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为尊 神秘的云南彝族阿细人祭火仪式
“跟着边凡看世界”用镜头带你去看云南弥勒红万村祭火狂欢,我在现场!
钻木取火、迎新火种、拜火神、松毛宴……2月22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弥勒市西一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红万村,特色浓郁的彝族“阿细祭火”节活动,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参加。红万村作为西南地区彝族阿细人传统民俗文化形态较为完整保存村落,多年来也通过举办彝族“阿细祭火”节活动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阿细祭火”是弥勒彝族阿细人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当地都会通过举办盛大的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
在现场,无论男女都会在身上和脸上画上与火有关的图案,腰部围上用粽叶、麻布等编制的“围裙”,头上用野草、野果装饰一番,模仿原始人类的模样载歌载舞。
素有东方狂欢节之称的中国红万阿细祭火节来了。
祭“火神”的时辰到了,毕摩一声令下,前后两个年轻力壮的纹身男子将精心扎制的“火神”抬起,由大三弦队和裸身绘彩人手持木刀等“兵器”,簇拥着走向密枝林中。
阿细人将部落里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木邓尊为火神,同时也把自己当做火神的传人,农历二月初三则是祭火的日子。
就地用原始方法钻木取火。祭火师双手合拢夹住一根木棍慢慢在松木下转动,直到一股清烟从手下升起,紧接着一团火慢慢地燃烧起来。
就地用原始方法钻木取火。
就地用原始方法钻木取火。取火成功后,便用新火点燃一尊巨大火神像手中的火把,然后祭火队会簇拥着火神像在村内游行。
把钻木取火得到的火种庄严地请入静候在一旁的“火神”座下,壮实的阿细汉子抬起它,随着“火神”座的升起,围观的人们一起同声欢呼呐喊。
村民们奇特的彩绘装扮。
村里的青壮男人用代表五色土的颜色纹身纹面,绘上与火有关的奇异图案。
腰部用棕叶、棕片、藤麻等编织的“裙服”围住下身,头上用不同的野草、庄稼、野果装饰一番。
也有人模仿原始人类,只用树皮和树叶遮体,或干脆裸身尽显阳刚之气,去参加祭火节庆典。
村里的青壮男人用代表五色土的颜色纹身纹面,绘上与火有关的奇异图案。
村里的青壮男人用代表五色土的颜色纹身纹面,绘上与火有关的奇异图案。
“火神”威风凛凛、神灵活现地穿小巷、走大街,周游全村。迎接新火的村民顶礼膜拜迎接“火神”驾临,虔诚地洒酒于火上,供肉于盆中。
数百人的舞步卷起了满目的红土,红尘飞扬,迷了人的眼,只留下血脉贲张的身体——这是阿细人的盛宴,用粗狂跳动和呐喊,挥洒心灵的欲望,释放原始的激情。
阿细人自制的大三弦声响起,铿锵有力的大三弦音律,粗犷奔放,雄厚沉稳,既有鼓声的澎湃,又有丝乐的柔润,节拍很强,特能振奋人心,令人闻之起舞。
云南彝族阿细人像。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自称阿细,即使是身份证上写着彝族,可是在和别人做介绍时还是会说自己是阿细人。
阿细族作为其中的一支,却也不是完全依靠彝族的,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传统、语言和服饰风格的,素来以独特的舞蹈而闻名。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彝族的哪个部落,都对火有着情有独钟的情结,人们认为火能消除一切病痛,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除了祭火节,阿细人也是保留着许多的神秘的文化风俗,其中,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和创世史诗“阿细先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
小伙子们绷紧身板,姑娘们灿若桃花,在热烈奔放的旋律带动下,村民和游客也纷纷跳起了在这块土地上诞生的蕴藏彝族文化精粹的“阿细跳月”,尽情宣泄一年中最大的渴望与快乐。
整个祭火庆典过程,“咔嚓””咔嚓“声此起彼伏,围观的人群中,举起的相机黑压压一片。红万村只有几百户人家,都是彝族的阿细人,这项祭火神庆典原本只是村民自己举办的祭祀活动,自从当地政府参与主办以来,影响不断扩大,演变成了社会的活动。每年的阿细祭火节,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涌往红万村,由此政府部门出动了大量的警力来维持秩序,还有消防车以防万一……如今每年的二月初三,红万村整个村庄都沸腾了,乡俗与时尚一起展现,原始与激情随处碰撞,堪称“东方的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