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将至,可今年谷雨不一般,老人说的“谷雨有三怕”,都怕啥
谷雨节气不简单,只需观察三件事,今年的收成便知晓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因为有“雨生百谷”之意,所以叫做谷雨。
但在2023年,谷雨节气就显得“不简单”了,为什么呢?
不一样的“谷雨”
根据公历计算,每年的谷雨差不多是在每年4月20日前后。
但农历却有些不同。
今年的农历出现了闰二月,意味着全年有13个月。
清明节在闰月,进而使得谷雨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在农历的三月初一。
来临时间之早确实罕见。
古时,人们会通过观察谷雨这天的雨水多少来判断当年收成。
但这一天为戊申日,五行土、金重而少火,农谚中的“谷雨三怕”恐怕就要出现了。
那三怕?
第一怕:来得太早不下雨
《通纬》载:“谷雨多水则丰年”。
只要谷雨节气不缺雨水,庄稼的收成就有保障。
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国普遍种植的冬小麦,现在正是处于抽穗扬花的时候,本身对雨水的需求很大,只要不缺水,长势必然喜人。
而且谷雨前后也是地瓜、花生以及豆类作物移苗播种的关键期,雨水充足有利于出苗、缓苗,对农事帮助极大。
老百姓口中的“春雨贵如油”、“谷雨一刻值千金”等等这些话,都是对节气重要性的肯定。
不过有喜就有忧,还有一句农谚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就是“谷雨来,日头照,大旱至少四十五”。
谷雨节气后,如果光照时间过长,意味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降雨稀少,甚至直接无雨,所以老百姓很怕谷雨不下雨。
第二怕:农历三月倒春寒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下一个就到立夏了,换句话说这是春季的最后十五天。
从气候的角度来说,气温不断上升也是雨水增多的一个主要因素。
可今年的问题比较严峻,由于节气来得太早,我国很多地区气温仍旧较低,尤其是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甚至还明显感受到了“倒春寒”。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为什么这样说呢?
站在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农作物要么像小麦正在抽穗,要么像棉花、玉米那样正处在幼苗期。
如果温度上升,降雨充足,生长自然不会差。
可突如其来的大幅降温,如没有做好应急处理,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事实上,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谷雨节气遭遇倒春寒,粮食绝收的例子不胜枚举,农民朋友一定要格外小心。
第三怕:此时千万不要起南风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刮南风是温暖、和煦、风调雨顺的代名词,可在农民朋友眼中,谷雨的南方可刮不得。
为什么?
农谚有云:“谷雨、谷雨,南风起,三伏天里全暴雨”。
顾名思义,在古人眼中,如果有南风伴随谷雨节气到来,一旦进入夏季三伏天,那么遭遇的暴雨天气的几率就会飞速增加。
大家都知道,所谓“三伏天”是全年温度最高的时候,也是庄稼快速生长的关键期。
降雨虽然可以防止伏旱的出现,可物极必反,连续的强降雨将会对农作物带来不可逆的致命打击。
如玉米、高粱、水稻最怕的就是暴雨天。
大面积倒伏真不是闹着玩的。
以上就是农民朋友们最担心发生的三件事。
为什么会有三怕
不过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以上“三怕”大都属于老一辈的“经验之谈”。
随着科学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这些经验放到21世纪的今天是否还适用呢?
是否还有道理呢?
首先,根据现在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来看,农忙时节气温不稳,降水异常肯定会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这并非我国的特例,而是全球性的。
因此,农民朋友积极做好预防措施是正确的。
不过把刮南风和三伏天的降雨联系起来,就有点勉强。
从时间点上看,谷雨到入伏,差不多有两三个月的时间。
天气预报还有不准的时候,简单根据风向就推测数月后的天气变化,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
当然了,对于古人先辈留下来的经验,很多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
时代在变,经验同样在改变,如何甄别筛选,就考验大家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