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小姐生怪病无人能治,书生不懂医术却治好了她,道长:你是有缘人

商丘县城有一位毕员外,祖上三代都是做大买卖的,到了毕员外这一辈,更是不得了,光是名下的店铺,就不下十余家,每天可以说是日进斗金,赚了个盆满钵满。

别看毕员外这么有钱,可他却是个吝啬鬼,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村里的老百姓都说毕员外为富不仁,所以对他没有什么好印象。

毕员外赚的钱,可以说几辈子都花不完,应该很知足了,但他有个心病,一直搁在心里,久久无法释怀。

什么心病呢,那就是毕员外和夫人慧兰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毕员外没有子嗣,不能为毕家延续香火,这不仅仅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再者说了,这么大的一份产业,无人继承,毕员外岂能够不为此发愁呢?

为了生下儿子,毕员外和夫人慧兰,找不少名医看过,吃了很多偏方,但是这些年一点效果都没有。

这天夫人慧兰对毕员外说道,相关,听说城外有座白云观,观里的白云道长,法力无边,道行很深,去年邻村有两对夫妇找白云道长求子,今年他们都如愿以偿,生下了孩子,不如我们也去拜访一下白云道长,求一个生子的秘方。

小姐生怪病无人能治,书生不懂医术却治好了她,道长:你是有缘人

毕员外也想早点当爹,有个儿子好继承家业,听到夫人这么说,于是就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毕员外和夫人慧兰,带着厚礼来到白云观拜见道长。

小道士得知毕员外的来意后,就把他们领进了道长的房间。

毕员外走进房间,只见一位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道长盘坐在蒲团上面闭目修炼,毕员外夫妇见此情形,也不敢贸然打扰,只好站在一旁等候。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道长微微张开眼睛,缓缓的说道,毕员外,我已经知道你的来意了,你是为求子而来,你的命里有没有儿子,这要看缘分啊,你要多结善缘,多做善事,这样才能够得到福报,为你引来子嗣啊。

毕员外听到这里,似有所悟,但还是有些不明白,于是回到,恕我愚昧,还望道长明示,如何才能够广结善缘呢?

道长回到,据我所知,你们村里有一座木桥,乃是村里的老百姓出入的必经之路,可是木桥年久失修,早已经腐烂不堪,现在成了一座危桥,听说还有村民从桥上掉进河里淹死了,你既然是大员外,就应该新修一座桥梁,方便村民出行,这就是行善做好事,你若是能够做了这件善事,老天爷自然会垂怜与你,为你送来子嗣的。

毕员外夫妇听到这里,恍然大悟,谢过道长,说罢高高兴兴回去了。

村里的木桥早已腐朽不堪,不能够再用了,急需建造一座新桥,毕员外怎么会不知道,但是修建新桥需要银子啊,要从自己口袋里,往外掏出白花花的银子,毕员外的确有些舍不得,很是心疼啊。

夫人慧兰为了生子,这次硬逼着毕员外必须拿钱建桥,夫人发话了,毕员外不敢不从,拿出数百两银子,请来了工匠,买来石块、沙子、建桥的材料,就开始建桥。

有钱就是好办事,不到三个月时间,一座结实漂亮的石拱桥就建好了,新桥落成那一天,毕员外将村里的所有村民召集到新桥那里,说到,乡亲们,今天新桥建成了,欢迎大家从新桥上面走。

乡亲们晓得毕员外平日里尖酸小气,怎么会突然发善心,拿出这么多钱建造新桥呢?不少人心存疑问,一个年轻后生大声问道,毕员外,我们从新桥上面走,你收多少过桥费啊?

这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全都齐刷刷看着毕员外。

毕员外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知道乡亲们对他心存芥蒂,于是朗声回道,乡亲们,我毕某人这次建造新桥,是为了造福大家,不是为我自己谋私利,大家从新桥上面走,我一个子都不要,大家免费通行。

话音刚落,全场欢声雷动,欢呼声四起,大伙纷纷夸赞毕员外,这次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做了一件大好事啊,毕员外得到乡亲们的赞赏,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毕员外满以为,按照道长的要求,为村里建造新桥,就是广结善缘,夫人一定会很快怀上孩子的,哪晓得过去了半年,夫人的肚子,仍然是干瘪的,没有一点动静。

毕员外有些不高兴了,心说花了这么多银子,不能够白花了啊,于是找到道长,质问他,你怎么说得不灵验呢?

