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为了阐明明军是如何支援朝鲜抗倭,先将时间线拉回到1592年年初,当时一些在日华人将情报输送给福建地方,福建最早知道日本要入侵的讯息。所以当时明国东南沿海加强戒备,但没有到全国防范地步。比如北京城方面对倭寇要入侵依旧浑然不知。

后来到日军席卷朝鲜半岛时候,北京城方面还是没所察觉。但这时候有一个省份已经知道朝鲜事情了,这地方就是辽东。当然辽东想不知道都难,毕竟挨在朝鲜边上,日军搞出那么大动静很难不知道。(出自《明代辽东边疆史》

辽东总兵杨绍勋就把朝鲜被倭寇蹂躏的消息报告给了北京城,当时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一样人物石星接收到了报告。石星和丰臣秀吉年龄一样大,出生年份都1537年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北京城

石星接到辽东方面报告后第一反应这是假消息,朝鲜那么厉害怎么可能会被倭寇打成这样?

讲到这里,各位不要笑。站在当时人角度看,朝鲜是个军事强国,明人一直都看好朝鲜战斗力,成化皇帝围剿女真行动都联合过朝鲜人,壬辰倭乱以后,明国抵抗努尔哈赤都向朝鲜求援,后面清朝初期,清军也重用朝鲜炮手。(出自《元明清时期浙江与朝鲜半岛的历史联系》

当时朝鲜拥有二十万常备军,所以谁也没想到朝鲜各地防守会被日军轻松瓦解。

石星第一反应是这是假消息,但后来仔细思考,他断定这一定是朝鲜勾结日本入侵明国,朝鲜求援是圈套,不要上当。接下来石星命令天津、辽东、山东等地加强戒备,防止朝鲜和日本入侵。(出自《明代辽东边疆史》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东亚三国

石星这个举动是正确的,加强戒备防范任何外在敌人。通过这件事可以得出两点,第一、明军参战前明国在北方加强戒备并非是针对日本,而主要针对朝鲜。第二、明国和朝鲜关系并非很多人想象那么铁

再补充一点,汉城沦陷后,被逼无奈的朝鲜朝廷曾派人多次向明国求援,也说明了他们国家的情况。明国朝廷对辽东情报和朝鲜使者的话一开始都没信,朝鲜遣使一事不叙述。

到了六月中旬,这时朝鲜王李昖已经逃到义州了,他真没地方跑了,再往西就跑出国了。不过李昖真的要抛弃他的国家,申请进入明国境内避难,明国朝廷听说以后,怀疑在义州的那个朝鲜国王是骗子冒充的,就派人前去义州会见李昖,并把他样貌画下来,带回去验证真伪,但李昖为此很不高兴。(出自《宣祖实录》

通过画像才得知朝鲜国王是真的,那么朝鲜事情也就不再怀疑。但紫禁城朝廷还是炸开了锅,一些大臣表示既然朝鲜王是真的就更不能让他进入明国,既然倭寇轻松击败朝鲜,倭寇岂不是很强。收留朝鲜王会给日本制造入侵明国的借口。如兵部的许弘纲等人反对支援朝鲜,他们说国外事情,不要去滩浑水。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李昖

这里可以看出当时一些明国官员并没意识到丰臣秀吉最终目的是侵占大陆,还有对日本人有些畏惧。

之前提到的石星他支持增援朝鲜,不但有石星这样的朝廷大臣主张援朝,还有一些地方官也赞成援朝。

浙江地方官周孔教说:“朝鲜吾之藩篱也,朝鲜失则辽阳危,辽阳危则神京震,或谓朝鲜当弃者,谬也。”意思若朝鲜瓦解,辽东就会被威胁,辽东若沦陷,下一个就是北京。

山西地方官彭好古不但赞成增援朝鲜,还提醒进入朝鲜以后依然要防备朝鲜人。

就在群臣争吵之际,最终一个人拍案宣布出兵朝鲜,此人是明国首脑万历皇帝。当时他29岁,但是是他在位的第二十年。万历虽然深居宫中,几乎不上朝,但他对遥远的边疆战事非常感兴趣,每当明军和蒙古人或西南土著交战,他都会密切关注,这次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也令万历额外敏感,虽然万历也不了解海对岸的秀吉,但他为此还难得上朝。(出自《明代皇室尚武活动》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喜欢关注边疆战事的万历皇帝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丰臣秀吉

