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一、

在湖北省阳新县东北部的大王镇,有个小村子叫下刘村,这个地方因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在此赈灾而得名。

1799年这年的5月初二,在下刘村一间土屋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45岁的村民刘显荛喜得贵子,他的第4个儿子刘继盛出生了。

生性老实巴交的刘显荛,素以“忠厚”闻名邻里”,妻子石氏温柔能干,十分节俭。他本来已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但这些子女都不争气,没一个像样的。因此,还希望再生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

妻子生产了,喜讯传到正在隔壁房间、独自难眠的刘显荛耳朵里,他一跃而起,去看这个刚刚出生的娃儿。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此时天已放光,他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急忙从一个破旧的柜子里把家谱拿出来,供奉在祖宗的画像前磕头祈祷。

刘家的祖宗可以追溯到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经过几朝世代的变迁,到了刘显荛这一辈早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依旧以帝王的后裔而感到骄傲。

祭拜完毕,刘显荛抱着这个婴儿双眼放光,他觉得这个儿子会给他带来好运。

刘家的田地不多,夫妻俩省吃俭用,男耕女织,还小有积蓄。刘显荛十分注重子女的读书教育,因此,刘继盛小时候和几个哥哥一样,在私塾读了几年书,识得一些文字,懂得些道理,便辍学了。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刘继盛13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清湾东庄,拜一个老裁缝为师学裁剪。

在老裁缝家隔壁住着一个开学馆授徒的老秀才李世禹,刘继盛在干活时听到隔壁传来的读书声,常常分神,他对老秀才格外尊敬。

李世禹精通文史,从年轻时就踌躇满志总想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但考了20年科举也没考上。他从满怀希望到失望,无数次落榜的打击,使他伤心落泪。

倒是李世禹的学生有几个考取了秀才,其中还有一个考中了举人。他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性情大变,总是长吁短叹,愤懑不平,自恨命运多舛。

这时,李世禹的家人也渐渐地对他转为冷淡,村民们也不如从前那般敬重他。但他还是不甘心,想最后一搏。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这一年,老秀才再次应试,结果依旧是榜上无名,他泪流满面,回到家,就将家中的藏书扔到院子里点火焚烧。

浓烈的烟味惊动了正在裁缝屋里为人量体裁衣的刘继盛。他急忙跑过去,在大火中抢出了部分图书,并安慰老秀才说:“先生何必如此,人生变换,总会有时来运转的时候!”

老秀才凄然一笑说:“你可会作诗?”刘继胜点点头,随手就写了一句七言绝句:“”莫说文章不值钱,教化人间价不廉。劝君按住心头火,乌云散去是晴天!”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李世禹看了这七言诗一惊,他示意刘继盛收拾残书,打扫房间。完毕,他审视着刘继盛说:“你愿意跟我读书吗?”刘继盛不胜惊喜。此后,他便半工半读跟着老秀才读书习文,几年后考中了秀才。

二、

12年一个轮回,一晃刘继盛已经27岁了,他决定放弃兼职,一心备考。经过考试,他被补选为增生,两年后,又成了廪生。眼看功名可期。

家里人都热切地期待着他能一鼓作气考取举人。然而,刘继盛却在当年的乡试中落榜了,他很沮丧。但家人和老秀才都鼓励他再接再厉。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已到而立之年的刘继盛回到家里,这时,邻村的郑家看中了这个非常努力进取的年轻人,就托人来提亲。

刘显荛觉得儿子已年过三十,婚事不能再拖延了。于是,就在道光10年,刘继盛娶了20岁的郑氏为妻,婚后与父兄分家单过。

为了养家糊口,刘继盛一边开裁剪铺一边读书习文,次年,他的长子出生,取名刘英木。刘继盛做了父亲,依然没有放松学业。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1832年,32岁的刘继盛再次参加乡试,可是就在临考前,他竟病倒,卧床多日,连行走都困难,妻子再三劝说,他才放弃了考试,在家休养。

刘继盛康复后,他一边在村子教书,一边备战两年后的乡试。

两年后,刘继盛满怀信心地再次参加乡试。他的4个学友都考取举人,唯有他再次名落孙山!

