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打仗,没钱不行,但光有钱也不行

打仗,没钱不行,但光有钱也不行

打仗,没钱不行,但光有钱也不行

【点评吴王刘濞:打仗没钱不行,但光有钱也不行】

中国两千多年帝制时代,有过几次著名的因“削藩”而引发的变乱,诸如汉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中唐的藩镇之祸,明初的靖难之役,清初的三藩之乱。其中只有明成祖朱棣成功反杀,堪称特例。

就综合形势而论,汉初七国之乱,吴王刘濞(bi,四声)面临的战前形势,应该是最好的,相对优势也最大,但他能把一把好牌打到稀烂,甚至不满三个月就彻底玩完,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一切,都能从吴王刘濞战前发布的那篇檄文中找到答案,附在文后,可查阅。

首先,政治军事斗争的首要任务,无疑是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然后组建“盟友统一战线”,联合对抗主要敌人。

这是政治道义层面的首要要求,具体呈现便是外交战场的纵横捭阖。

刘濞的敌人,无疑是汉景帝刘启,包括大力主张“削藩令”的御史大夫晁错。刘濞打出“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帜,师出有名上肯定没问题。

刘濞的朋友,他画的线也很明确,除了汉景帝及其胞弟、子侄等诸侯王,其它所有刘姓诸侯王,都是刘濞的争取对象。

刘濞事实上做了很多外交工作,他的战前檄文也明确罗列了一众朋友,而且他这个檄文应该被之后的汉廷有意删减过,比如明确参与过“密谋串联”的,就有齐王刘将闾、济北王刘志两人,但因为其之后的表现及政治待遇,汉廷只好将他俩“隐藏”不表。

这说明刘濞的确花了大力气构建“盟友统一战线”,他起兵之后,确实也营造了“登高一呼、群王影从”的优势局面。

打仗,没钱不行,但光有钱也不行

但这里的关键,光做不行,重要的是实际进展与收效程度。结合之后史实,刘濞的“朋友”大致可以划为三类。

一是胶西王、楚王等忠实盟友,他们多数已经遭受过“削藩令”的处罚,所以铁了心要干掉刘启与晁错,重建政治新秩序。

二是赵王为代表的参与方。他们立场上相对支持刘濞,实际行动上也做出了相关配合,但他们更多的是观望,出力程度取决于刘濞的实际进展。

三是齐王、淮南王等“反水方”。他们事先都同意加入,但事到临头,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背约乃至反戈一击。

这验证了当时政治外交局势的复杂,以及刘濞临机起事的仓促性,他的外交纵横工作并没有完全做到位,尤其是对于中立、摇摆的盟友,为其实际处境与决策困难考虑不足。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现实原因,一是这些盟友还没遭到“削藩令”的铁拳,尚存侥幸、观望心理;二是他们内部权力架构,担任要职的多数是汉廷派遣过来的辅臣,这些大臣无疑倾向汉廷。

实际上,齐王、淮南王、济北王都是被汉臣“劫持”而背约,楚王等人也是干掉了内部汉臣才得以成功起事,这无疑是当时各诸侯国内部的普遍现象。

当然,让刘濞完全做到这一切,未免太过苛责,对比后世的同类行动,他的实际成果已经很不错,但他接下来的骚操作,实在是太过着急,也就显得失策乃至阴损。

在他发布檄文时,居然将所有参与者“拉清单”,一个个点名罗列出来,他的如意算盘,当然是明确、强化统一战线,营造“优势在我”的大好局面。

但是,这些参与方会怎么想?成功了万事大吉,要是一旦失败了,他们是不是注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所以,刘濞这一鲁莽甚至有些阴损之举,实质是无视其它诸侯王的处境与利益,直接将他们“绑架”到自己的战车之上,势必会导致一定比例的参与者产生反感,从而调整立场。

可以说,齐王、淮南王、济北王等人的背约乃至反戈一击,其它诸侯王表面配合、实际观望,都是源自对刘濞的不能完全信任,实际就是被这一檄文给逼出来的。

战前檄文,居然分化了自己的盟友,不可谓不失策。

打仗,没钱不行,但光有钱也不行

统一战线之后无疑是武装斗争,战场实际进展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如果吴王刘濞推进迅速、风卷残云,以实际进展昭示占据走势,赋予盟友们胜利在望的信心,相信他们也会很快放弃观望、协力同心。

可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刘濞是个完全的军事战略外行。

首先,他居然把本方的整体战略指导方针和盘托出、公示天下,就怕汉廷不知道。

那段洋洋洒洒的“战略规划”,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北东南三路,分进合击。

这就相当于,刘濞既暴露了汉廷的敌人,又暴露了打法,那汉廷对症抓药、水来将挡,组织各路防御,是不是起码占了先机?

