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朱元璋微服出访,导致户部尚书携全家自尽,为何唯独岳父逃过一劫

1392年的一天,乔装打扮的朱元璋走出户部尚书的家。谁知当晚,这家人竟集体自尽而亡。那么,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纵观中国历史,草根出身的帝王很多,但是像朱元璋这般,打下江山又不去美化出身的开国皇帝真是屈指可数。譬如刘邦,还要杜撰青龙之子等传说,以此神化皇权。朱元璋却甘愿实事求是,而且登基之后做了许多实事,这一点十分难得。

负责修撰《明史》的张廷玉也不得不承认,朱元璋在位时,满朝竟有大半官员廉政守法,这一切自然要得益于朱元璋治理贪腐的雷霆手段和严惩措施。

朱元璋出身于民间,自幼家境贫寒,自然知道贪官污吏的可憎。所以,他对于贪官的容忍度几乎为零。

朱元璋微服出访,导致户部尚书携全家自尽,为何唯独岳父逃过一劫

早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被弹劾侵吞国库秋粮、偷盗库银等。此时的大明朝百废待兴,此案一经彻查竟牵扯出各省官吏无数,引得百姓怨声载道。朱元璋雷霆震怒,一连处置了近万名官员,有些省份的官员几乎被杀绝了。

其实,就在“郭桓案”发生之前,“胡惟庸”已经导致近三万官员被诛杀,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贪腐的不容姑息。为了对官员们起到警示作用,朱元璋不仅会将贪墨的官僚处以枭首示众的刑罚,甚至还会施以剥皮楦草的极刑。而且,朱元璋极为公正,处置起贪腐来,即便是功臣国戚也绝不宽宥。

譬如驸马欧阳伦就因为走私贩茶,而被朱元璋直接处死了。为了挽救驸马之命,公主甚至搬出了马皇后的牌位,都没有动摇朱元璋的决心,这一点实在让人敬佩。

俗语说的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依然会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此人便是户部尚书赵勉。

朱元璋微服出访,导致户部尚书携全家自尽,为何唯独岳父逃过一劫

赵勉正是在郭桓案发生后,通过科考进入朝廷为官的。不过,赵勉当时的成绩并不突出,却仅用了四年时间就晋升为户部尚书。或许赵勉本身能力很优秀,所以晋升速度令人咋舌。不过,他的岳父也是朱元璋非常仰仗的朝廷官员,所以,赵勉的起点本就很高。

一天,朱元璋接到一封揭发赵勉的奏书,直指赵勉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十多万两白银。朱元璋实在错愕,在自己如此高压打击贪腐的情况下,赵勉竟然还能在短短几年内贪腐巨款,这让一手提拔赵勉的朱元璋同时又很伤心。

为了查证此案,朱元璋派人前去查探后得知,在这十多万两赃款中,有一大半则是赵勉之妻刘氏所为。为此,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郭桓案”了结后,朱元璋亲自写定了一部刑典,为其命名为《大诰》,里面整理了朝廷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发布全国予以公告,就是为了给各地官吏以警醒。事实上,《大诰》中所列刑罚确实让人触目惊心,而朱元璋更是让朝廷发至每户一本,覆盖面之广也足见其良苦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大诰》的序章正是由赵勉的岳父刘三吾亲自撰写的。只可惜,仍然没有给赵勉和其妻以警醒。

朱元璋微服出访,导致户部尚书携全家自尽,为何唯独岳父逃过一劫

朱元璋没有令人直接捉拿赵勉,他很想知道赵勉和刘氏是如何里应外合收受贿赂的,便挑选了一个赵勉不在家的日子,乔装成普通官员的模样,前去试探刘氏。

这天傍晚,朱元璋带着一位随从来到了赵府,管家却以“天色太晚,不宜会客”为由,拒绝让朱元璋进府。朱元璋识趣地掏出一个信封,对方熟练地接了过来,而后带着朱元璋等人进了府,这才见到了刘氏。

朱元璋直言有求于赵勉,而后又假意地说道:“既然赵大人不在府中,下官也不易叨扰,不如改日再来拜会。”

刘氏却拦住了朱元璋说:“我家老爷虽然不在府中,但你所求之事未必就办不得。”

朱元璋佯装惊讶地问:“尚书大人不在,此事该如何办?”

