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立国,杨坚明确以文治国,打压功勋武将,启用有专长的文官
北周军国体制有着自身的特性,对隋朝初年的用人策略影响深刻。一方面由于北周王朝存在时间短,到了隋朝初年,北周武将几乎垄断了各级行政机构,正所谓“周代公卿,类多武将”,形成了隋朝初年社会尚武成风,许多汉族世家子弟也纷纷弃文投武。另一方面就是官职成为对勋贵的奖赏,很多地方官职为当地出身的功臣所占据。
隋朝初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多为出身大族的功臣武将所把持,如果要实现中央集权化领导,就必须改变这种格局。
杨坚在隋朝初年对中央官员和人事制度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颇见成效,但是对于地方豪强盘根错节的势力,杨坚最初并没有下决心进行整治,因为地方势力暂时对隋朝新政权还构不成威胁,所以杨坚暂时维持现状,未来时机成熟再加以改变。
在这种形势下,隋朝初年地方人事和北周时代差别不大,依旧处于武将主政的状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当然是对历史局面的一种继承,而且杨坚十分清楚,新朝建立伊始,中央人事制度虽然已经改变,但还需要加以控制和稳定。那段时间隋朝四面受敌,维持地方既有格局,也是明智之举。
由于地方官员多为武将、大族等实力派人物担当,而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对管理地方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往往将官职视为新王朝对自己的报酬,更将地方视为自己的领地,因此消极怠工、飞扬跋扈甚至违法乱纪者不乏其人。
例如燕荣出身弘农,以军功进入仕途,历任青、扬、幽州总管,他所任之处都选用勇武有力者为其爪牙,在辖区内横行不法,甚至欺辱当地的世家大族。
据《周书·令狐整传》记载:“每巡省关内,闻官人及百姓妻女有美色,辄舍其室而淫之,贪暴放纵日甚。”燕荣在地方俨然就是土皇帝,甚至比真正的皇帝杨坚还要嚣张。
各地方官利用官职权力牟取私利不是新鲜现象。例如卢贲担任齐州刺史时,当地发生饥荒,他利用职权,禁止商家卖米,却把自己的大米高价出售以牟取暴利;营州总管韦艺在任时,大肆置办产业,与北方突厥进行贸易,家产达数万之巨;韦伯仁跟随叔叔韦艺时任南宁州(今云南曲靖)总管时,劫掠人妻,纵容手下士卒暴力抢劫;张威担任青州总管时,大量置办私人田地,不断侵扰百姓,当地怨声载道。
诸如上述所举的例子,在隋朝初年的各地方很普遍。事实上,开皇初年在杨坚按照军功授予官职的方针刚刚颁布、准备任命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时,时任治书侍御史的柳彧就上表杨坚,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不能将政府官职用作酬谢的筹码,打天下可以重用武将,但既已经得天下,治理天下必须要启用有专长的文官,让其各尽所能。
杨坚十分赞同柳彧的建议,当即下令撤销对和干子的任命。其实杨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后来在平陈之后,大将贺若弼要求任命自己担任宰相时,杨坚就清楚地告诉高熲:“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杨坚的这句话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表露,只不过要改变地方官员的任用制度,必须慎重进行,因为是要触犯功勋武将利益的。
杨坚打压功勋武将的策略,并不仅仅是下狠手剥夺其权力,有时也会创造机会,故意抬高那些官职不高的文人学士,给予武将一些压力。例如,开皇初年杨坚专门派人将张煚请进朝廷,并亲自走下御座执手问候,相谈甚欢,让满朝文武看得惊讶无比,纷纷打听王张煚来历。
其实按照当时的官员级别衡量,张煚根本不算个人物,在北周时期没有军功,每当那些武将在一起互相炫耀战绩时,他就躲在一边钻研圣贤之学,久而久之他因为学问出众,居然得到了武将的尊担重。
隋朝建立时他已经年过八十,杨坚请他的时候他正在家颐养天尚年。杨坚将他请出来奉为上宾,除了尊老的意思之外,无外乎就是好想告诉武将,随着新王朝的建立和逐渐稳定,文官开始唱主角,朝法廷将倡导以文治国的理念。
开皇三年(583年)十一月,杨坚决定要在地方行政制度上进行重大改革,同时诏令各地举荐贤才,他在诏令中强调:“如有文武才用,未为知时,宜以礼发遣,朕将铨擢。其有志节高妙,越等超伦,亦仰使人就加旌异,令一行一善奖劝于人。”
这封诏书虽然没有完全体现出杨坚的用人思想,但是已经明确以文治国的原则,尤其在敏感的用人问题上,杨坚采取多做少说的策略,派遣使者到全国各地明察暗访,自己也找机会借巡查之名,发现或提拔那些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员,逐步改变官员队伍的结构,整顿官场。