万历皇帝决定帮助朝鲜,但那个国王李昖就还是别让他进来了。于是他下旨让辽东军将领郭梦征率军进入义州,6月19日郭梦征在那里会见了李昖,郭梦征带来万历赐予的2万两白银。万历送李昖白银目的一方面是可怜他,另一方面当时明军还未在朝鲜遇到日本人,进入他国境内要有理由,这样明军就可以打着送礼名义合法入境。

万历皇帝还下了一道圣旨:朕今专遣文武大臣二员。统率辽阳各镇精兵十万。往助讨贼…并宣谕琉球,暹罗等国。集兵数十万。同征日本。直捣巢穴。

万历对朝鲜表示他不但要调动十万辽东军,还要联合琉球和泰国的军队,凑集数十万大军一起讨伐日本。不过这份诏书未免有些夸大,之前篇章提到琉球已经向丰臣秀吉妥协,琉球王尚宁都被迫为侵朝日军提供粮食,而泰国是纳黎宣大帝执政,正和缅甸开战也没多余兵力帮助明国,而且距离太遥远。但显示出万历要援助朝鲜的决心。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万历诏书

早在之前6月15日,宁远总兵郝杰就已下令让史儒、戴朝弁率领1300人进入朝鲜境内去担任保护李昖的工作。6月17日,郝杰就让副总兵祖承训率领3000士兵进入朝鲜,祖承训是此次出征朝鲜的明军统帅。加上这次郭梦征的部队,明军总共至少5000人,李昖总算有胆量往东走,而不往西边明国走了。

可能有人以为16世纪日本国动员士兵能力比明国还强,我曾经也信这句话,但后来查阅很多资料才发现这一论点是错误的

《明代倭寇史略》这本书以丰臣秀吉核定的全国田粮为2253万石,每万石出兵250人,推算出日本全国可动员兵力达56万3千余人。但这56万人军队不全属于丰臣秀吉个人,是日本所有大名加在一起的兵力,像岛津家因为梅北一揆内乱就无法出全力。

已知日本的极限是56万人,那明国的可以出动多少?永乐皇帝时期帝国常备军是276万人。到万历皇帝时期帝国常备军80万人。(出自《中国历代战争史》

再看明帝国三次出兵朝鲜人数,第一次,1592年祖承训率领的明军共5000~7000人,这里面人全是辽东军。(出自《中国历代战争史》《白沙先生文集》)第二次,1593年宋应昌、李如松所率领的明军加在一起共至少51500人,(出自《明代辽东边疆史》)其中辽东军占大多数,浙江军只有7000人,这五万人里还不算上后来休战期间增兵的人数。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明军士兵复原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明军

第三次,也是明军出兵数量最多的一次,这回明军指挥层换了好几人,这里就不罗列了。明国共出动14万~18万士兵支援朝鲜作战,这次部队来自全国各地,辽东军占比之前少了很多,浙江军人数上升,当时明军在第一次支援朝鲜吃了没有水军做后勤的亏,所以这次动用了两万人规模的水军前往朝鲜海域,配合李舜臣作战。

这回在朝鲜半岛的明军数量超越了日军,当时在半岛日军最多只有12万人。明军和日军的数据我是引用明史专家孙卫国教授的研究。

壬辰倭乱7年中,明军总共投入了23万人次兵力,而且全是当时明国的精锐,连远在打缅甸的部队都调去朝鲜了,日军共投入了27万人次兵力,还不算上这两国在本土布置的防御对方的军队。(出自《再造藩邦之师》)。

明朝为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出兵总人数超越二十万人

我看了这些数据,也难怪当时明人董欲说:古称跨海东征扬威万里者,莫盛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