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痛批“孔乙己”,有人中年成闰土:我们活成了最可笑的一代?
很多年前,鲁迅塑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他脱不下“长衫”,也坐不起“板凳”。
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可是“孔乙己”们却越来越多。
这段时间,更是连央视都出来谈“孔乙己文学”了:
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有人说:
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的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还有人说: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做“孔乙己”,把读过的书搭建成高台,让自己下不来,最终死在上面,但我们也要谨防成为中年的“闰土”,卑躬屈膝,为了生活,一身奴性。
01
孔乙己是鲁迅塑造的人物,是个读书人,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有很多,社会的因素,传统的学习,个人的因素,但我们今天不谈这个,就来猜想一下孔乙己的心理。
在古代,读书人受人尊敬,但也不是认识几个字就受人尊敬的,因为古代也有启蒙教育,但是大多数人认识几个字之后,就不得不为了生活放弃继续学习。
孔乙己读过书,按照今天的话来讲,他肯定不止小学毕业,少说也得上了大学,但没考上功名,也就是,虽然读了书,但是没找到一份好工作,只是偶尔帮人抄写书,勉强能够糊口度日,如果他能安安稳稳做下去,一辈子肯定也吃穿不愁。
但是他估计也想着,自己读了那么多书,怎么能这样过一辈子,他不甘心,但是又找不到好工作,久而久之,为了维持体面(脱不下长衫),他没有“老”可以啃,只能在网上借贷。
作为读书人,孔乙己肯定也是有理想的,因为在别人嘲笑他“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时,如果他是没有理想的咸鱼,大概是无所谓的,但他面红耳赤,一脸羞赧。
你说,一个想出人头地的人,一个在心里始终觉得“万般皆下作,唯有读书高”的人,如何能放得下脸面去和那些没读过几年书的人一起干活?
就连他偷书卖,人家笑他,他也还说,“读书人的事”,走到这一步,他还是觉得,“读书人”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读过书,并不是给自己贴上一种优越的标签,而是给自己增加一个技能,读书只是一种手段,能让你看到生活的更多东西,而不是让你看不起更多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并没有哪一行更高级,都是谋生的手段而已。
有本事,你就超越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束缚,却又想在其中比个高下,矮子里挑高个,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就算比赢了,也只是赢得一点可怜的、虚假的优越感罢了。
02
实际上,读书人会产生优越感,也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问题。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们村里是没有大学生的,学历最高的,也就是高中而已,到我上初中时,我们村里终于诞生了第一个大学生。
很多人都与有荣焉,人家大学还没读完,就想到大学毕业之后,肯定能干一番事情,最起码也能活得跟村里所有人都不一样,高学历,高工资。
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身上就带着这么高的期待。
所以孔乙己没考取功名被人嘲笑,我想,如果他脱下长衫,或许那群人也会说,“你一个读书人怎么也跟我们一样了,你读那些书有什么用?”
前几年,“读书无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你上了大学,工资还不如我一个初中毕业的,读书有啥用,还不如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
诸如此种,不胜枚举。
现在想想,这种想法,实在可笑,读书本就是为了解开自己身上的枷锁,而不是为了给自己套上一个新的枷锁。
今天,孔乙己文学很火,因为今天读书人很多,而且很多人高不成低不就,越来越像“孔乙己”。
可以做的工作虽然很多,但是自己是读书人啊,上到大学少说也读了十六年,多的可能读了二十年了,怎么能干这个?如果去干这个,当初读书干嘛去啊?
可是,好的工作的,又找不到,就像孔乙己考不上功名,但抄抄书这种工作,做起来又不甘心。
为什么?
他们既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又放不下别人心里的高期待。
父母辛辛苦苦供子女上大学,当然就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自然不希望子女过跟自己一样的生活。
所以,很多人成为“孔乙己”,大概也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还有来自身边的期待。
03
我大学毕业后,“竟也没法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因为我一想到,好歹也读了大学。
有那么一段时间,这种心理确实存在。
因为当今社会,“唯结果论”“唯物质论”是非常具有压迫性的观念,别人看你,可不管你是怎么想的,可不管你喜欢什么,他们就看你最后做到了什么程度。
就像孔乙己,人家嘲笑孔乙己,都是在物质层面进行嘲讽,孔乙己失败,他们就抓住他的失败,狠狠地嘲讽。
然而我们读书,可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物质,如果仅仅从物质层面来看,那凭什么就觉得读书人比没读书的人更高明?