消息传到家乡,乡亲们一片哗然。刘显荛大受打击。

此时,刘继盛的意志并没有消磨,他决心科考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依然开馆授徒,家里种田家务都靠妻子辛苦操持。儿子一天天看长,可是他科举之路依然艰辛。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刘继盛学识是过硬的,可他却败在性格上。由于深受老秀才的影响,他对世道大为痛恨,导致在言谈文章中常有不逊之词,这就是他科举挫败的主要原因。

1844年,已经45岁,生有4个子女的刘继盛,依旧走在乡试的路上,他屡考屡败,屡败屡考。

岁月蹉跎,一晃到了1851年。这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了拜上帝教起义,两个月后在东乡即天王位。

次年底,太平军夺取了武昌。这是太平军起事以来,首次夺取省会城市,为庆祝这难得的胜利,洪秀全决定在武昌举行太平天国首场科举考试,来网罗英才,收买人心。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此时,已经52岁的刘继盛,刚刚参加完8月的湖北乡试,他在考前发誓:此次不中,终生再不考了。果然,乡试放榜后,他再次失败。

就在此时,传来太平天国举行大考的消息。这天晚上,刘继盛失眠了,半夜在村中祖堂外徘徊,时而叹息,时而低头沉思。第二天一早,他奔向武昌。

三、

太平军在武昌开科取士,东王杨秀清亲自担任总主考。

刘继盛报名参加,第一场《时务策》试题是:“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面对这古怪的题目,刘继盛胸有成竹。他知道太平军是反贼,多年落榜的仇恨热血上涌,他全身颤抖。将平日所见官场黑暗大加贬斥,一蹴而就。

考完试,刘继盛感觉大好,便邀同去的家乡考生,找一家下等酒馆,点了满桌酒菜,开怀畅饮起来。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三天放榜后,刘继盛赶来一看,报考不到一千人,竟有600多人直接成为进士。而他的老乡就占了一半以上。

东王杨秀清从副主考选中的考卷中随机点阅,抽到刘继盛的卷子,一看开头,立即拍案叫好,他立即报与天王,洪秀全当即点他为状元。于是,兴国州人刘继盛,成为太平天国第一个状元!

刘继盛感慨万千,真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次日,洪秀全单独召见了刘继盛,先是一番勉励,然后讨论时政。

刘继盛察颜观色,谨慎应对,并提出派300余名新进士分赴各地去宣传革命,以收人心。洪秀全非常满意。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当天下午,年过五旬的刘继盛身穿状元袍,腰杆笔直,在卫兵的保护下,精神抖擞地登台演讲。他看着阅马台前彩旗飘扬,万头攒动的壮观场面。双臂高呼:“天王万岁!”

接下来,刘继盛开始宣扬太平天国追求世界大同、天下共享的道理。

就在此时,台下一阵骚动,一个青年人费神健步登台,手指刘继盛,厉声说道:“你这个无耻的老秀才,一派伤天害理的胡言........。”

新科状元刘继盛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抢白,顿时恼羞成怒。只听台后一声断喝:“如此妖人,还不拿下!”几个兵士一哄而上将该青年拖走,当即被五马分尸,而且亲族也受株连。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此事平息后,刘继盛继续登台阐说天国教义,鼓动民众投军。其中有不少人在听完演讲后就被编入太平军,成为天国兄弟。

可就在刘继盛高中状元的当年底,他21岁的大儿子暴病身亡,10年后,他的两个哥哥也先后死去。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而后,刘继盛跟着太平军一路攻城拔寨,不久就攻克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洪秀全任命刘继盛为天试文状元、干殿文正总提,爵位是昱天安。在干王洪仁玕手下担任主管秘书。

刘继盛在短短的5个月,就由昱天福升为昱天安。

此后,他先后任太平天国秘书监?总理法制、文牍、令钱等职务。还参与编写了一本宣传太平天国政教礼法的书《钦定士阶条例》。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他到处宣传天国教义,给各地写对联,有些对联,还悬挂在天京王府前或通衢之地,受到万人的瞩目,显示了刘继盛在天国受到非同一般的礼遇。

1864年,清军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刘继盛跟随幼天王从城南逃走,这年的9月,他在江西石城县被清兵俘获,当即被清军杀死。

太平天国败亡后,下刘村因为出了个反贼状元,有很多族人受到牵连被杀头。

自此后,165年间,再无人考取功名,甚至连一个高中生都没有。

老百姓都说:“刘继盛助纣为虐,提前透支了全村的好运,他的坟墓100多年来无人祭祀,淹没于荒烟蔓草之中。

清末湖北阳新考试狂魔,科举25年不中,为何竟成太平天国首位状元

一直到2004年,族人才把“太平天国状元”的牌匾高挂在刘湾的刘氏祖堂中。

2017年,刘继盛的第七世孙刘芳玲考取了武汉的重点大学,而后上刘湾也有不少的青年先后考取了高中。

笼罩在族人100多年心头的阴云这才散去。乡人们说:“上刘湾要转运了!”

这年的9月,刘氏族人于狮子山麓金竹地为刘继盛重新建墓,并立一主四副共五块碑,记载了他极其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