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亲爱的观众老爷们,我们会持续为您带来精心创作的图文,点个关注不迷路,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抗日战争前期是打的非常惨烈的,国民党部队所有的精锐几乎都消耗在了1940年以前的对日战场上,不但士兵牺牲无数,殉国的将军也不少,更让人悲愤的是,纵使将士们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中国军队依然是输多胜少,即便是偶尔的胜利,也多为惨胜。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抗战初期的战场情况

国军在抗战前期的表现只能用壮烈来形容,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中日两军的交换比低的时候有2:1,高的时候,如太原会战甚至达到了5:1,意味着5个国军士兵才能换掉1个日本兵。如果是看会战结果,日军更是全胜。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后来平型关大捷会让全国军民精神大振,甚至连一直不待见八路军的老蒋都连发多道嘉奖令,肯定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和重要性。说到底就是因为在八路军115师以前,还从没有中国军队能在正面战场击败日军,同时还能打出漂亮的交换比,平型关大捷证明了一件事,即日军并非不可战胜

至于为何国军会在战场上屡战屡败,我们不妨先聊聊当时国军主力部队的情况。很多人认为国军是输在了装备水平上,但实际上中日两军特别是精锐部队的单兵装备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像当时的国军精锐调整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类部队多装备德制武器,因而民间也将其称为德械师。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国军德械师可能是抗战中误解最大的中国军队,有的人觉得德械师战力比肩二战德军,有的人则说德械师是花架子,其实唯一的德国装备就是头盔。这两种说法都有些偏颇,实际上德械师确实和德国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他们的战斗力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也的确无出其右

德械师的武器装备是中德战略资源合作的结果,当时希特勒忙着为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需要从世界各地进口稀有金属、矿物、石油等战略资源。其中钨这种材料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储量,也因此中德两国达成交易,中国向德国出口钨,德国则为中国军队提供武器装备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在这股浪潮下,一批被国军称为调整师的新编部队应运而生,虽然名义上都是用德国装备武装起来的部队,但实际上真正能达到所谓德械师装备水平和训练标准的少之又少,满打满算也就不到10支,其中尤以国民革命军87师和88师是装备最精良。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国军德械师的命运是抗日战争中最悲壮的篇章,从上海到南京,这些代表着中国军队最精锐力量的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悉数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淞沪战役中,所有参战的国军德械师死战不退,战至全体阵亡几乎成为了常态。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南京保卫战中,国军87师和88师雨花台一战全体壮烈殉国,至此,国民政府花费2.22亿专款打造的国民革命军第3师、第6师、第9师、......教导总队以及直属税警总团彻底消耗殆尽,即便留下了番号也已经名存实亡。

强悍的精锐日军

之所以德械师会打的那么惨,确实和日军强悍到离谱的战斗力有相当大的关系。我们所说的精锐日军指的不是侵华日军中的某支部队,而是代指侵华早期的全体日军。这些日本兵的出身相当特殊,他们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为发动战争特别准备的一批人。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这些人都接受过完善而系统的西式学校教育,文化素质远超中国士兵,要知道当时日本的小学教育普及率已经接近100%,而越高的文化水平也就意味着对世界更高的认知程度,相比于中国军队中普遍的农民兵,日本兵对于军事和战争的理解要深入许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士兵拿到步枪可能只会用准星对准敌人开火,但日本兵却知道选择更容易射击或价值更高的目标,同时射击时会下意识寻找掩体,并对敌我距离进行估算,这些技能都需要更高的认知水平来支撑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除了技战术方面的优势,日本兵的身体素质也更好,我们都知道二战日本士兵因身材矮小而闻名,但矮是基因问题,日本的国民生活水平比中国要高得多,相比于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士兵,日本军队不说大鱼大肉,但营养均衡还是可以做到的,身体素质差异在短兵相接时显得尤为关键

更重要的则是日军在思想方面的工作,我们都知道当时日本社会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颇深,但这种洗脑教育也让日本兵具备了悍不畏死的特质。在战场上,一支不怕死的军队能创造无限的可能,对于这一点,即便是国共两军都对日军是持肯定态度的,日军的悍勇确实是他们制胜的法宝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除了单兵素质上的优势,日军在装备尤其是重武器上也有着明显优势,就拿前文提到的国军精锐德械师来说,其师属炮兵单位口径最大的火炮也就是12门75毫米德造山炮,而日军随便一个师团,7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就超过百门,二者的火力水平天壤之别,这也是为什么国军在正面战场上总是处于被动局面。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在技不如人装备也不如人的恶劣情况下,国军又犯了作战思想呆板僵化的毛病,强行以官兵的性命消耗日军在人员和武器上的优势,伤亡自然会十分惨重。相比之下,我党很早就意识到中日两军的差距,毛主席提出中国军队应当以灵活的运动战应对日军的长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八路军虽然装备还不如国军,但在战场上打出的效果反而更好。