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中,荀彧估计是最容易让人读错名字的人物了,其实除了名字之外,他的人生才更容易让人误读,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伴随了他的一生,既是大魏股肱又是大汉忠臣的双重身份到底让他经历了怎样的彷徨与迷茫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第一谋士荀彧的羁绊与挣扎。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荀彧

吾之子房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少年时期便有“王佐之才”的美誉,似乎命中注定就是宰相之才,举孝廉后出任守宫令,永汉元年(189年),董卓立献帝刘协并自封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荀彧辞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此时冀州已为袁绍所得。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董卓

此时袁绍还是新兴崛起的军阀,占据富庶的冀州,麾下坐拥数十万兵马,威风凛凛,被所有人寄予厚望,荀彧到冀州后被袁绍待为上宾,经常拉拢他说:现在冀州已经尽在掌握,不仅有士族的支持,日后还有乌桓、鲜卑作为外援,你还犹豫什么啊?看来在袁绍的心里天下似乎归属已定。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袁绍

这些触手可及的条件,不论是谁都没有拒绝的理由,荀彧的许多亲朋好友都选择追随袁绍,希望谋得一官半职,但荀彧却不以为然,他在意的不是官职,而是自己的治国理想能否付诸实现,他认为袁绍难成大事,遂南下投奔了实力较弱的曹操,希望能与曹操共同施展人生的抱负,曹操见荀彧来投,激动的说:此乃吾之子房啊!此刻的二人真是同心同德。

王佐之才

荀彧不仅是普通的谋士,曹操起初没有足够的资本,只有曹氏、夏侯氏兄弟这样的初创团队,以及一支缺乏经验的军队,根本看不到任何成就大业的迹象,正是荀彧帮他组建起了豪华的班底,荀攸、郭嘉、陈群、钟繇、司马懿这些重要人物,基本上都是荀彧亲自引荐到曹操身边的。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钟繇

起初,大家也许对曹操并没有太大信心,但由于荀彧对曹操的充分信任才会选择追随曹操,颍川精英的加入让曹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草台班子变成了全明星阵容,荀彧更是成了文官之首,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有了荀彧这样的“王佐之才”,曹操才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军事方面,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任命荀彧为尚书令,之后他居中持重十数年,被人敬称为“荀令君”,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并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汉献帝

汉朝的症结在于士族与豪强兼并了大量的土地与人口,导致朝廷缺乏足够的赋税与兵源,关于王朝的病根曹操与荀彧都很了解,最重要的是两人能够在解决方案上达成共识,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因此曹操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几乎都是由荀彧来主导实施,不管是屯田还是整军,亦或是安抚流民,荀彧都巨细靡遗安排妥当。

中原战乱的年代,曹操带领将士们冲锋陷阵,荀彧带领颍川士族稳固后方,遇到粮草和兵力不足的时候,荀彧就会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官渡之战时曹操本已是强弩之末,萌生了退意,荀彧告诉他万万不可退,坚持就会迎来转机,最终曹操真的胜利了,后勤保障、出谋划策、激励动员样样精通,这样的“王佐之才”上哪儿去找?

居中持重

荀彧是曹氏集团的门面,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曹操出身豪门,家世显赫,但由于是宦官之后,在上层圈子里还是会被人看不起,但荀彧不同,其叔伯人称“荀氏八龙”,荀氏的威望和人脉都被荀彧继承下来,曹操可能会受人轻视,但是荀彧绝对不会。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荀彧

有了荀彧的辅佐,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才能收益最大化,若是连士族都不承认,那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奉天子以令不臣”对于手握重兵的军阀来说根本毫不在意,策略的真正意图是那些依附于各地诸侯的士族豪强,三国时期的一举一动几乎都离不开这些士族豪强,袁绍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冀州,靠的就是河北士族充当引路人,刘表能够迅速稳定荆州,靠的也是蔡家和蒯家的鼎力支持。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刘表

谁能得到士族支持,谁就能得天下,“奉天子以令不臣”其实是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各大士族,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曹操只能掌握大局,而实际操作者还是荀彧,到底有多少人是为了颍川士族而投身曹营,又有多少人是为了荀彧而效忠曹操,几乎没人能说的清楚,作为合作伙伴既负责对内事务又负责对外统战,最关键的一点是曹氏集团内部也跟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到这样的位置本来已经岌岌可危,更何况两人的想法也出现了分歧。

赍志以殁

荀彧与曹操的合作基础是对汉朝江山的修复,只要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会勇往直前,曹操走到这一步已经无法回头,屯田制度只能治标,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不惜打压士族,支持寒门,甚至试图用法家来取代儒家,当一统天下的希望破灭后,他的野心开始膨胀。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曹操

不过话说回来,到了这一步谁能没点儿野心呢?历史上的权臣几乎没有善终的,而且江山本来就是人家打下的,如果没有曹操,天下不知有多少人会称王称帝,曹操想更上一层楼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曹操想通过权威将改革制度化,但荀彧无法接受,大汉几百年的惯性让他习惯传统,思维比较保守,与大多数人一样缺乏推倒重来的勇气,他心里很清楚一旦推倒重来,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他自己,颍川士族赖以生存的土壤正是汉朝的旧秩序,曹操的一意孤行把这条路堵死了,况且曹操大力提拔寒门也同样是为自己的威望与地位考虑,这一点他不会不明白。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曹操

可是荀彧的理想是依靠旧秩序建立一生的功业,可旧秩序反而制约了他与曹操携手开创新未来的可能性,不论曹操是对是错,在这个时代哪个人不是在试探与摸索?虽然很清楚旧秩序已经出现了问题,但也只能接受改良,为公也好为私也罢,荀彧都无法下定决心重新开始。

作为管理者与执行者,这或许就是荀彧的宿命,而曹操是领导者,他想要的是能够掌控一切的无拘无束的力量,而不是被派系、人情所束缚,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荀彧觉得自己毕生的奋斗终究还是化为了泡影,夹在曹操与旧秩序之间左右为难,既没有前进的道路,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人生最痛苦的挣扎莫过于此,不久之后,生无可恋的荀彧在寿春郁郁而终。

留香荀令

荀彧去世后颍川士族失去了与曹操抗衡的力量,不过曹操也没能成功,终究还是无法摆脱历史的惯性,除屯田制仍在发挥作用外,其他的几乎都已失效,法家并未取代儒家,寒门也没有稳定的上升通道,仅凭几次求贤令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唯有颍川士族与曹魏宗室依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理想与现实的羁绊,曹操背后的男人为何最终与他背道而驰?

荀彧

身为颍川士族的第一任首领,荀彧在历史上获得的评价很高,“留香荀令”是后世赠予他最好的形容词,然而又有谁会在意荀彧此时的茫然与无助呢?他宛如纯净无瑕的日月高悬于天空,只留下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