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趾”变“交州”,别扭的广东更名史
广东古时候叫岭南。想要了解广东的历史,读一下岭南的古史就很有必要了。尝试扒开那些或苦涩或不详的古史记载,了解岭南发展的主要脉络,看看里面那些尘封的岭南故事或者人物。
读一点岭南古史(四):东汉时期的岭南2-别扭的岭南更名史
前篇说到,东汉对岭南的治理吸取了西汉的教训,先后派出多位良吏担任岭南的行政长官,使岭南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东汉时,也和西汉一样,将全国划分成十三个州(行政区),五岭以南的岭南则被称为“交州”。
东汉十三州-岭南设交州
翻书的时候,发现史学家对岭南是哪一年成为“交州”尚有争论。岭南从“交趾”变“交州”的过程,称得上别扭的更名史了。
西汉时的岭南由“交趾刺史”管理
之前的历史提到,西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岭南设九郡,范围主要是如今的广东、广西、海南以及部分越南领土:
南海郡—郡治番禺(今广东广州)合浦郡—郡治合浦(今广西合浦北)苍梧郡—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郁林郡—郡治布山(今广西贵县)交趾郡—郡治羸䣚(今越南北部河内一带)九真郡(今越南中部)日南郡—郡治西卷(今越南广治省)儋耳郡—郡治儋县(今海南省西部)珠崖郡—郡治瞫都(今海南琼山县)西汉岭南九郡
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将全国设为十三州,刺史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当时作为南越旧地的岭南并没有设独立的州,而是设了一个交趾刺史部进行监管。
颜师古注《汉书 ·地理志》引胡广记云:“汉既定南越之地,置交阯刺史,别于诸州,令持节治苍梧”。
明明交趾是郡(岭南九郡之一),最高行政长官是太守,现在偏偏多设一个刺史,但又不设州,这就很奇怪了。大概中原朝廷对岭南地区的心理很是矛盾,一方面觉得岭南地区大,需要一个刺史级别的管理层;一方面大概是又不太重视它,并没有把岭南与其他州放在同等的地位。
陶船-东汉时期
之前也说过,西汉时期岭南地区的统治者,多是贪官污吏,只垂涎交趾的珍宝,治理得很糟糕,公元前46年珠崖郡(今海南省)还脱离了西汉的版图。中央朝廷对岭南的长期漠视,由此可见一斑。这或许就是交趾刺史迟迟得不到正名的原因之一。
东汉在岭南设“交州”
史学家对“交州刺史”起始的年份尚有争议,其中,建安二年(197年)较为可信。
东汉顺帝平和六年(141年),当时的交趾太守周敞就提出过改交趾为交州刺史,但没有采纳,所以周敞仍任交趾刺史,治理岭南地区。
《晋书》:“…交趾太守周敞求立为州,朝议不许,即拜敞为交趾刺史。”
东汉时,各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曾从 “刺史”改为“州牧”。到了建安二年(197年),交趾太守士燮上表,愤愤不平其他十二州都是州,唯独交趾没有州。朝廷同意在岭南设交州,故张津成首位交州牧。
东西两汉时岭南行政中心
至于东、西两汉时期岭南的行政中心,也经过多轮的变迁,具体时间多有争议。大致是在羸䣚-广信-番禺等迁来迁去。
秦末西汉初(南越国时期),国都番禺(今广东广州);西汉时,交趾刺史部治所为羸䣚县(今越南河内一带);后来越南境内民乱频繁,交趾刺史部“别于诸州令持节苍梧”,治所又变成了苍梧郡治广信县(今广西梧州);到了东汉岭南设交州后,《晋书》记载在建安十五年(210年),治理中心又搬回到番禺(今广东广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