道长不急不恼,缓缓说到,毕员外切莫心急,你以为建造一座新桥,就是广结善缘,功德圆满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你做的还远远不够啊。

毕员外听罢就是一愣,那么还要我做什么?

道长回到,今年地里的庄稼遭受蝗虫灾害,很多佃户颗粒无收,连口粮都没有了,你不仅要免了佃户的租子,还要开仓放粮,救济那些灾民,毕员外,你能不能做到啊?

听到这里,毕员外登时一惊,免了佃户的租子,就意味着今年少了很多的收入,这还不说,还要他开仓放粮,这不是要割他的肉吗?

毕员外心疼不已,刚想要说,不行,站在一旁的夫人慧兰狠狠掐了一把他的胳膊,毕员外疼的龇牙咧嘴,连忙改口,行啊,没问题。

虽然心疼,但是为了求子,毕员外也是豁出去了,打开粮仓,救济灾民,这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得到救济的灾民,都夸赞毕员外是个大善人啊。

毕员外这次的确下了血本,免了租子,又开仓放粮,今年的收入,至少损失了三成,说心里一点不心疼,肯定是假的。

开仓放粮之后,毕员外心说,这次该功德圆满了吧,夫人应该有喜了吧,可是过去半年,夫人的肚子仍然是毫无动静。

毕员外气恼不已,心说散出去这么多银子,不能够全都打水漂啊,于是急匆匆就去找道长,要个说法。

结果到白云观一看,道长早就出去云游四方,走了多时了,毕员外气愤不已,大骂道长是个骗子,害得他白白花了这么多冤枉钱。

过了几个月,到了三月节,毕员外回乡祭祖,待扫墓完毕,回来的路上,刚刚走到山脚的时候,忽然林子里面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毕员外登时一惊,树林里面怎么会有婴儿啼哭呢?他循着声音寻找,只见在一棵槐树下,放置在一个篮子,襁褓里面有个婴孩,正在啼哭。

毕员外抱起婴孩一看,但见他长得粉嘟嘟的,非常惹人喜爱,再细看,襁褓里面夹着一张纸条,写着孩子的出生日期。

看到这里,毕员外明白了,这肯定是哪家生了小孩养活不了,才遗弃在这里的。

毕员外见婴孩哭得厉害,估计是饿了,赶紧将他抱回了家。

夫人慧兰一看丈夫抱回来一个孩子,又惊又喜,待毕员外说明了原委,慧兰也是非常高兴,再一看还是个男孩,就更加喜欢了。

就这样,毕员外将男孩收养在家中,给他取名叫做毕锦堂。

现在终于有了儿子,毕员外对于毕锦堂是百般疼爱,特地为他找来了乳娘,还请了几个丫环服侍他。

在毕员外夫妇的百般宠爱下,毕锦堂茁壮成长,渐渐长成了一个儒雅风流,彬彬有礼的翩翩公子。

毕锦堂和毕员外不一样,他心底善良,心胸宽广,但凡看到受苦受难的老百姓,都会鼎力相助,为此博得了很好的名声。

这一年毕锦堂十九岁,要赴京赶考,毕员外对儿子一个人出远门,很是不放心,就特地找来管家的儿子春喜陪伴毕锦堂一起赶往京城,并且叮嘱春喜,路上一定要好好照顾少爷。

别看春喜只不过比毕锦堂大两岁而已,但是春喜古灵精怪,非常聪明,这些年在他爹的调教下,长了不少见识,阅历相当丰富。

春喜回到,你就放心吧,老爷,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服侍少爷的,他若是少了一根毫毛,你唯我是问。

