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糖尿病会遗传?做好这几点,防止成为“糖二代”

“我听说糖尿病是遗传病,甚至我表哥年纪轻轻也得了糖尿病……”家族里有好几位糖尿病患者的小林听完后,十分担心自己以后的健康状况

今年26岁的小林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上班之后职场的压力让他疏于对自己生活方式的管理,直到听家里人说表哥确诊了2型糖尿病并且已经出现了肾脏和眼底并发症,这可把小林吓坏了。

其实,小林的很多家族成员都有糖尿病,考虑到自己的肥胖情况,小林就十分担心自己也会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会遗传?做好这几点,防止成为“糖二代”

那么糖尿病真的会遗传吗?医学研究告诉你答案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相对缺乏导致的。另一类(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兼有胰岛素代偿性分泌不足导致的。

1型糖尿病中遗传为重要的因素,医学研究表示,此类患者的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常呈现阳性反应,而2型糖尿病中的出现多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所以说,糖尿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疾病,因为并不存在某个固定遗传基因的遗传,作为一种新陈代谢疾病,糖尿病的遗传主要指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的遗传。

糖尿病会遗传?做好这几点,防止成为“糖二代”

许多生活习惯慢慢让你患病,看看你有没有?

1.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造成身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的现象是非常明确的,体内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多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降低,导致胰岛素的无法发挥降糖功能。

熬夜吃夜宵的习惯也让我们摄入身体消耗不了的额外的脂肪,导致超重、肥胖,最后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会遗传?做好这几点,防止成为“糖二代”

2.久坐、完全不运动

像小林这样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天至少要在电脑前坐6个小时,下班后也是窝在家里,完全没有运动的习惯

久坐对于身体健康会带来极大的损害,比如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下肢静脉曲张和肥胖。肥胖不仅不美观,而且还会进一步增加细胞对胰岛素反应的难度,从而使葡萄糖难以被细胞摄取而长期停留在血液里,造成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肥胖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此类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比正常体重人群高5.8倍。

糖尿病会遗传?做好这几点,防止成为“糖二代”

3.饮食结构不健康

很多年轻人没有做饭的习惯,喜欢点外卖吃,晚上还要加餐喝奶茶,周末逛街再去吃点火锅等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含有高糖、高脂、高盐,长期食用容易导致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等等疾病。

血糖过高和胰岛素抵抗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的食物,血糖持续处于较高的水平,胰岛细胞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分泌胰岛素来降血糖。胰岛素的受体细胞长期接受胰岛素的刺激,会使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机体想要达到往常的降糖作用就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糖尿病会遗传?做好这几点,防止成为“糖二代”

长期吸烟、酗酒

烟雾中的毒素和酒精对肝脏的血液供应和正常的代谢功能都有很大的危害,不仅会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在血糖升高时,使胰岛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来应对,长此以往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会持续升高,最终会诱发糖尿病。

不想成为“糖二代”?做好这几点

1、均衡饮食,长期保持

饮食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在糖尿病的预防中,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同样是关键的一点。

糖尿病会遗传?做好这几点,防止成为“糖二代”

很多人认为在大吃大喝几顿之后再“饿几顿”就能降低血糖,其实这样的饮食方式会造成血糖不正常的波动,对胰岛敏感性也有不好的影响。

培养平衡的饮食习惯比控制饮食更加,生活中要保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的均衡摄入,以及足量的新鲜瓜果蔬菜的摄入。

2.控制体重和腰围,坚持运动

运动在糖尿病前期和有患病风险的人群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胰岛素重新高效率地工作起来,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会遗传?做好这几点,防止成为“糖二代”

餐后30分钟-1小时内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比较推荐的方式。运动的强度可以用运动后心率来衡量,实际运动后的心率=170-年龄(岁),这样的运动量是属于中等。达到此心率后持续进行20-30分钟的运动。

如果在运动结束后10分钟内心率没有恢复至安静状态时的心率,或者感觉到疲惫,说明这个运动强度不适合您,要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可以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且每周进行3-5次足矣。

3.体检和筛查

根据新华社与美年大健康联合发布的《健康中国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表明,目前全国体检人群,成人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5.41%,全国范围内的糖尿病控制率(使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的人群所占比例)仅为33.18%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其实一个简单的血糖检查和简易糖耐量筛查就能了解机体糖代谢的状况。

医学界建议,符合以下条件的人群需要主动到医院进行筛查,了解自己的健康风险: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年龄超过45岁;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变者;年龄大于30岁的妊娠妇女;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有家族糖尿病史的朋友就一定会的糖尿病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无论有无糖尿病家族史都要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加强运动,定期体检等,这些能有效地把疾病“扼杀”在摇篮期。

参考资料:

[1] CHEN M.5G-smart Diabetes:toward personalized diabetes diagnosis with healthcare big data cloud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8,56(4):16-23

[2]李颖.全科医学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的糖尿病管理现状[J].经济师,2021,(2):51-55

[3]孟依凡.糖尿病虚拟社区管理模式研究[J].医学与社会.2022,35(12):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