现如今,“博士满街走,硕士多如狗”,更不要说大学生了,还有什么优越感可言呢。
前段时间,某大学的春季招聘出现这样一幕,学生去到招聘现场,竟然还来了很多餐饮公司招聘服务员。
一个律师助理,要求就是硕士学历以上。
而且大学生会越来越多,硕士会越来越多,再也不想孔乙己那个还要反甲科考的时代,读书人都是凤毛麟角。
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外卖小哥,但在外卖小哥中,本科学历的占3%,超过了21万人,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比例占到了1%,将近7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放不下架子,那你就真的别干了,做“孔乙己”吧,宁愿穷死,也要穿着“长衫”。
事实上,一个人读过多少书,跟他做什么工作,是没有关系的,我见到很多大学生回家种地,活成了新农民,简简单单,却充实快乐。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观念,那就是,既然回家种地,还不如当初不读。但我要说的是,这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主动的选择,一个是被动的接受。
事实上,一个人之所以令人尊敬,绝不是因为他穿着长衫,而是因为他内在的学识,穿长衫穿短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有货,佛就算不穿衣服,也金光闪闪,龌龊的人就算穿着长衫,把身份包装得很高大山,只要他一开口,龌龊就出来了。
04
说完孔乙己的事,我还想说另一件事。
活成了孔乙己,确实悲哀,但还有另外一种悲哀,那就是活成“闰土”。
闰土同样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少年的时候,闰土活泼可爱,眼里心里全无世俗,没有鲁迅,他和迅公子在一起,一点也不自卑,还教迅公子做陷阱抓鸟,还讲自己的故事。
那时候的闰土,活得很开心,活得很有希望,活得堂堂正正,在谁的面前也不低头。
也正是因为这样,闰土和迅公子有了一段特别的感情,分别那天,闰土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就连迅公子,也急得哭了。
分别之后,闰土还给迅公子送了漂亮的羽毛和贝壳。
闰土和迅公子一别三十年,闰土也成家立业了,有了几个孩子,身上扛着一家人的生活担子,那担子很重,将他的脊梁骨都压弯了。
当他们三十年后再次相见,当年的迅公子也成了中年大叔,一把年纪了,他上前和闰土打招呼:
“阿!闰土哥,——你来了?……”
他想到了他们少年时的那些东西:角鸡,跳鱼儿,贝壳,猹……期待着和这个少年时的玩伴好好叙叙旧。
然而,闰土已经变了,他脸上只有恭敬和凄凉,他卑躬屈膝,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吓人,态度恭敬地叫“老爷”。
当年,没有生活压力的时候,他似乎已经丢掉了身上的奴性,可是在生活面前,在柴米油盐面前,他的奴性再次涌现出来。
此时的闰土,是六个孩子的父亲,他受过饥荒的折磨,又经过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他终于把少年时的天真稚气全部丢掉了,而被很多“规矩”所束缚。
因为他知道,不守规矩,就要失去工作,就要吃不上饭,他甚至明白,只要迅老爷一句话,可能就会让他万劫不复,所以他卑微地解释:“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天真好玩的闰土,被生活这头野狼吃掉了,同时吃掉他的,还有社会和传统。
然而,这样的闰土,很多时候就是现实中的我们。
05
讲完孔乙己,为什么还要讲闰土的故事?
因为年少的你我,父母暂时不需要操心,也不用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可以说,一人吃饱就行,这是简单的。
这种时候,可以像孔乙己一样穿长衫,爱面子,甚至生活过得乱七八糟的,也无所谓,因为不用为孩子的学费着急,不用为娃娃的奶粉钱着急,可是一旦有了家庭的压力,可能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据我所知,很多人能安稳工作,就算一万次想辞职,最终还是乖乖准时上班,就是因为家庭。
他们活得规规矩矩,努力做一颗螺丝钉。
在我看来,这是另一种悲哀,和孔乙己的悲哀不同,这种悲哀就悲哀在,他虽然勤勤恳恳,既穿上了短衣,干起来曾经讨厌的活儿,说起自己曾经讨厌的话,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我们活成了孔乙己,活成了闰土。
鲁迅写的小说不多,但篇篇都很经典。
他的学生孙伏园曾问过他:“《呐喊》中。哪一篇最好?”
鲁迅回:“《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
孙伏园又问:“好在何处?”
鲁迅就说:“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
鲁迅把孔乙己当成“苦人”,苦在何处?
孔乙己之所以活成这样,除了他自己不求改变,好吃懒做之外,还有就是因为,他的思想,被他所处的社会毒害了,被传统的“读书”观念毒害了。
而如今的“孔乙己”们和“闰土”们,他们也是苦人,他们的心灵,已经病了。
人若失去了一颗健康的心灵,人生就很苦。
06
我常想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读书?
为了名利?
读书确实可以让人获得名利,因为有孙子兵法教我们怎么做人做事才能取得胜利,还有其他的书可以让我们学到技能,由此可以成为某一方面出众的人物,还能让我们有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
我们的祖辈下苦力赚钱,生活太累,我们不想继续这样活了,读书想找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不用风吹日晒。
把这当成读书的目的,也可以。
但一个人读书,不能仅仅是为了能活下去,不仅仅是为了在名利场中取得胜利。
一个人读书,还应该要自我觉醒,成为真正的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健康,更宽阔。
我们这代人,生活在物欲之海中,要时刻认清自己的方向,就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这,很多时候就需要读书。
否则,就容易活成“闰土”和“孔乙己”那样,要么站在高处下不去,要么站在低处起不来。
“孔乙己”是读书人,但他只是认识了字,并没有真正读到“书”的精髓,而当今的“孔乙己”们,之所以会出现“穿长衫”这种架子问题,也是因为还没有读透。
像陶渊明,回家种地,和农民打成一片,像苏东坡,被贬去种地时,还很喜欢人家把他看成农民,而不知道他就是名动天下的苏大学士。
因为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消灭差别,而不是制造差别。
文|不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