见春喜这么说,毕员外也就放心了,准备了盘缠交给春喜保管,让他护送毕锦堂赶往京城。

有了春喜陪伴,毕锦堂路上也不会感到寂寞,春喜时不时说个笑话,逗得毕锦堂哈哈大笑,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走得比较顺利,这天就来到了距离京城不远的涿州地界。

两人走着走着,就路过一户农家,但见这户农家的房屋低矮,破旧不堪,一看就知道他家家境不算太好。

毕锦堂看到农家房门紧闭,以为家里没有人,本来两人已经走过去了,忽然屋里传来了一个老人的抽泣声,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听的清清楚楚。

毕锦堂拉住春喜,就说到,春喜,你听听,屋里好像有个老人在哭泣。

春喜不以为然,回到,管他谁哭呢,我们还要赶路呢,再耽搁时间,就找不到住的地方了。

毕锦堂一听,正色说道,既然遇见了,我们怎么能够袖手旁观不管呢?

毕锦堂转回身,来到房屋窗前,透过缝隙朝里面观瞧。

毕锦堂往屋里不看则已,一看登时吓得魂飞魄散,只见屋里有一位瘦小的老头,踮脚站在桌子上面,正要悬梁自尽。

毕锦堂连忙大叫,春喜,快,进去救人!说罢就撞开房门,朝屋里冲进去。

春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跟着毕锦堂冲进屋里,看到老头上吊,也是吓得不轻,两人合力将老头救了下来。

老头哀伤不已,哭喊道,你们救我干什么,让我去死,死了更好。

春喜有些不高兴了,诶,我说你这老头,我们救了你,连声谢谢都不说,还要责怪我们,真是岂有此理。

毕锦堂瞪了春喜一眼,劝慰老人家,老伯,你究竟遇到了什么难事,非要寻死不可呢,能不能跟我们说说?

老头口打唉声,这才叙说了自己的遭遇。

原来老头姓刘,人称刘老汉,刘老汉家里没有田地,在地主家打长工,本来日子就过得非常拮据。

去年冬天,刘老汉的老伴生病了,无钱医治,刘老汉就找地主借了五两银子,为老伴治病,没想到,五两银子花完了,老伴的病没有治好,就过世了。

为了安葬老伴,刘老汉又找地主借了三两银子,可是地主找刘老汉讨债的时候,却要他还十两银子,说多出的二两银子是利息,如果刘老汉不还钱,下个月就要刘老汉还十二两银子,越往后拖,利息越高。

你想刘老汉是个长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两银子,现在地主一张口就要十两银子,他哪有钱还呢,刘老汉被逼的走投无路,这才要悬梁自尽。

毕锦堂看到刘老汉痛哭流涕的样子,心中很难受,就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说到,刘老伯,你不要伤心,你的债,我替你还了。

刘老汉听罢,刹那间瞪大了眼睛,真的,你说的是真的!

毕锦堂回道,这还能骗你吗,说罢叫春喜拿十两银子,送给刘老汉。

春喜有些不高兴了,嘟囔着说道,少爷,我们带的盘缠本来就不多,那是有数的,你这一出手就是十两银子,我们往后的路费怎么办?

毕锦堂敲了一下春喜的脑袋,回道,叫你拿,你就拿,哪那么多废话。

春喜不情不愿的拿出十两银子,交给毕锦堂,你是少爷,你说了算。

毕锦堂将银子递给刘老汉,老伯,这些银子你拿去还债吧,不要再想不开了,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啊。

刘老汉接过银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毕锦堂起身告辞,刘老伯,时候不早了,我们还要赶路了,后会有期,说罢就要走。

刘老汉忽然想到了什么,喊道,等等,公子你等等,说罢转身进了屋,不大一会儿,拿出一个黑漆漆的盒子,说道,公子,我父亲原来是个大夫,给我留下了这盒丹药,名叫百宝丹,虽然不是什么稀世之宝,但请公子带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派上用场。

毕锦堂本来不想收,但是刘老汉坚持一定要他收下,要不然不让他走,毕锦堂见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小姐生怪病无人能治,书生不懂医术却治好了她,道长:你是有缘人

毕锦堂和春喜继续赶路,这天来到了京城外,眼看离着京城不远了,两人很是高兴。

两人走着走着,不觉口干舌燥,腹中饥饿难耐,可是附近没有饭店茶楼,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就在这么个时候,忽然前面来了几个人,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带着几个轿夫,抬着一顶轿子,朝毕锦堂走了过来,张口就问到,请问你是毕公子吗?