杨坚明白,政策执行得是否到位,地方官员的执行力起决定性作用。地方官作为中央政令的执行者,在由动乱到大治的过程中还起到消除地方分裂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杨坚体会得颇为深刻。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的三方叛乱,就曾经让杨坚吃过不少苦头。
所以从促进国家统一的角度而言,杨坚的选人用人是否得当关系到新王朝能否稳定,对于这个问题,《隋书·柳检传》评价杨坚:“初有天下,励精思政,妙简良能,出为牧宰”,倾注了大量心血。
开皇初年,杨坚吸取北周皇室对于大权控制力弱而走向灭亡的教训,分别在并州、洛州和益州设置了尚书省,由三个儿子杨广、杨俊和杨秀监管地方。鉴于三个儿子还很年轻,杨坚特意选派元岩担任益州长史,王韶为河北道行台右仆射,李雄为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
三个人都是骨鲠之臣,杨坚希望他们能够辅佐三位皇子管理好地方,而且希望通过派出具有宰相之器的人前往地方的这个做法,能为不久后改革地方人事制度做铺垫,同时也让朝官和地方官双向流动,形成良性循环。
增设行台尚书省对新生的隋朝而言具有象征意义,杨坚对于地方官员的考察选拔更是不遗余力。例如开皇元年(581年)十月,杨坚巡查岐州,沿途考察吏治情况,他看到岐州刺史梁彦光治理地方有惠民政绩,立即下诏予以褒奖。在诏书中杨坚称赞梁彦光是“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 下”。
又如房懿恭本来是北齐官员,苏威推荐他担任新丰县令(今陕西临潼新丰镇),其政绩在三秦之地最出色,杨坚对其大加赏赐。
房懿恭将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当地穷困百姓,杨坚又赏赐其粟米,他也全部分给贫困之人。这让杨坚赞叹不己,在召见雍州各县县令时,特意将房懿恭召至御座之前,让他向所有县令介绍工作经验,并当场晋升其为泽州(今山西晋城)司马,不久又转授德州(今山东陵县)司马,其政绩达到了全国第一。
杨坚对房懿恭的突出政绩表现很诧异,他对进京参加考核的大臣们说:“如房懿恭志存体国,爱养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庙所佑助,岂朕寡薄能致之乎!朕即拜为刺史。岂止为一州而已,当令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学也。”杨坚号召百官向房懿恭学习,并提拔他为使持节、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诸军事、海州刺史。
从杨坚优待房懿恭的事例可以看出,杨坚特意优待北齐旧属,对这些人也是加以甄别、量才取用。除了房懿恭之外,高劢是北齐太尉清河王高岳之子,杨坚当政后曾对他说:“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因此授予其楚州(今江苏淮安)刺史的职位,后来陇右地区屡遭羌人侵扰,杨坚又调任他担任洮州刺史,他到任后安抚各族、抑制豪强,颇有政绩。
杨坚还留意了解官员的能力特长,例如贺娄子干长期镇守西部边疆,威名远扬,死后找不到合适的接替者,杨坚通过几天的筛选,选中了杜彦。杜彦到任后确实不负众望,《隋书·杜彦传》记载:“北夷畏惮,胡马不敢至塞。”
又如开皇三年(583年)七月,幽州总管李崇出兵抗击突厥,不幸战败身亡,东北地区形势顿时紧张起来。杨坚得知消息后立即想到让周摇接任,周摇得到诏令后立即赶赴前线化解了边境危机。
从以上诸多事例可以看出,杨坚对于官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平常是有着充分的考察和了解的,所以总能在关键时刻找出合适的人去解决问题。
不过杨坚也十分清楚要做好地方人事制度的改革,仅仅树立几个楷模还不够,还必须对关乎这些人切身利益的升迁之路做出妥善的安排,要把官员的个人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同向发展。具体说,就是要以严格考核政绩作为官员的晋升罢免标准,正所谓“黜陟合理,褒贬无亏,便是进必得贤,退皆 不肖”。
从这个角度来讲,杨坚的首要任务便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赏罚标准,尽量确保不受人情因素的干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出现赏罚不公就会让澄清吏治变成一句空话,那就更谈不上改革地方人事制度。