刘氏讳莫如深地伸出五个手指,而后淡然地说:“我说能办自然办得了,你只需要准备五千两。”

朱元璋微服出访,导致户部尚书携全家自尽,为何唯独岳父逃过一劫

朱元璋见鱼已上钩,便不再多言,只是表示会立刻筹集银两,而后离开了赵府。他不能断然处置赵勉和刘氏,因为刘三吾作为当朝大儒,颇有影响力,他无法确定刘三吾与此事是否有关联。更何况,也就是在这一年的五月,朱元璋刚经历丧子之痛。太子朱标的暴亡让朱元璋痛心疾首,更是对接下来的储君之位犹豫不决。

当时,朱元璋曾问群臣,立燕王朱棣为储君是否合适。诸臣讳莫如深,毕竟涉及到立储,便都沉默不语,未有刘三吾站出来公然反对道:“皇孙(朱允炆)年富力强,又是太子嫡子,既然太子薨逝,由其子继承大统也是合乎礼法的。再者说,倘若立燕王为储君,那么秦王、晋王又该如何自处?”

刘三吾话音一落,朱元璋并没有言语,反而落下了眼泪。不久,朱允炆被立为接班人。很显然,刘三吾是懂朱元璋的,也说到了他的心里。也难怪赵勉出事,朱元璋没有当即处决他呢!

书接上文,朱元璋离开赵府之后,赵勉回到府上便听刘氏讲了有人前来求其办事。赵勉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在仔细让妻子描述了来者面容之后,赵勉当即感觉晴天霹雳。但是唯一让他不解的是,朱元璋为何迟迟不曾派人前来抄家。

朱元璋微服出访,导致户部尚书携全家自尽,为何唯独岳父逃过一劫

在等待朱元璋发落的时间里,赵勉和刘氏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心理压力。最后,赵勉也顾不得太多,他知道贪腐的下场有多惨,为了避免重蹈前任数万官员的覆辙,只好带着全家集体自尽了。

朱元璋对这个结果是满意的,在经历胡惟庸和郭桓两件事后,已经起到了敲响警钟的作用。赵勉贪腐的背后一定也能牵扯出不少官员,这并非朱元璋想要看到的。所以,赵勉的死也是恰到好处,只可惜他的岳父也因其连累,最后被免了职。不久,朱元璋因爱惜刘三吾才华,又让其官复原职了。

只是呢,刘三吾的仕途之路确实十分坎坷。洪武三十年时,在一次科考中,因为中榜者没有北方考生,作为主考官的刘三吾因此被北方考生联名上疏,认为作为南方人的刘三吾有失公允。最后,其他考官被处死,刘三吾被安排去戍边。

其实这件事并非刘三吾过错,他本身判卷无错,只是因为北方考生的试卷有忌语,这才导致无人中榜。结果,又有人声称刘三吾偷漏试卷,诸此种种便致使他再次遭遇仕途不顺。

不过,自这次事件之后,朱元璋独辟蹊径,开启了南北取士的先例。但是,这件案子却被后世评为“南北榜糊涂案”,可见刘三吾的冤情。

朱元璋微服出访,导致户部尚书携全家自尽,为何唯独岳父逃过一劫

后来,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感念于刘三吾当年以一己之力推举其为储君一事,又将89岁的他召回京城官复原职。第二年,刘三吾因病而逝。

从刘三吾和赵勉的事情上来看,朱元璋并非完全绝情之人。只是,他更懂得利用帝王之术,去将小事扩大化,从而达到震慑。又能将大事化小,从而稳定朝局。总体上来说,贪官纵然咎由自取,但是朱元璋的杀伐决断和雷厉风行,才是得以遏制明朝贪腐的最大原因。

尽管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他从不伤及百姓且爱民如子,这一点便是许多帝王都鞭长莫及的优点了。

朱元璋微服出访,导致户部尚书携全家自尽,为何唯独岳父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