毕锦堂就是一愣,眼前的人,我也不认识啊,他怎么知道我姓毕呢?

毕锦堂疑惑的回道,我就是毕公子,请问你们是----?

管家说,我们是李员外派来的,在此等候毕公子多时了,快上轿子吧,随我们回府吧。

毕锦堂愣住了,我和你们李员外素不相识,他为什么要请我去啊?

管家回道,毕公子,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快上轿吧,等你到了地方,就自然知道了。

毕锦堂还是有些犹豫,春喜这会儿累得不行,一听说李员外有请,肯定少不了饭菜款待啊,于是催促毕锦堂,公子,别磨蹭了,快上轿走吧,我都饿坏了。

毕锦堂这才将信将疑上了轿子,轿夫抬起轿子,晃晃悠悠来到了一座庄园。

毕锦堂下轿一看,哟呵,好气派的庄园,只见房舍修建的富丽堂皇,庄园里面绿树成荫,处处花红柳绿,美不胜收。

早有仆人进去禀告,不大一会儿,一位五十来岁,身材魁梧的男子走了出来,拱手施礼,啊,毕公子,已经等你多时了,快快有请。

想必他就是李员外,毕锦堂赶紧还礼,李员外盛情相邀,晚生不胜感激。

李员外将毕锦堂请进大厅,家宴早就摆上了,李员外请毕锦堂落座,毕公子,没什么好招待的,不要客气,请慢用。

虽然李员外说没什么好招待的,但是桌上尽是山珍海味,极其丰盛,春喜早就饿的咕咕叫了,但他毕竟是仆人,是不能落座的。

毕锦堂看到春喜直流口水,就说到,李员外,我的家仆还没有吃饭,能不能为他也准备一些饭食?

李员外呵呵一乐,当即吩咐管家,你带他到厨房去用饭吧,春喜喜滋滋跟随管家走了。

待几人吃罢宴席,家宴撤下,毕锦堂这才说道,李员外,我与你素昧平生,为什么要请我到你府里来呢,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李员外这才叙说了实情,原来他有一个女儿,名叫红月,今年十八岁,半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红月得了一种怪病,浑身绵软无力,食欲不振。

李员外请遍了名医,来为女儿治病,可是大夫看过之后,都摇摇头说无能为力,根本查不出病因,更不要说用药医治了。

正当李员外为女儿的病情愁烦不已的时候,前几天来了一位道长,告诉李员外,说想要治好红月的病,就得寻找有缘人,过几天,有一位赴京赶考的毕公子,他就是你们李家的贵人,只有他,才能够治好红月的疾病。

李员外听到后,喜不自禁,就吩咐管家,叫他在进入京城的必经之路上等候,一定要等到这位毕公子,管家一连等了五天,今天终于等到毕锦堂了,这就是以往的经过。

李员外施礼,毕公子,事不宜迟,快请给我女儿看病吧。

毕锦堂听罢尴尬不已,又不好说自己根本不懂医术,只好硬着头皮,跟随李员外来到了红月的闺房。

进了红月的闺房,只见床上躺着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虽然脸色有些苍白,但是遮掩不了她那秀丽的容颜。

毕锦堂装模作样为红月把脉,正在思索如何收场,李员外紧张的问道,毕公子,我女儿病情究竟如何?

