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不足,心脏难受?一张方子活血化瘀,安神定志,赶快收藏!
中医是怎么补心气,改善心脏状态的呢?
在这方面,中医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有一些方子和经验,可以说广为流传,堪称经典。
来吧,我今天给你讲其中一则。
话说有一个男子,当时是61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将近一年的时间,他一直都感觉心前区憋闷疼痛。同时,还心悸气短,频频早搏。犯病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异常恐惧。夜里睡觉,则几乎失眠,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十分烦躁。
心前区的闷痛,什么时候发作明显呢?就是工作繁忙、劳累,或者情绪波动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心绞痛发作,疼痛放射到左侧肩膀和胳膊,最多能持续5分钟。少了,也有两分多钟。
发作的时候怎么办?他含服硝酸甘油,常常可以改善。
此人也曾到医院检查过,确诊冠心病心绞痛。
后来,经人介绍,此人慕名求治高辉远教授。高师,生于1922年,卒于2002年。它是军中杏林名家,为蒲辅周的学生,在中医老年病的治疗领域,有很深的造诣。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细,偶尔结代,苔薄白。舌质偏暗淡。整个人比较乏力,而且自述不敢挨累。累着一点,心脏就受不了。
在了解到这些以后,高师略加思索,书方一首。但见——
太子参,茯苓,菖蒲,远志,麦冬,小麦,丹参,龙骨,五味子,炙甘草,大枣。
所有这些,水煎服,连投12剂。
结果,患者自觉身体状态有所好转,闷痛等感觉减轻很多,但是依然感觉到睡眠不好,稍显乏力。
这个时候,原方基本不变,加酸枣仁。
这个方子,患者又用了一个多月,心绞痛再未复发,检查发现心电图大致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曾记录于高师的相关经验著作了。作为一张临床调治心脏病的验案和验方,它在业内很有影响。如果没记错的话,多年前文老师也可能在文说中,介绍过它。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非常明确,就是心气不足。患者脉细弦,舌暗淡,苔薄白,不敢受累,常觉乏力。这些,都是典型的气虚表现。
气是什么?是一种在人体内不断运动的能量。心气,就是心的能量。能量不足,你当然不敢受累了。因为劳累,就是要伤气的。心气不足,心的正常功能难以维系,他就胸闷痛、心悸。心神不安,他就烦躁、焦虑、害怕、睡眠不好。气血亏虚,所以脉细。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要以补心气为主。同时,活血化瘀,安神定志。
你看看高师这个方子吧——
太子参,茯苓,菖蒲,远志,麦冬,小麦,丹参,龙骨,五味子,炙甘草,大枣。
这里头,太子参,可以补气。茯苓、炙甘草、大枣,健脾益气,辅助滋补心气。
丹参,则主要可以养血活血。血为气之母。你气补起来了,血不行,照样无济于事。补血活血,得和补气相结合。
由于患者睡眠不好,所以加五味子,以及后来的酸枣仁。两者可以安神。龙骨,同样可以镇静安神。
其他的,菖蒲、远志、麦冬、小麦,这些都有宁心安神、定志开窍的功效。尤其是小麦,配合大枣、甘草,形成甘麦大枣汤,是中医养心安神的经方。
这就是全方的基本构成。它的层次,非常清晰。
为啥把这个方子,再次拿出来,和大家讨论呢?
因为它实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到了中老年、老年的时候,就发现自己不敢累,累着了,心脏就难受,闷痛,上不来气。平时,则感觉容易疲倦,舌暗淡,脉细。情绪上,比较焦虑,容易受惊吓,夜里睡眠不好,多疑多虑。到医院检查,常有心律不齐等问题。
这种心气不足、心神失养的状态,可以说很多见。在所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里头,这占了相当大一个比例。这类朋友,应该及时到中医院看看,四诊合参,通过补心气、活心血、安心神的办法,来改善。上文医案里的验方,可以说是较好、较实用的一套方案,用药很规矩,用量也不大,适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作为参考。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适当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