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的说法有无根据?来看几位宋朝遗臣的态度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出“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论调,虽远谈不上是主流,但凭借网络流传甚广,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无根据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几位宋朝忠臣关于此事的态度与做法。
崖山海战
宋朝的遗臣
祥兴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宋军与元军在崖山(今广东江门)海域决战,宋军大败,主帅张世杰退守中军,日暮时分海上风雨大作,浓雾弥漫,丞相陆秀夫见突围无望,便对九岁的少帝赵昺说:“国事如此,陛下当为国死。”,说罢背负赵昺投海殉国,消息传出杨太后万念俱灰,亦投海自尽,宋朝宣告覆亡。
陆秀夫雕像
文天祥于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为元军所俘,被押往大都后始终请求速死,但言语间已不再否认元朝的统治,他自称是“南朝宰相”、“亡国之人”,而称元朝的平章阿合马为“北朝宰相”,实际上承认了其与宋朝的平等地位,之后他的态度又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元世祖想让他出仕,他回答道:“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很显然他已经接受了元朝取代宋朝的事实。
文天祥画像
此外,文天祥被俘前其弟文璧已于广东惠州投降元朝,后来出任临江路总管,文天祥曾在给三弟的书信中写道:“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明确了三兄弟的分工:文天祥忠心耿耿,必死无疑;二弟可在元朝为官,以尽孝道;三弟则归隐于世,侍奉家人。
文天祥画像
文氏一族也确实是文璧赡养的,文天祥被杀之后,欧阳夫人由文璧供养,由于文天祥膝下无子,文璧的儿子继承了文天祥的香火,文氏家族得以延续主要依靠文天祥的两位兄弟,而他们后来都在元朝为官为民。
这个事实表明,文天祥认为自己是宋朝臣子,又出任过丞相,宋朝灭亡时应该殉国,而不是向元朝投降为其效力,但他也承认元朝已经取代宋朝的事实,他的兄弟和妻子等家人都可以成为元朝的臣民,在文天祥看来这就是一个改朝换代的过程。
文天祥雕像
另外一位宋朝孤忠也采取了与文天祥相同的态度,曾任宋朝江西招谕使的谢枋得五次拒绝元朝的征召,他拒绝的明明白白:“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枋得所以不死者,九十三岁之母在堂耳。”,意思是如今已是新王朝,而我却是大宋孤臣,之所以没有赴死只是因为还有九十三岁的老母需要赡养。
谢枋得画像
同时还说:“且问诸公,容一谢某,听其为大元闲民,于大元治道何损?杀一谢某,成其为大宋死节,于大元治道何益?”,质问地方官为何无法容忍一个大宋遗民,杀了他对元朝又有何益处?若元朝不逼他出仕,他愿意当一个不会反抗的顺民,但福建地方官不断逼他北上,最后只好在大都绝食而死,显然他抗拒的不是元朝本身,而是朝廷败坏他名声、逼他做官的行为。
郑思肖《墨兰图》
郑思肖的态度最为坚决,宋朝灭亡后,他仍然使用宋朝年号,表示他并不承认元朝,还在期待宋室复兴,但文天祥去世的次年,他也不再使用具体年号了,可见其已彻底放弃了复国的念头,被迫承认了元朝的存在,但如郑思肖这般坚定的宋朝遗民极其少见。
总而言之,即使是对宋朝最为忠诚的臣子也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元朝已经彻底取代宋朝,成为了中国的正统。
“中国”的含义
我们必须指出,宋朝与元朝的主要区别只是统治者变成了蒙古人,而其余的一切,包括土地、人口、制度,乃至主流价值观都未发生显著变化,要判断崖山之后是不是中国,关键是看“中国”的含义与当时人们心中所理解的含义是否相同,事实上“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总体趋势是所涵盖的疆域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了我们国家的代名词。
元时期全图
在此过程中,最初只有中原王朝视自己为“中国”,随着其他民族不断向中原扩张,甚至入主中原,这些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文化、制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了普遍认同,于是建立政权后便顺理成章以“中国”自居。
二十四史
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若一个政权拥有实现统一的目标或最终实现了统一,那么就无一例外的将自己视为“中国”,而将其他政权视为“非中国”,重新统一之后的政权也都会将之前的所有政权视为“中国”,比如唐朝同时修有《北史》、《南史》,元朝同时修有《宋史》、《辽史》、《金史》,这些都是被后世公认的正史,也就是说这些政权所记载的历史早已被承认为中国,明朝的法统承袭自元朝,还为元朝编纂了“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如果元朝已经不再是中国,那明朝又该算作哪国呢?
华夷的区别
事实上,早在唐朝就有学者对“中国”一词进行过理论阐释,皇甫湜在《东晋元魏正闰论》中指出:“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义也。所谓夷狄者,无礼义也。岂系于地哉?”,意思是中国与夷狄的不同之处在于礼义,而与所居的地域无关。
蒙古铁骑
陈黯讲得更清楚:“苟以地言之,则有华夷也。以教言,亦有华夷乎?夫华夷者,辨在乎心,辨心在察其趣向。”,意思是地域有华夏聚集地与夷狄聚集地之分,可价值观难道也会有华夷之分吗?华夷之间“辨在乎心”,其不同之处是“心”,即文化,“辨心在察其趣向”,辨识人心取决于个人的行为准则与生活方式,并不能粗浅的将外族视为夷狄,只要接受中原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就都是华夏。
元朝的行省
若将中国当作一种制度来看待,那么蒙古入主中原以来已经全盘接受了以往各朝的体制,元朝时期,原来的宋朝统治区域实行的制度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但权力更向蒙古人、色目人集中,这对后来的明、清两朝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换个角度来说,为了治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元朝的制度也有所创新,比如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为后来的明朝、清朝、民国沿用直至今日,这种体制难道不是中国体制的体现吗?
总之,“中国”这个名称出现至今的几千年中,其所代表的疆域逐步扩张与稳定,所容纳的民族与文化日益多元,所形成的制度日益完善,无论遇到任何情况总体趋势都是共存与融合,中国始终延续从未中断,“二十四史”已经涵盖了其中的所有内容,既包括崖山海战,也包括元朝,不论厓山前后当然都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