换句话说,皇帝杨坚亲自考核任用官员,更应该致力于建立和捍卫良性的用人机制。谁都知道政治腐败首先体现在人事腐败,源头是用人机制的破坏,在这方面杨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且颇有建树。
据《隋书·高祖上》记载:开皇六年(586年)二月,杨坚“制刺史上佐每岁暮更入朝,上考课”。也就是说,开始实行按政绩黜陟地方官吏的制度。值得一提的是,“黜幽陟明”制度并非杨坚首创,但是杨坚确实是实行得比较到位甚至是比较严格。史料不仅频繁记载了岁末考课,而且通过查阅许多官员的履历,可以看出很多官员是通过政绩突出而得到提拔的。
例如开皇十一年(591年)二月,杨坚考察到临颍县令刘旷治理地方颇有政绩,所以晋升其为莒州刺史。到了仁寿年间,杨坚派使者到各州县去巡视,查访各地官员是否称职,发现房彦谦能力超群,晋升他为都州司马。
上述众多例子表明,杨坚从隋朝建立伊始一直到他去世之前,都坚持官员考课的升迁制度,而且政绩优异的地方官还经常被选拔到中央朝廷任职。
例如相州刺史樊叔略,据《隋书·循吏·樊叔略传》记载:“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玉玺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征拜司农卿。”《隋书·刘仁恩传》记载:“有文武干用,初为毛州刺史,治绩号天下第一,擢拜刑部尚书。”等等。
杨坚把有经验和有能力的地方官员选入中央,负责某一部门的全局性工作,这对地方官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使这些人能够通过展现治理地方的能力而成为京官,这样就有了仕途上的奋进目标。
而且中央高级官员从地方官中选拔,有利于密切中央朝廷和地方的关系,做到上情下达,让中央朝廷的决策更加贴近地方实际,只有官员队伍吐故纳新,中央朝廷才能保持活力。
杨坚对于官员的升迁,有一定的规则。原则上是逐级提升,前文说到的房懿恭由县令升任司马再升任刺史,就属于正常升迁程序,也有超常提拔,例如刘旷由县令提拔为刺史,刘仁恩由刺史进京担任刑部尚书,当然越级的幅度并不大。对于政绩十分优异的官员,杨坚更多的是给予实物奖赏,很少采用直接升官的方式,以维持人事制度的严肃性。
梁光彦政绩突出,杨坚对他进行奖励,但并不予以立即提升,而只是许诺“三载之后,自当迁陟”,也是因为梁光彦担任岐州刺史还不满一年,所以杨坚遵循正常程序,等到时间够了之后再提拔,由此可知杨坚对于官员的升迁不只看重政绩,还注重资历。
后来到了隋炀帝杨广在位的大业二年(606年)七月,朝廷规定“制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由此可见“计考增级”制度在杨坚时代就已经实行。
将考核官员的“计考增级”制度作为澄清吏治的一个手段,杨坚为此呕心沥血,对于考核政绩优异者,杨坚经常召见他们进行慰勉,且下诏予以褒奖,甚至经常亲自主持课考,让官员们向自己述职。
例如开皇八年(588年),杨坚亲自主持官员的考核工作,在他的精心考核下,当时的科考制度得到了严格公正地执行,保证了国家机器的高效率运转,而且通过考核也发现了一大批清正廉洁的官员。
例如元岩以有骨气出名,被委任为益州总管长史,在治理地方期间法令严明,断案公允,就连受处罚者都认为元岩断案公道,以至于在他去世时,益州百姓全都为他哀悼,杨坚也是对他的去世哀伤很久。
又如元亨以太常卿出任卫州刺史,在职八年期间政绩突出,后来因为体弱多病请求退休,当地人都请求他能留下。杨坚为此感慨不已,元亨康复回京后,杨坚派使者送药慰问,体现出了对优秀官员的爱惜之情。
再如令狐熙担任沧州刺史深得人心,开皇四年(584年)杨坚到洛阳,令狐熙前去述职,沧州百姓以为朝廷要把他调走,纷纷在路边挥泪相送,等他回来后百姓喜出望外,史料的说法是“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等到开皇八年(588年)他升任河北道行台度支使时,《隋书·令狐熙传》记载是“吏民追思,相与立碑颂德”。在传统的政治环境下,一个地方如果碰到勤政廉明的官员来治理,对当地的实际意义确实是难以估量,所以百姓用立碑颂德的方式表达对官员的爱戴之情,这种例子特别多。刘旷、房彦谦等人都得到了百姓的肯定,他们的典型事例感人至深。
司马光后来在叙述杨坚选贤任能的事迹时,评价其达到的效果是“由是州县吏多称职,百姓富庶”。胡三省则进一步评价说:“开皇之治,以赏良吏而成。”
无论是司马光还是胡三省,他们都是在说开皇之治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杨坚能够认可那些政绩突出的官员,同时排斥打击那些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武将功勋,而且在时机成熟时改变地方人事制度,这是杨坚缔造“开皇之治”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