毕锦堂额头上的汗已经下来了,怎么办,怎么办,这时候说自己不懂医术,岂不是颜面扫地,但是自己压根就不懂啊,我怎么知道红月得了什么病。

正当毕锦堂惊慌失措的时候,春喜悄悄向他递眼色,还做了个盒子的手势,那意思是说,公子,你怎么忘了,刘老汉不是送给你百宝丹吗,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

毕锦堂多聪明啊,立马就明白了,豁然开朗,装模作样的说道,啊,不碍事,令嫒的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

李员外听到这里,欣喜不已,连忙问道,公子可有解救之法?

毕锦堂拿出百宝丹,说道,请把此丹药喂送小姐服下,小姐即刻就能够康复。

李员外高兴不已,急忙叫丫环服侍小姐服下百宝丹,你还别说,到了第二天早上,红月就渐渐苏醒过来了,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李员外看到女儿恢复,欣喜不已,当即感谢毕锦堂,一定要留他在府里多住几天,每天都是好酒好菜款待。

没过几天,红月的身体就彻底康复了,李员外夫妇高兴不已,李夫人见毕锦堂英俊潇洒,又是个青年才俊,就相中了他,想把女儿嫁给毕锦堂。

李夫人就把自己的想法,跟李员外说了,李员外听说了非常赞同,第二天就找到毕锦堂,说要招他为女婿,把女儿红月嫁给他。

毕锦堂听罢,大吃一惊,赶紧回道,多谢李员外的美意,这婚姻大事,得经过父母同意才行啊,我与红月姑娘的婚事,得禀明我的父母,他们同意了才行啊,再者说了,我马上就要赴京赶考了,也耽误不起啊。

听到这里,李员外有些不高兴了,难道我的女儿还配不上毕公子吗?说话间眼睛中射出两道寒光,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这位李员外原本占山为王,是个山大王,手底下有数百喽啰兵,朝廷几次进山围剿,都是无功而返,后来朝廷决定招安,曾经的山大王成为了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后来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辞官不做了,回到家修建如此豪华的庄园,在此颐养天年。

虽然李员外早已不是山大王了,但是他身上的匪气,却是一点不曾减退,李员外刚刚瞪了一眼毕锦堂,身上的匪气又抖落出来了,差点没把毕锦堂吓个半死。

毕锦堂急的面红耳赤,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时候春喜看出来了,如果毕锦堂不答应这么亲事,只怕他们走不出李府。

春喜赶紧上前劝到,少爷,你看你和红月姑娘男才女貌,乃是天作之合啊,这么好的姻缘,千万不要错过了,公子,你就答应了吧。

李员外听罢,喜笑颜开,还是这位小兄弟会说话,老夫爱听。

毕锦堂还有所犹豫,春喜说到,少爷,你和红月姑娘结婚,也不会耽误你参加科考,再者说了,你和红月小姐结婚,回家后,再把婚事禀明父母,他们也会支持你的,你就答应了吧。

毕锦堂也看出来了,今天要是不答应,只怕走不出李府,其实他第一眼看到红月,就对她一见钟情,喜欢上了她,只不过囿于礼法,才不敢贸然答应。

李员外见毕锦堂答应了,高兴不已,很快在李员外夫妇的操持下,毕锦堂和红月拜堂成亲了。

洞房花烛夜,毕锦堂和红月进入新房,毕锦堂看着美若天仙的新娘,胸中欲火燃烧,按倒红月共赴一场云雨之欢,这闺房之乐妙不可言,天雷勾地火,懂的人都懂。

小姐生怪病无人能治,书生不懂医术却治好了她,道长:你是有缘人

毕锦堂和红月结婚之后,李员外安排了一辆马车,送他到京城参加科考,毕锦堂走进考场,有如神助,超常发挥,等发榜之后,他果然不负众望,一举考中了进士。

毕锦堂喜不自禁,赶紧跑到李员外家,将自己高中的喜讯告诉了红月和岳父岳母,红月一家自然高兴,女婿如今考取功名,他们脸上也有光彩。

毕锦堂带着红月回家拜见父母,毕员外夫妇在家,早就得到了儿子高中的喜讯,见儿子带着漂亮的儿媳妇回来,高兴地合不拢嘴,在家里大摆宴席,庆贺儿子双喜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