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存在于纸面的狂想构建
看的顺眼请点个关注~高频率更新中外历史故事,供君解闷~
嗯?这不是传说中的“莫斯科七姐妹”?一度定义了二战后天际线的著名建筑群,建造于斯大林执政最后十年的伟大建筑么?怎么就说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构想?
没错,上图确实是苏联人民希望借助建筑,具现化自己国家地位,结合了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伟大建筑群。
但在这之前,三十多年之前,苏联人就有了一个更大的,更狂野的构想——苏维埃宫。
这是苏维埃宫的剖面图,这是1924年启动的计划,目标很简单——世界最大,最高的宫殿。
1931年,苏联启动了苏维埃宫的地基挖掘,并公开向全世界征集设计方案,一年内,他们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超过100份的设计稿。
经过长期的探讨和争执,1937年,最终定稿。定下来的方案中,苏维埃宫总体面积达到7.5万立方米,超过了克里姆林宫,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任何一座其他建筑,顶端矗立着列宁的雕像,指引全世界共产主义的未来。
高度有415米,比胡夫金字塔高将近300米,比罗马圣彼得教堂高270米,比德国科隆教堂高250米,比法国埃菲尔铁塔高近100米,比美国帝国大厦高8米。
但苏维埃宫并没有真正的投入建设,原因很简单,俩字——没钱。
再看看这个,是不是很有未来的科幻感?
仔细看下图片下面的标注,这是美国设计师莱特在1958年的设想。
二战之后,建筑界的思潮日新月异,工业化的发展让建筑行业时不时的有新的想法,摩天大楼什么的弱爆了,最好是把交通设施和建筑都放到天上,这样人们就可以享受空旷的土地!
莱特的想法有些不同,他认为工业化对人们的生活是负面的,建议取消大城市,以农业为基础搭建新兴社会,他的作品就是将原本的大型城市和人群分散开,利用发达的运输业和机器,让人们可以到广袤的土地上各自安居。
与莱特同一时期的著名航天学家冯布劳恩,则构想了一个更加“上天”的建筑。
直径75米,通过自转产生相当于地球三分之一的重力,在圆环中可以种植农作物,提供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这一设想在后续不断地补充和提高,到现代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已经成为相当常见的一种巨型空间站设计。
还是在同一个时间段,伦敦一群建筑人组成了一个实验性质的小组:建筑电讯派。
他们反对权威主义,反对英雄主义,认为建筑是消耗的,是流动的,是可变化的,否定了西方传统的价值观——资产的永久性。
听起来很像是建筑学界的摇滚派和嬉皮士。
建筑电讯派曾经有个著名的想法——没准是在玩积木的时候得到的灵感——插件城市。
正如上图,城市中的住宅、写字楼、车道等等设施,都是单元,可以通过像是拼积木的方式一样,将许多个单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城市,也可以通过单元的删减和替换,进行城市的整改和扩张。
同一小组的成员对这一想法进行了更为大胆的扩充:行走城市。
都是一个个的单元了,为啥不能在下面装设上轮子或者足部,这样整座城市就可以变成一个巨大的游牧部落或者巨大的房车,想去哪儿去哪儿。
没准今天城市里的人们嫌天热,就走到南极北极乘凉,等觉得天冷了难受,再走到赤道晒太阳。
这也是上面几位同一年代的哪位建筑师的创造?
不,这是比上面那些提前了一百多年的一位建筑理论家的设计,用途是纪念牛顿逝世150周年的牛顿纪念堂。
主体结构是一个150米直径的大球,下面是三层底座,牛顿的棺材放在球体底部的中心。
球体上有着无数个按照星座排列的空洞,白天,阳光从空洞照入球体之中,晚上球体中心则有超大的灯具,照亮整座建筑。
毫无意外,这座建筑从头到尾都停留在纸面上。
同样是群居动物,野牛野马每年都有大规模的迁徙,哪怕是灵长类的“亲戚”们,也会选择果子更多的树林,不断地变换栖息处。
人类在生产力发展后,就倾向于有一个具体的,能够容纳自己的,固定的住所。
聚居地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化而不断地改变着,从洞穴变成草屋,草屋变成木屋瓦房,再到现在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以后的建筑会是如何?
那些曾经只能在纸面上当成“狂想”的架构,能否变成现实?
我们只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