实际过程中,除了刘濞指挥吴楚军向西进攻梁国,胶西王刘卬等人被拖在齐地,其它战场由于诸侯王的观望,根本没有实际进展,因为这一“时间差”的充裕,反而让汉廷的防御战线更加稳固……

其次,造反还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人,估计刘濞算是独一份了。

战前不是没有人向他提出较为高段的战略建议。

年轻却极具战略眼光的桓将军,将这一战的战略精髓一语道破:洛阳、荥阳、敖仓是左右全局最关键的据点,我们必须将之迅速抢占。拿下了我们陈兵函谷关,向天下昭示必胜之势;拿不下,我们在中原之地“以步对骑”,能打赢才怪。

可惜,刘濞固然没有刘邦的识人慧眼,更是全无“战略慧根”,居然仅以桓将军太过年轻就予以否决,也是没sei了。

如果这一战略得以顺利实施,估计周亚夫哭都找不到地方。

客观说,刘濞也不是完全认识不到荥阳等据点的重要性,但他坚持“步步推进、稳扎稳打”的保守策略,一直被拖在梁地。

虽然他也派出探子侦察长安汉军的动向,计划赶在汉军到达前再拿下荥阳。但周亚夫以“曲线妙计”突然空降洛阳、控制荥阳,让刘濞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正如周亚夫所说:“吾据荥陽,以东无足忧者”,整个战局的胜负走势,已经基本敲定。

事实上,正是这个战略精髓层面的严重失策,导致了刘濞之后的迅速惨败。

包括他手下大将军田禄伯的建议,即分兵走南路,最终打到武关一线,同样不失为上策、奇计,但刘濞鼠肚鸡肠,同样否决。

打仗,没钱不行,但光有钱也不行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点,即在收买天下人心上,刘濞的策略那是相当简单直接,用钱砸,砸晕为止,反正我有的是钱!

这个事吧,不能说刘濞做的就是错,毕竟老百姓参与造反打仗,无非是“抢钱抢粮抢女人”,没点油水也确实难以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

但是,刘濞和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人截然不同,后者这些才是真正的造反,刘濞和刘启之间,实际不过是顶层贵族之间“权力的游戏”,光以钱砸,却缺乏道义层面的“号召”与说服力,短期内是见效极快,但长期呢?

是不是会动摇老刘家的执政合法性根基?就算刘濞成功取代刘启,如果其他人如法炮制,也以钱砸,局势又将伊于胡底?

所以,仅从这个收买手段上,就能看出刘濞的政治短视,以及道义对于政治运行重要性认知的严重缺失。包括他强行将所有盟友绑上“贼船”,实质同此。

刘濞的另一句话也特别有趣,他说不仅吴地,其实天下各地都有他的钱,只是大家不清楚藏在哪里而已,不知道战后有没有掀起遍及全国的寻找“吴王宝藏”热?

以上。吴王刘濞仅仅折腾三个月就宣告退场,原因无非是他在政治道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等层面的严重失策。

简而言之,道义、盟友、实力才是决定政治斗争胜败结局的主导因素,其重要性渐次有差,其中道义最重要,有道义才能有盟友,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力即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等,当然也很重要,但如果仅仅靠它,势必陷入盲目迷信武力、穷兵黩武的困境。

太阳之下无新事,以此来观察当前世界的俄乌战争、中美竞争,相信会有相对明确的研判心得。

附吴王刘濞的战前檄文——

【《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幸教寡人!以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以僇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

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馀年,其王君皆不辞分其卒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馀万。寡人虽不肖,原以身从诸王。

越直长沙者,因王子定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与寡人西面;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或与寡人会雒陽;燕王、赵王固与胡王有约,燕王北定代、云中,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匡正天子,以安高庙。原王勉之。

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馀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寡人未得诸王之意,未敢听。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社稷之所原也。

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脩兵革,聚穀食,夜以继日,三十馀年矣。凡为此,原诸王勉用之。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千石,五百斤,封五百户:皆为列侯。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人户五千,如得列将;人户三千,如得裨将;人户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佗封赐皆倍军法。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原诸王明以令士大夫,弗敢欺也。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吴,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敬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