内,商店招牌全换,百姓只能把元宵当做汤圆来买卖,当时北京还流传一首民谣:“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买汤圆。”
本来汤圆就与元宵相似度极高,这一下就更分不清了。
古代避讳的方法
当然,古人也不能因为避讳,不说话,不行文,于是便有了以下三种避名讳的方法:
一是缺笔法,顾名思义就是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或几笔不写。比如《红楼梦》第二回说:林黛玉因其母名贾敏,所以“读书时凡‘敏’字皆念‘密’字。写字时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
再比如,唐人为避讳“民”字,将“民”字的最后一笔去掉,成了错字;同治名载淳,避“淳”字,清人就将“淳”字中的“子”去掉而补写一个“曰”字;光绪名载湉,就将“湉”字的最后一笔去掉;宣统溥儀也因此“儀”字少了最后一撇。明明是因为避讳,后人却附会说:“淳”去子而无字,所以同治无后;“湉”字开了口,所以光绪年间发大水;溥儀因为“儀”字中“我”少写了一撇,所以“清室自我而无了”。
纪晓岚题联孔府,既避了讳,蹭了一把热度,又不减其博学之名(按照他的说法,“富”字少写一点寓“富不到顶”;“章”字一竖直通,寓“文章通天”),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二是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写,或写为“某”字。《隋书》因唐人撰写,避讳“世”字,所以,其中的王充并不是指东汉的那个无神论者王充,而是与李世民争天下的那个枭雄王世充。对避讳制度不太了解的读者可能就会因此就闹了笑话。
三是改字法。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避讳方法,此方法从秦汉始,历代未废。前面的很多例子都属于此种。不过正因为改字,古书中出现了混乱现象,也为后世人增添了很多谈资。
最后再补充两点:一是避尊者名讳到现在还有,“大革命”前,民间对毛泽东的称呼都是毛主席,“四人帮”被粉碎后,人们又常委婉地用“老人家”来称呼他,到现在很多老人提到毛泽东还以“主席”代替,甚至还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称呼,比如“教员”等。
二是,避讳在国外也有。据美籍奥人罗维的《初民社会》一书中说,西伯利亚“布利雅特”妇女不得直呼翁姑之名,吉尔吉斯族妇女不得直呼翁及长于夫的亲属名字,在澳洲的班克斯群岛上,女婿不得道岳父母之名,媳妇不得道翁之名,如果避讳之字包含在他们的名字之中,则以“隐语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