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宋朝“懒”诗人苏麟:一首诗只写出两句,而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长河中,有没有哪位诗人一生只作一首诗,或者只流传下来一首诗,却被千古传诵的呢?

对于这一问题,很多人会想到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江花月夜》节选

的确,这首诗以月亮、江水、夜景等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春江月夜图,清代学者王闿运称为“孤篇压全唐”。

但是这个说法不严谨,因为这不算张若虚的“孤篇”,《全唐诗》中记载了张若虚两首诗,除了这首《春江花月夜》以外,还有一首《代答闺梦还》也流传了下来。

或许有人会提到,唐代诗人张继,在路过寒山寺的时候写下了一首《枫桥夜泊》,他只写过这一首诗,并且火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实际上,只能说张继最被人熟知的,是这首《枫桥夜泊》,他流传下来的诗歌,足足有四十多首。要说他一生只写了一首诗,就被千古传诵,也不准确!

可是,在北宋时期,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一生只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只有两句,却流传至今,他也被后人调侃为史上最“懒”的诗人

宋朝“懒”诗人苏麟:一首诗只写出两句,而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

这个小人物叫苏麟,他是一个北宋的官员,因为想升职,却没有人举荐,他写下了一首诗,呈递给北宋的名臣范仲淹,希望得到范仲淹的举荐。

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寥寥无几,北宋文人俞文豹的笔记《清夜录》中,简短地提到了他:

“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公即荐之。”

故事是这样的:苏麟生活在宋仁宗时期,他在杭州担任一个叫做巡检的小官。苏麟工作起来兢兢业业,只是,他长期得不到升职,心里边有了一些小抱怨。

恰好,范仲淹被北宋朝廷外迁到杭州任知府,范仲淹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别说他身边有千里马,哪怕是百里马,只要有一点点才华,他都会向朝廷举荐。

一时间,范仲淹身边的优秀人才,都通过他的举荐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宋朝“懒”诗人苏麟:一首诗只写出两句,而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

可是苏麟由于职位的特殊,他是巡检,常常需要到外地办公,不在范仲淹身边工作,两个人很少碰面,范仲淹也许、可能、大概、maybe都不知道有这号人的存在。

等到苏麟外出办公回来,发现自己原来身边的人,无论职位高低,才能深浅,都或多或少得到了升职加薪,唯独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逐渐感到有些不甘心,因为他深知自己并不是能力不如别人,而是没有让自己展现才能的机会。

本来他想去直接去找范仲淹,当面表达一下自己的小失落,可他是个碍于情面的人,脸皮薄,容易害羞,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思来想去,他决定通过诗词委婉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里多说一句,古代的时候,文人为得到赏识,向高官名人献诗进言不在少数,这种诗被称作拜谒诗。像是唐代的大诗人孟浩然写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就是向当时唐朝丞相张九龄进献的拜谒诗。

孟浩然写了这首拜谒诗,也没有得到任用,我印象里,孟浩然好像一辈子都没有当过官。相比之下,苏麟就比他幸运多了。

那么我们的苏麟,就借着这个机会,向范仲淹献上了一首只有两句的诗,非常有名: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向着阳光的花草和树木,因为光照条件好,发芽比较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宋朝“懒”诗人苏麟:一首诗只写出两句,而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

苏麟巧妙设喻,这两句诗大有玄机:这里的“月”和“春”指代的是苏麟满腔抱负,楼台和花木指代的是受到范仲淹恩惠的人,水和阳光当然就是指代提携部下的范仲淹了。

苏麟发现在范仲淹身边的部下,都有更多的机会做官,而自己常在外地工作,自然是没有这种提拔的机会的。他选择主动一点,希望范仲淹举荐后辈时不要忘记还有苏麟这个人!

我们说范仲淹那是何许人也,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一篇《岳阳楼记》名满天下,他一下子就看透了苏麟的做法,知道这是在向自己诉苦,但是范仲淹并没有马上举荐苏麟,而是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考察了一下他,觉得苏麟为人忠厚,能力不错,才决定举荐他。

可以说苏麟的运气非常好,遇到了乐于提携后进的范仲淹,而孟浩然有那么大的文采,却没有遇到他的伯乐。

苏麟凭这两句诗得到推荐的故事传开后,被后人戏称为史上最“懒”的诗人。因为,虽然他很有文采,却只留下了两句诗,甚至连诗名都没有,可是后人觉得写的很好,便取名为《断句》得以留存传世。

后来,这两句诗又演化为一个成语:近水楼台

不过,这个成语于到了今天,有了更多的意义,不仅仅是对政治上的表达,它也可以用来表示爱情,事业等方面。但也可以理解成贬义,意在嘲讽那些拥有“近水楼台”之便利的人,通过自身的优势抢先得到了好处。殊不知,这个成语最初的意思不是这样的。

苏麟凭借两句诗,获得范仲淹推荐从此升迁,并流传千古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我先来,人的一生,遇到伯乐很重要,有自信,敢于表达自己,勇于毛遂自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