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吃鸡蛋,胆固醇会升高?提醒:真正不能吃的或是5种食物
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他们需要多多注意,在饮食方面远离所有高危食品。尤其是像炸鸡,薯条红烧肉等油脂过多的食物,吃多了对身体没啥好处。
有专家指出,鸡蛋蛋黄也需要少吃,因为它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中老年人吃鸡蛋,胆固醇会升高?
之所以认为吃鸡蛋会使胆固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在鸡蛋的蛋黄当中的胆固醇较多有关。
100克鸡蛋中所含有的胆固醇达到了510毫克。而且在每100克的鸡蛋当中,还含有11.1克的脂肪。
所以有很多中老年人群,以及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人群都不敢吃鸡蛋。认为一旦吃鸡蛋,会使胆固醇含量快速升高,对健康危害比较大。
对于健康人则不用太过关注自己饮食胆固醇的摄入量,因为并没有证据能够表明多吃胆固醇会导致高血脂或心脏病。
不仅不限制就鸡蛋来说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指出,通过对15个省份10万余人长期随访发现,适量食用鸡蛋者总死亡人数和患心血管风险最低。
由此来说中老年人更是要吃鸡蛋,毕竟鸡蛋被誉为“全营养食品”。
吃鸡蛋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1.补充蛋白质
每个人都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其中鸡蛋就是很好的食品,如果早餐能够吃一个鸡蛋,就能很好的补充人体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质,还能够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补脑益智
大脑是身体的总指挥,脑部健康可能直接关乎着人的身体健康,如果大脑功能出现了问题而没有及时进行调理和改善,可能会导致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如果不想脑部健康受损,大家在日常饮食中可以考虑适量吃点鸡蛋,因为鸡蛋当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相对较为丰富,一些卵黄素,核黄素等成分可以起到补脑益智的效果,但愿你爱吃。
4.缓解动脉硬化:鸡蛋中的卵磷脂进入血液后,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沉积,从而缓解动脉硬化。
3.保护视力
如果现代人长时间面对电脑或玩手机,很容易导致视力下降。蛋黄中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保护眼睛。
这两种物质可以抵抗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延缓眼睛衰老,预防视网膜黄斑变性和白色白内障等眼病。
4.缓解动脉硬化
鸡蛋中的卵磷脂进入血液后,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沉积,从而缓解动脉硬化。
5.预防脑中风
一项刊登于《美国营养学期刊》的研究中,指出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仅不会让胆固醇升高,反而会让中风风险降低12%。
虽然仍未知原因,但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因为鸡蛋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能降低人体氧化应激产生组织发炎的情况。
中老年人吃鸡蛋,胆固醇会升高?提醒:真正不能吃的或是“它们”
1.动物肝脏
国人爱吃动物内脏可能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有关,认为内脏营养丰富,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
但它属于高胆固醇食物,建议适量食用,主要是因为内脏是动物体内的代谢中心,需要消耗较多的胆固醇来满足代谢需求。
此外,内脏还经常储存脂肪,因此其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胆固醇含量约在158~3640mg/100g,中老人常吃不利于身体健康。
2.动物脑
滑嫩的脑花也是不少人的最爱,涮在火锅里,配上酸辣蘸料别提有多美味了。但是动物脑中的胆固醇可是惊人的。
在猪脑中每一百克中就会含有3100毫克的胆固醇,而羊脑和牛脑中的胆固醇含量也不低,也高达3000毫克,所以吃太多动物脑是会上血脂蹭蹭上升的。
3.鱿鱼
鱿鱼是一种无脊动物,脂肪含量比较少,胆固醇主要在内脏,似乎很少被吃到,但是我们吃鱿鱼大多是干制品。
在制作、烹饪过程中,因为日照和高温的作用,胆固醇可能被氧化,会产生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所以干鱿鱼尽量少吃。
4.虾皮
大家都知道虾皮可以补钙,这种说法没错,虾皮确实富含大量钙质,能够增强骨密度,还富含叶黄素和卵磷脂,能够减少患上白内障的风险,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症也有帮助。
不过虾皮中的胆固醇含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对于血脂高的人,就建议不要吃了。这样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引发危险。
5.甜食
生活当中常见的甜食是比较多的,比如蛋糕、冰激凌等,但这些食物在制作时会添加大量的奶油,甜味剂,植物油等,其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如果在平时经常吃甜食,会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容易升高,进而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而且甜食进入人体之后,还会造成脂肪大量的堆积,容易引起肥胖,而肥胖会容易引起多种慢性疾病。
胆固醇水平应该控制在多少?
胆固醇水平应该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1. 总胆固醇:应控制在200毫克/分升(mg/dL)以下。在200-239 mg/dL之间为较高,240 mg/dL及以上为高。
2. LDL胆固醇:应控制在100 mg/dL以下。在100-129 mg/dL之间为正常但并不理想,130-159 mg/dL之间为较高,160 mg/dL及以上为高。
3. HDL胆固醇:应至少保持在40mg/dL或以上。在60mg/dL及以上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